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更多作文

读苏轼

发布时间:2021-01-29 栏目:阅读 投稿:现实的唇彩

苏轼

雨如游丝,缠住了游离的心,打湿了一个朝代寂寞的窗扉。风起云落,上演几度轮回,诉说那个才子的得失荣辱。赤壁之水,是他酒中的豪情,回荡在我的胸膛,铿然有声;江南的雨,是他指尖滑落的忧伤,斑驳了我的衣衫,令人神伤。他从那个烟雨中隐匿着虚华的宋代走来,风中飘散着他的名字——苏轼

苏轼,如同品读一种传承了千年的特殊文化,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却又有种难言的苦涩萦绕在胸而挥之不散。

读子瞻的青年际遇,感受他的意气风发,却又伴着无奈的苦楚。

遥想当年,名满京华,才动汴州,自问“天涯何处无芳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赢得天子垂青,平步青云;挥毫泼墨,风流倜傥,换来文人心通,惺惺相惜。那时,才华初露的你踌躇满志,高吟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豪迈诗句,一心想为大宋这华美的锦缎上更添一抹新彩。

然而,你却终究逃脱不了宿命的束缚。一个泼墨风流的秀士怎会在那曾令李太白都望而却步的污浊官场中“生根发芽”呢?

果然,歌舞升平,朦胧了你的双眼;纸醉金迷,凝滞了你的步伐。世俗的谗言中伤,冷落了你决心为国效力的一腔热情;官场的尔虞我诈,迷茫了你澄澈如秋水般的心境。

本来,以苏轼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最终,因“明月枝头鸣,黄狗卧花心”的高傲而引来的那起无法避免的“乌台诗案”,使他的官场梦破灭了,更是湮没了他的经天纬地之才。

或许,这也是他的转折点吧!

读东坡居士的壮年际遇,感受到他的凄苦悲凉,却又夹杂着不断透彻的觉醒。

吐纳珠玑的玉口在明争暗斗中凄惨哀号,泼墨风流的秀士在世态炎凉中迎风颤抖。谪降发配,风尘满怀,浪迹四野,身如浮萍。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旧响起震撼苍穹的凯歌。

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江南。

最终你留在了黄州。谪居黄城,把盏临风,牵黄擎苍,踏雪飞鸿,与民同乐岂不快哉?开荒种田,兴修水利,轻徭薄税,爱民如子,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

不过,他也有抱怨。曾经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了些什么?”侍儿们纷纷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见识。唯独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连称是。

的确,纵有满腹牢骚,但依旧坦然面对一切。百结愁肠,万古块垒,不过浊酒一杯尔!当心境云开,逆浪踏平,便是破雾霞光,鼓帆长风。于是,文苑诗坛,又响起了东坡居士“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诗句。

读苏子的中年,感受到他的豪放旷达,却又带着几分务实的气息。

曾读过苏子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信中道: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还有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禀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着,便忘躯为之,祸福得表,付与造物。

真诚的勇敢,洒脱的情怀,都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轼笔下。细细想来,这似乎是注定的吧!

前不久曾去过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这一俯一仰间便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对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于是便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

我伫立在岸边,眼前渐渐浮现起千年前的画面:那是苏子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对酒当歌,感悟“人生几何”的哲思。“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雄姿英发的周公瑾,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变人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岂不快哉?

殊不知“名士多狂生”。或如凤凰翔于千仞,大鹏击水北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他终于释然,“羽化登仙”。

或许,他真的成熟了。他的成熟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苦的大气,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他又可以再次高唱“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的畅然豪情

苏轼的老年,感受他的辛酸无奈,却带着人生的豁达与豪迈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月色黯然,玉绳低转,你独坐短松冈,一壶清酒泪千行。寒月清辉映在你那憔悴落寞的面容上,你还没来得及掸去衣上的浮尘,还没来得及整理你那泛白的鬓角。你只想快快赶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女子。你仿佛又看见她凭轩依窗,缕缕乌黑长发似瀑般倾泻而下,如一汪碧水柔情。那韵光易逝的年华,那弹指红颜的青春,她的青丝是留在水墨江南的一段思念,更是缠绕着你最后的热爱。

一阵凉风吹过,将你从回忆中唤醒。你轻拂去坟头的尘土,将清酒与你的思念一同缓缓洒在坟前,然后,毅然转身离去。这又是怎样的悲痛,曾经的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你自己形单影只。但你,苏轼,以一个文人柔弱的肩膀扛起对亡妻的深切悼念,挥笔写下那千古流芳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能够“谈笑生死之际”,尽管感觉敏锐,依然胸襟旷达。他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惫,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坟岗茫茫,醉射天狼,杨花愁点五分,三分雄风浩荡。他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景象:赤壁的百里乱石、千堆积雪,西湖的落霞孤雁、淡叶浓花,故乡的蓬荜荒草、明月松岗……曾经多少爱我、怜我、恨我、伤我、负我的人,都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过眼云烟。今夜,皓月当空,举杯对月,我深深祝愿天下每一个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读你,苏轼,感悟你“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的忧郁满怀,你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寂寞执著,你的“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无奈薄凉;品你,苏轼,体味你“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壮志豪情你的“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忠君爱民,你的“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豁达豪迈

苏轼的一生,品出他的感伤、忧虑、苦涩、焦灼,又品出他的浑朴、古

典、新锐、肃穆。然而,他却将至情流动成笔下肆意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

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惬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了家人、国家、乃至一个朝代的重量……

花开无声,花落有情,从第一次邂逅那个文人到今日,在这无数次春华秋实中,我仿佛渐渐明白:

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这才是子瞻的身影;“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这才是东坡的意境;而“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横四海兮无穷,与日月兮同光”,这才是苏轼永远的追求!

或许,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现代,品读苏轼,可以使我们穿越那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白眼所连接成的层峦叠嶂,去认清现实的冷酷无情,亦去不断发掘内心的无畏和坦然,进而无愧于本真,无愧于自我,真正感悟存在的真谛。我想,这便是今日我们品读苏轼的意义所在吧!然而,这在“速食一切”的今天似乎是朦胧的奢望了。

读你,苏轼,永远意味深长……

相关推荐:

四年级描写田园风光的作文

小学生保护环境卫生作文

蛇的自述

作文这就是我300字

我家的小黑狗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