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更多作文

生动的作文指导:为什么鲁迅故事里的人物总是那么“奇葩”

发布时间:2021-01-29 栏目:阅读 投稿:魁梧的咖啡

生动的作文指导:为什么鲁迅故事里的人物总是那么“奇葩

【本文作者:邹郎(微信公众号: 点墨斋写作教室),已获作者授权转载。】

我们故事里,见惯了许多“奇葩人物,譬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个穷困得无力谋生的读书人,迂腐可笑;阿Q,一个无可救药的流浪汉,卑劣愚昧;祥林嫂,一个失去孩子的再嫁寡妇,卑微可怜……

和许多英雄小说里大善大恶的顶级人物不同,这些市井小人物地位卑微、数量众多且平凡无奇,然而厉害的作家们却生动地将他们刻画成人群中唯一的“奇葩”,并且在读者看来,这些离日常生活太遥远的人物完全是真实可信的,这其中到底暗藏了什么写作技巧呢?

今天我们就借鲁迅的作品来研究故事人物塑造的基本原理。

人物塑造的基本原理一:我们都喜欢奇迹的故事,“奇葩”的角色,奇特的性格

为什么我们喜欢故事?因为我们太了解自己的生活,突破现实的狭隘,我们想了解别人的生活,想见识那些陌生的世界、体验那些陌生的情感,所以,我们喜欢别人的故事

然而,因为我们平凡生活太平淡,于是更加向往那些挑战世界、主宰命运、改变生活的英雄,所以,我们喜欢猎奇,喜欢扎根于现实世界却又超越平凡的奇人异事。

人物塑造的基本原理二:再平凡人物也有不平凡的特征,再平淡的人生也有不平淡的故事

尽管我们喜欢猎奇,但故事的主角不能千篇一律都是生活的强者,那样不但会让人审美疲劳,也会让人产生怀疑——任何一个成年人都明白,故事里都是骗人的,没有那么多王子和公主,也没有那么多人间英雄。所以,如常所见,我们身边更多的故事发生在平凡人的身上,只是作者让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

那么,如何才能展现平凡人的平凡呢?按照之前关于人物描写和塑造的区分,我们从两个方面着力。

描写——找到这个人物最为与众不同的特征。

据说福楼拜当年教莫泊桑学写作,其中一项练习就是带他到大街上,让他用一句话随意描述一个人,要求是福楼拜能够据此准确地判断出描述的是谁。显然,这要求写作者具备极为敏锐的生活洞察力,我们先看几个鲁迅笔下的人物

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穷,没法在包房里慢慢喝;穿长衫,说明是读书人;唯一,说明咸亨酒店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如果你见到这样的人,那一定是孔乙己了。

阿Q: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

头皮上,说明没有发髻覆盖,清晰可见;不知于何时,说明疮疤颇有历史,一般人伪造不得。

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提竹篮的女人常有,破碗不常有;拄拐杖的女人常有,又长又裂的竹竿不常有。单凭这两手之物,读者肯定一眼将她从大街上认出。

寥寥几笔,展现了鲁迅非凡的功力。当然,描写本质上属于作者的主观感受,人物塑造的关键在于他拥有自己的欲望和恐惧,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

孔乙己故事很简单,就是在酒店里喝酒,教店小二写字,因为偷窃而挨打等等。与所有穷苦人一样,饥饿和生存的原始欲望激发他一步步向前走,然而由于读书人的特殊身份,妄图被尊重的深层欲望让他的故事和形象与其他穷苦人截然不同。同样,阿Q、祥林嫂的故事尽管相对复杂,但同样毫无传奇色彩,只是因为他们身上深层的欲望和恐惧(阿Q是对权势身份的欲望,祥林嫂是对礼教道德的恐惧),使得他们故事也拥有特殊性和寓言性。

人物塑造的基本原理三:人物行动改变世界,故事行动揭示性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特所在,不惟形象有别,更在性格特立。我们曾说过人物性格魅力就是故事的精髓所在,然而,性格并不能通过描述“xx是一个怎样的人”表现出来,这样缺乏说服力。人物生活在现实世界和人际关系中的,所以性格必须通过行动去揭示。

但这还不够。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譬如企业招聘员工,笔试已然分辨出候选者的能力高下,然而企业往往需要安排面试,并且面试问题往往与笔试相差不远,这是为何呢?

理由就是,企业需要通过面试来辨别候选者的性格。面试官需要亲眼见到候选者的行动,尤其是压力环境下的行动

所以,真正表现性格的途径是将人物置于压力之下,让他自主选择与行动

我们孔乙己、阿Q、祥林嫂三个人物身上寻找一种共同的压力,通过他们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性格差异:

孔乙己》: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阿Q正传》:

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

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容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

《祝福》: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

一个说。“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同样面对嘲笑,面对人生中最痛苦的那块“癞疮疤”,孔乙己是紧张、不知所措;阿Q是反击,反击不成就“精神胜利”;祥林嫂是忍耐,暗下决心去“捐门槛”。三种不同的选择,鲜明地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性格

事实上,我们无时不在或隐或显、或弱或强的压力中,日常生活迫使我们做出选择与行动。然而在故事中,我们需要更加“精挑细选”,只有找到最独特、最个性的选择与行动,才能形成最为“奇葩”的人物

近来有句流行俗语,“假如每个人都理解你,你得平凡成什么样啊?”兴许平凡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哲学,但这绝不适用于叙事文学,因为文学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要想写作出彩的故事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发现平凡生活中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发掘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深层性格。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写作,我们才能记录过往岁月中最值得感动、最值得追忆的点点滴滴,充分体验有幸来一回的美好世界、美妙人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点墨斋写作教室)

相关推荐:

开卷是否有益初中议论文三篇

如何制作小桔灯作文350字

2020年后回故乡想象作文1000字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400字

春节前后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