战国时代《大争之世——战国》读后感
文/瀚海书生
《大争之世——战国》是著名史学作者孙皓晖写的史评,其曾撰写的《大秦帝国》不仅是小说更是最强大的影视剧本。《大争之世---战国》不仅阐释六国灭亡的原因,更阐释了重要人物的成败得失,如吴起、墨子、吕不韦、荀子、韩非子等思想独立,藉此阐述了“士”阶层的血泪崛起史。
该书认为“士”内涵包括“士,不是贵族,不是奴隶,不是工匠,不是商旅,也不是农夫。他们不是寻常的国人,而是“国人”土壤中滋生游离出来的一批以研修特定艺业与追求特定价值为人生目标的形形色色的流动者。如果非要找这些人的基本共同点,那么,知识、技能与自由、独立,大约是两个最大的基本面。”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无论有没有固定的谋生职业,他们都在进行着自己独有的思索,都在不同领域孜孜精进地奋争,都在特定方面达到了当时社会的最高认知水准。无论生存状态如何,他们都有着昂扬饱满的生命力,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着最为顽强的追求。他们是一群以精神本位为生存原则的人,自由独立的人格,笃定不移的信仰,价值理念的尊严,建功立业的荣誉,社会现实的公平正义,对于他们都比生命更为重要。他们分门别类地探究真理,分成了诸多形质各异的学派与专业,相互争辩,相互征服,相互砥砺,从而达到了最高状态的和谐共生。他们代表着专业知识,代表着社会良心,代表着社会理想,代表着共同价值,代表着涵盖面最为广阔的社会正义追求。”
接着作者认为,“士”就是“他们大体都是不穷不富,读得起书,游得起学,人人学有所长,个个都有争心。他们有能力走进庙堂,但是,他们却没有先天的政治地位,不能借助这种先天地位推行自己的社会主张。他们的前途,必须靠他们自己去奋争开辟。他们的价值追求,必须靠自己的顽强实践去实现。”
这些所谓的“士”不是大一统时代的“士”(更是官僚),而处于“大争时代”的士,更是市场经济时代中的“职业高管”。目前的“职业高管”特别是空降高管而非创业者更是不断在国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企之间流动,在职场中“被挖”或者“被杀”,虽然毫无生命之忧,更更面临职业之忧,如“45岁的门槛”。
战国时代的“职业高管”们,引领变革,实现价值,将效力的公司打造的更具竞争力,更在兼并过程中属于“兼并者”而非“被兼并者”,在其公司中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战国时代,最著名的职业高管当属“商君”,其打造的大秦帝国特别是引领的制度变革,影响上千年,其引领变革中首要在于遇到“大智之君”秦孝公,终秦孝公一生践诺奉行,当属职业高管遇明主,其引领秦国变革的举措特别是阶段值得“空降高管”研读:首先在于共识,然后立信,接着变制,最后强军立国。这步步为营不是商鞅要做的,也是老板“秦孝公”要给予支持与力行的。
吴起,被誉为“战国第一士人”,在哪里都能闪耀一道光芒,助鲁抗齐,为魏开疆拓土,在楚变法身亡,这就是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有辉煌也有伤痛,但留下的是思想与精神。但是这些公司而言,这些公司“老板”们失去的是家族,是国家,这不能引发老板们深思吗?
身处乱世,也所谓“大争之世”,更是激烈竞争时代,更能体现的是“空降高管”们的价值,其带来的变革是使公司“焕发新生”,这就是目前的时代,人才竞争的关键,就是对“空降高管”们的任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