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谚语及习俗
1、立了秋,把扇丢
2、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3、七挖金,八挖银(秋耕重要性)。
4、雷打秋,冬半收
6、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7、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8、雷打秋,冬半收
11、三伏加一秋,你也不种我也不收。
12、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13、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14、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5、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时间在上午曰早立秋,在下午或晚上曰晚立秋)。
16、立了秋,把扇丢
17、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18、八月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19、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21、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23、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24、八月冷,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7、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8、立秋三天,遍地红。
29、九月九,无事不在河边走。(风大)
31、九月九,大夫抄着手。
33、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4、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35、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7、立秋三天,遍地红。
38、立秋十天遍地黄
39、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
40、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43、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46、朝立秋,冷飕飕
48、立了秋,挂锄钩。
51、过了白露节,夜冷白天热。
53、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54、九月雷收口。
55、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56、立了秋,扇子丢。
57、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60、雷打秋,冬半收。
61、五黄六(读作lou)月去种田,一天一夜差一拳(“五黄六月”应该指立秋前)。
62、立了秋,把扇丢 。
64、过了立秋节,夜寒白儿起热。
65、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66、风风凉凉,晴到重阳。
67、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68、家家吃萝卜,疾病哪会有!
69、立了秋,挂锄钩。
72、立秋十天遍地黄。
73、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75、秋后一伏热死人。
77、八月南风二日半,九月南风当日转。(雨)
78、立了秋,把扇丢 。
79、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80、秋不凉,籽不黄。
81、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82、雷打秋,冬半收
83、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84、雷打秋,冬半收
86、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87、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88、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
91、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92、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94、立秋十天遍地黄
95、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97、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98、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
1、雨水多惹人乐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谚语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谚语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因此立秋后降温往往是由于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得出的结论。
人们喜欢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之说。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就下降一些,即“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民间认为标志着“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其后果为“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2、秋不凉籽不黄
古代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因为谚语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之说,即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但还些地区有“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之说,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即“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此外,在立秋节气中,提醒人们关注农事的谚语还有“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3、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时期,因此,秋季养生非常受人们重视。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把扇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凉时,还应注意“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并应“秋不食辛辣”,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说到立秋的习俗,一般人只知道“贴秋膘”,其实立秋的习俗多样有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