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的孩子影评
艾滋——伤痛的纪实
艾滋孤儿的境遇与心境,是难以言喻的。因为巨大的伤痛使得人类的语言都苍白无力,更何况我们未曾体验过那些悲伤与痛楚。
荧幕上的画面掠过颍州艾滋病患者破旧的居室,老人长满皱纹的沧桑的脸和凌乱的头发,一双双充满泪水与希望的眼睛,还有高俊可爱却被病痛侵蚀的小小身躯……《颍州的孩子》是一部讲述中国安徽阜阳颍州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及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也展现了中国大约七万名艾滋孤儿命运。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在今天的中国,还有这些孩子过着苦难的生活,艾滋病孤儿的生活环境更是让我们难以表达内心的难受怜悯之情。那些画面和眼神,不由得让观众的心灵为之震颤。
从选题上来说,“成功”这种功利化的词语已经不能形容我们对这部纪录片的感受。《颍州的孩子》这部影片真正做到了贴近生活和反映生活事实,展示了对生命的关怀,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是对人的关怀,大爱,人和人性。导演也用实际的行动表明着她对人文主题的热衷和对自己的同胞持续不变的关注和关怀。
没有幸福的童年,充满歧视和疏离的生活,面对亲人的离开,辗转在收养他的家中……这是我们印象中的颍州的艾滋病孩子。
片中讲述的是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俊、女孩楠楠和黄家三姐妹的真实的生活状态。4岁孤儿高俊,他的父母都因艾滋病去世,病毒也已经使他全身长满了疮,在这个本该属于天真烂漫的童年,他却因为受到歧视只能把家里的猪当作玩伴。
永远忘不掉高俊在他第二个家喝药露出痛苦却依然说“甜”的神情,也无法忘记第二个家中养父母面对病情恶化的高俊无奈的眼神。然而这个困窘的家庭已无力承担抚养高俊的责任,虽然他们最终送走了高军,但我依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总还是有人愿意接受这些孤儿。
小女孩楠楠则因为感染艾滋病而形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父母去世后与姐姐相依为命,受到亲人的冷淡和周围人的歧视,以至于姐姐结婚都不敢讲明楠楠的病情。幸运的是后来在协会的帮助下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黄家三姐妹的父亲因艾滋病刚刚去世,他们还沉浸在丧父的悲痛中,又受到同龄孩子和村民的众多非议、排挤和歧视。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阜爱协会的大家庭里都露出了笑容,那一首感动人心的《让世界充满爱》,稚嫩的声音里有着对未来的期盼和生命的坚强。
纪录片展示的贫穷、病痛、无奈的一幕幕场景都令人心痛,我们看到了一群艾滋病幼童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这些本该活泼的孩子,却承担着巨大的伤痛,高俊瘦小孤单的身影走向他的新家,我们心痛怜悯之余,不得不感叹:对于高俊,对于颍州的孩子,何处是家呢?
生命——需要尊重与关爱
关于生命和人性的话题,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这部纪录片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反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颍州的孩子》所获得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这个全球瞩目的奖项也让艾滋孤儿的命运受到强烈关注。导演集中展现了孩子们在现实中的悲惨处境,呼唤了更多人对这个群体的关爱。
人们都希望颍州的孩子得到救助,也有人在看过这部震撼人心的记录片后试图去帮助他们。影片的宗旨也在于唤起社会更多人对那些艾滋孩子的关注,因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艾滋孩子需要帮助和关爱,最重要的是要消除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和偏见,这样他们才能正常生活,拥有生活的信心。无论是出于对生命最原始的尊重,抑或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我们都需要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颍州的孩子》不仅唤起了我们对艾滋病孩子的深入了解和同情,更多的是教给我们生命需要尊重和关爱,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该懂的。
刚看完影片时,只能感受到两个字—沉重。孩子是无辜的,为什么要让他们在还没真正接触这个世界时就有这样的命运?有时真的希望他们要是没来到这个世界该多好,这样他们就不用受苦了。
《颍州的孩子》是一部讲述中国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录片,它的感人不仅在于它讲述了一群受艾滋病感染的儿童,还在于这些小孩是孤儿,是一群生活在贫穷地区的孤儿。影片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生活,被歧视、被病痛折磨、被亲人淡漠。
影片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沉重的基调进行的,平静的村庄里,小孩、老人那无助的眼神,黄家三姐妹在坟前那痛苦的哭声,都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进观众的心里。
其实我觉得该影片能获得如此多的大奖,并不是说导演有多么的出色,而是影片的内容真实、感人。影片由三条故事线构成,第一条是讲述了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叫高俊的小男孩。其父母得艾滋病去世后,唯一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也相继去世了,叔叔因怕被别人歧视而放弃了他,最后在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帮助下,寄养在一个艾滋病家庭,过了一段短暂而快乐的时光。不过由于病情恶化,他还是被送去了另一个地方。第二条讲述的是一个叫楠楠的小女孩。父母、哥哥都因艾滋病去世了,唯一的姐姐(正常)也外出打工了。因怕被别人歧视而一直不敢跟别人讲有这样一个妹妹,即使最后结婚了也没有告诉自己的老公。不过在大家的帮助下,楠楠最后被叔叔接受了。其中不时穿插的第三条就是黄家三姐妹的故事了,即使因被歧视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她们任然很坚强。在影片最后,她们喊出的话,正是她们对生活的期望。要好好学习,不能一直被别人看不起。
而影片情节的选择,片段的剪切与连接也是同样出色。在下雪的冬天,当高俊一个人站在门旁看外面小朋友玩耍时,他的孤独有谁懂?当高俊被送到那个艾滋病家庭时,他默默流下的眼泪有谁懂?这不应该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该有的情绪。在与“新爸爸”一起摘菜花吃是那一段,高俊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忘记病痛、忘记孤独,我想也感染了每一位观众。他要是能一直这样笑下去该多好,这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影片最后以高俊一个人向远方走去的背影结尾,让人看了不禁心酸。这么小的孩子,他的未来会怎样?他又将去到一个怎样的环境?
