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更多作文

调查报告——鲁迅

发布时间:2021-01-29 栏目:阅读 投稿:虚拟的果汁

调查报告——鲁迅

沿解放南路过大云桥向东便是绿荫浓郁的鲁迅路,鲁迅故居就在咸亨酒店东边百米之处。跨入树荫掩翳的石库门,穿过台门斗,隔一小天井,便是一间普通的泥地平屋,往东走过侧门,绕过拐弯处的石栏水井,沿长廊进内就是当年鲁迅一家的住处。

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辰时鲁迅就出生在这里。楼房后有一个小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着一株桂花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向的楼房,花格门窗,东首楼下中间用板壁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后半间是过道。小堂前里方桌、太师椅等仍照原样摆放着,鲁迅常到此处学习。他影写的《诗中画》就诞生在这里。出过道往北经过走廊,与鲁瑞卧室相隔一个天井就是鲁迅家的厨房,炊具仍保持原样。厨房北面有三间平屋,当年运水的父亲曾为周家做杂务,还为鲁迅做过玩具。过了这三间平屋,就是百草园了。

百草园占地近XX平方米,有大小两园。南园与西边梁家园子隔着一堵1米多高的泥墙,被鲁迅称为“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留存如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诞生在破落的封建家庭。7岁启蒙在私塾和三味书屋接受传统教育。青年时代求学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XX年东渡日本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两年后进仙台医专习医。19XX年毅然弃医从文,以此改变国民精神。在日留学期间,鲁迅加入光复会,坚定地站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XX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并在故乡参加了伟大的辛亥革命。19XX年2月,应邀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期间,参加《新青年》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与李大钊等并肩战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18年至1926年间,创作出版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专集,充分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精神,其中1921年发表的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翌年1月赴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政变后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10月定居上海,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鲁迅相继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种种迫害,积极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团结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粉碎了国民党的xx文化“围剿”。作为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晚年,他热烈拥护支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1927年起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上海十年的杂文,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地剖析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这些作品辑入《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专集。此外鲁迅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奔流》和《译文》等文艺报刊,热情关怀培养青年,倡导版画艺术,整理了大量古籍,编著整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嵇康集》,辑录《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享年56岁。

鲁迅——伟大的民族魂!

相关推荐:

故乡的桥作文600字作文

做数学作业作文300字

以信任的目光扬帆远航作文800字

海伦·凯勒读后感450字

庆祝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