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更多作文

我眼中的苏轼

发布时间:2021-01-29 栏目:阅读 投稿:老实的冷风

我眼中的苏轼

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国学之一。而在我眼中,苏轼诗词是茫茫诗词海洋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文如其人,一首首风格迥异的诗词使苏轼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年轻时就已经满腹经纶的苏轼虽被贬谪到黄州,却依然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词句,真不愧是豪放派词人中的魁首。苏轼豪放、乐观、豁达充分地显现在他诗词中的字里行间。报国无门而“早生华发”的苏轼感叹“人生如梦”之余,能洒脱地“一樽还酹江月”,放下荣辱,自得其乐。苏轼尽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从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阴影。人到中年,苏轼被贬到密州任太守,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苏轼却能“老夫聊发少年狂”,自比“孙郎”,让全城的人看他“亲射虎”。即使是“鬓微霜,又何妨?”,他依然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万丈豪情,即使是年轻人,又有几个人能媲美。晚年的苏轼,虽险遭杀头的厄运,却从不消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豪情不减当年。此时的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他眼中的世界广阔、宁静而清澈,“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达到?

苏轼豪放诗词世人耳熟能详,很多人一定认为他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但可贵的是苏轼豪放却不失细腻,朴实却不失婉约,志向高远却又重情重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妻子去世十年时所写的悼念之作。不用特意回想,根本就忘不了,文字看似平淡却道出他对亡妻十年来的无尽思念。夜晚,苏轼睡梦中又回到家乡,仿佛又见到妻子在窗前“正梳妆”,千般思念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如此凄凉、悲伤的词句,动人心魄,令人断肠。苏轼对亡妻情深意切,对手足兄弟也同样无限牵挂。中秋佳节,思念弟弟却不能相见,苏轼不由得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对千里之外的弟弟只能送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依依深情,感人肺腑。

苏轼诗词豪放如旭日喷薄,婉约如微风拂柳。品读他的作品,你会仿佛跨越历史的长河与诗人成为知己,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交流,阵阵激情在胸中回荡,长久不消。

月圆之夜,我举杯望月,依稀看见苏轼也举杯和我共邀明月……

相关推荐:

民风名俗:家乡的习俗

游兵马俑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感悟【观后感篇】

人性的光辉——《草房子》读后感600字

一次难忘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