该影片的导演杨紫烨曾说过:“中国艾滋病问题能被世人关注才是最重要的,参展拿奖或者别的什么都是其次。”是的,在感动之后,我们应该想想自己能做点什么。我们可以捐钱捐物,但最重要的是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他们,不要存在歧视。
看完影片后,因为很关心他们后来的生活,于是去查了一些资料,结果很令人兴奋。由于大家的帮助,高俊和楠楠的病情基本稳定,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帮助。我想这也是该片制作人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吧。
《颍州的孩子》作为一部仅有39分钟的纪录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颍州的孩子观后感。对于偏远贫困地区人们,为了生存而去卖血的心痛;对于因为人们对于艾滋病得无知而去排斥、歧视艾滋病人的愤慨和无奈;对于这些一出生就面临着失去父母、遭受歧视、经受艾滋的折磨的孩子的心疼。影片通过对感染艾滋的高俊、李楠楠、黄家三姐弟的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反应了呼唤爱心、呼唤理解、呼唤人性的主题。
影片开始的那个画面至今仍在我的脑海回荡:高俊因为感染艾滋,没有小孩子愿意和他玩,所以小猪成为其唯一的伙伴。一个孩子,要遭受这样的苦痛,真的不忍心看下去。父母去世,叔叔因为害怕受到外人的排斥、歧视而拒绝抚养。本来和奶奶相依为命,却不料,奶奶也相继去世。一个孤单的小孩,他的生活要如何进行下去。高俊叔叔的话,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我也有我的家庭,如果我来抚养,别的孩子就会同样排斥和我的小孩子玩,我的小孩子也会受歧视。我没有办法。”或许,在某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想法是可以被理解的。为了承担一个孩子的人生,而毁掉自己的家庭不值得。但是我们分析这个想法的背后的真实:是人们的无知,是对于艾滋病得无知,是对于艾滋病人的误解。我依然记得,对与村民的采访,我感受了人性的冷漠,人性的自私。“我不知道是得了什么病。她死的时候,只有他们家老头子把她拉到地里埋了。”还有那个小孩子的采访:“我没有去过他家玩,因为他生病了。”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才会去排斥艾滋病人。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所以艾滋病人就收到这样的歧视。因为对艾滋病的无知,孩子就这样遭受病痛和孤单的折磨。可见,做好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是多么重要。再者分析这无知的背后,是教育的落后,是经济的落后。如果经济发展,人们就不会去卖血;如果懂得基本的医学常识,就不会感染艾滋;如果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不会对艾滋无知。我依然记得那个破旧的房子,那被苍蝇亲吻的玉米。还有那成为小孩子玩具的瓶子、输液管。呼吁国家对于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政策倾斜,教育支持。
但是谁也不会忘记,小高俊和养父母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他的甜甜地笑,永远印在我的脑海。特别是油菜花地的那个场景,养父带着他去摘花。他的快乐、他的笑容、他的调皮、他的可爱,在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他是一个经受艾滋折磨的孩子。有爱的地方就有温暖,有温暖的地方就有幸福。不过,有一种东西叫做无奈,在病情加重之后,看着高俊默默离开的背影,我的心揪在一起。真心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份爱,都能拥有一份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
对于楠楠,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刚开始的那段叛逆,观后感《颍州的孩子观后感》。(www.52xx.cn)或许,这里称叛逆不太合适。内心无法述说的疼痛与难受,姐姐离开后的孤单,内心深处的那份无以弥补的爱的缺失,谁可以理解她的彷徨呢。不过,在艾滋病救助协会的帮助下,她重新走入了学堂,也得到叔叔的抚养。作为一个幸运的孩子,得到美国一位爱心人士的帮助。她幸福的笑容,是我们大家最真挚的祝福。不过,还有很多孩子没有这么幸运,希望可以有更多更多的爱去拥抱每一个孩子。
黄家三姐弟,爸爸临终前的那段话,给我触动很大。“爸爸能给予你们的就只有这些了。我宁愿撕碎自己去爱你们。”这份一无奈地父爱,让我感动。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生活的无奈,现实的残酷,让他们别无选择。不过,爱的力量总是让一切充满可能。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三个孩子,走出了艾滋的阴影,开始坚强自信的生活,并立志一定比别人更棒。真心的祝福他们。
因为都是北方的原因,影片中的方言,多多少少还是可以听懂很多,对于情绪更富有感染力吧。对于那模糊而又熟悉的生活环境,有着一份心痛与无奈。记得家乡也有这么一个村庄,小时候,由于无知,对于村庄的一切有的只是一份恐惧和距离。现在,想起,更是无法言语的疼痛。影片对于艾滋病知识从另外一个侧面给予了普及。对于艾滋知识无知所引起的社会歧视不解,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相信这样的事件,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着。希望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每一人都有这样的一份意识,普及艾滋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给生命增添一份爱的色彩,让世界因爱儿温暖。
三个家庭,三段故事,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通过对于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的刻画,无奈卖血的残酷现实的记录,呼唤国家社会对已贫困地区的一份支持和关爱。对因对艾滋病的无知,而显现出得人性的自私与冷漠,对与生命的歧视,呼吁更多的知识可以得到宣传,更多的爱和尊重可以给予每一个艾滋病人。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治愈艾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艾滋病人,一份生命的尊重,一个爱的拥抱。
给生命一份爱和尊重,给世间一份爱和温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