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生活的人,都在做减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这世间,凡事不可求全,过分的得到,必定会遭致惨重的损失。
深以为然。
生活中,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于是心生执念,倘若求而不得,便心生怨怼。
其实,人生中大多数的不快乐,都源于自身欲望太多。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也只睡卧榻三尺。
人的一生,唯有不断的化繁为简,才能让自己回归真正的生活。
给物欲做减法
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君子可以控制对物质的追求,小人却只能被物质所左右。
颜回跟着孔子回到鲁国之后,他一直没有入仕。
孔子曾经问他:“你生活这么困苦,为什么不去做官呢?”
他回答说:“我现在有足够的田地过活,还能跟着先生学习道理,已经觉得非常开心了,所以我不愿意去做官。”
孔子后来夸奖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生活中,学会减少欲望,内心清净,方可达到深远的境界。
少一分物欲,便多一分静心;少一分占有,便多一分自在。
月满则亏,物极必反。我们看似得到的同时,又总是不断地失去。
而人这一生,皆是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
当灵魂归身,化作泥土,世间一切都是虚空。
生活并非姹紫嫣红才算春天,平和淡雅也未尝不是一种恒久的芬芳。
给社交做减法
庄子曾经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人生一世,会认识许多人,可真正称得上“朋友”二字的,只寥寥数人。
庆历三年,范仲淹因主张“庆历新政”,被贬颖州。
在他卷起铺盖离京时,平日与他过从甚室的官员,生怕被其连累,纷纷避而远之。
只有一个名叫王质的官员,虽生病在家,但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他送到了城门之外。
《汉书·张冯汲郑列传》记载:
“翟公曾做廷尉,当时可谓宾客盈门。可等到被罢免,门前却冷落到可张网补雀。
但之后不久,他又做至廷尉,那些宾客竟返回登门巴结。”
行走在人生的漫途中,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志;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朋友并非越多越好,三千泛泛之交,也不如一二知己。
富兰克林说:“对所有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常往,只跟一个人亲密无间。”
学会给社交做减法,不被外界的风吹草动所打扰,才能沉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给心做减法
王阳明说:“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君子的学问就在于明心见性、去除私欲,让心灵变得简单。
一个人的心若是简单了,整个世界也都变得简单。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找哲人寻求解脱的方法。
哲人拿出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身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扔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路的尽头。
哲人问他:“感觉如何?”
那人终于明白了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
于是他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些沉重吗?”
哲人反问道:“你能不再为生活而担忧太多吗?”
那人愁眉苦脸地回答:“每当我睁开眼的时候,就总是为家庭、工作、爱情、友谊而忧虑。”
有时候,不是生活太累,而是我们想得太多。
与其一直让自己的心负重前行,倒不如洒脱一点,把心清空,让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老子说:“大道至简。”
生活中越是简单的事物,越接近本质和真理。
心若简单,世间烦恼皆成空。
年少时,以为人生是做加法,总渴望看遍世间繁华,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年纪渐长,才终于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简单单才是福。
而真正会生活的人,懂得一步步走,一点点丢。
走出来的是路,丢掉的却是包袱。
路会越走越长,心却越减越宁静。
愿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做一个简单的人,用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