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更多作文

《阿Q正传》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1-02-01 栏目:阅读 投稿:老实的电脑

【第1篇】

中国魂 ——读《阿Q正传》有感

在暑假中,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唯一一篇中篇小说《阿Q正传》,读完后我对中国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Q正传》讲述了阿Q在旧中国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封建思想的侵蚀,在生活中采用“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最终由中兴走向末路的过程。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先生这篇小说重点描述的内容,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像阿Q这样不愿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隶的事实而深醉于自己虚伪的自尊中,或是向更弱者宣泄自己失败的愤怒,以此来寻求那精神世界里的安慰。这样的“精神胜利法”,只会让阿Q甘于被奴隶,最后自己害了自己,在幻想中走向了末路。

阿Q的“精神胜利法”鲁迅先生把它具体的表现在了《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中。比如阿Q被别人打了,他却说是“儿子打老子”;他自己并不是赵家的人,却在赵太爷的儿子进秀才时对别人说自己与赵太爷是本家;他打不过比他强壮的人,就去欺负比他弱小的小尼姑。诸如这些事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找阿Q去做工,阿Q的生活也就越过越糟,接着因为赵家抢劫事件被审,后就被军队拉到街上游行示威,最后在一声枪响中全身迸散了。

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实代表了在旧中国的背景下那些和阿Q一样被奴隶、被压迫的人民受到封建思想的侵蚀而自暴自弃、自欺欺人的社会风气。他们并不真正的为改变自己没落的生活状态而付出努力,只是在虚拟的精神世界里寻求满足,鲁迅先生也借这篇小说希望唤醒沉睡的民众拯救这个畸形的社会,同时指出了辛亥革命没有真正改变人民的思想的缺陷。在我看来,那时的中国无疑是落后而屈辱的,无数像阿Q这样被压迫的人民只能在虚拟的精神世界中寻找满足,但也有许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英雄们未曾放弃,一直在努力,努力寻找可以改变中国没落景象的方法,并为此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也正是因为有他们,今天的中国才能更自信地屹立于世界之林。那时的中国魂,我认为就是像鲁迅先生这样拥有“政治远见”“斗争精神”“牺牲精神”的民族英雄们永不放弃、敢于牺牲的品质。

看完《阿Q正传》,我想起了近来一部让我感受到了今天的中国强大的中国魂的电影《战狼2》,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一些情节无不让我感受到了日益强大的中国力量。比如那些叛军肆意屠杀非洲民众,却不敢杀中国人,就是因为中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他们夺取政权要取得中国的允许;在中国同胞卷入到非洲国家的内战中时,总有一群袖章上绣着五星红旗的维和官兵保护着中国群众的安全,中国也第一时间派出了军舰接中国公民回国;当中国人的车经过交战区时,看到了中国国旗立即停止交战,护送中国车队离开交战区。这部电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生于一个强大而和平的国家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事,也让我理解了今天的中国中国魂就是热爱和平、团结统一。

中国魂是一个国家的最本质的特征,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第2篇】

读《阿Q正传》有感

鲁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人和主要发起者之一。在他短暂而不平凡的四十五年中,他用一支笔,几张纸揭示了当时社会、国人政治的黑暗,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中,在永夜的黑暗中点亮了人们希望与前进之路的希望之火。他身材虽矮小,但其精神却是如巨人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当我翻开了《鲁迅经典》时,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阿Q正传》这篇一直在我脑海中的文章。而当我看完后只觉得云里雾里,便又从头来看,看了三四遍,才略明白了一些东西。

其实《阿Q正传》无非是讲述了名叫阿Q的底层人民在辛亥革命前后,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但是这文章却是从本质上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

阿Q有一种精神胜利法,但与其说是精神胜利法,倒不如说是自欺欺人,如阿Q在被人打后便会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从而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而自己被打这一事实也便被淡化了,那时阿Q在心里便似真的高人一等一般。

其次阿Q又是自卑自贱的,如在被人打时可以轻易地自称为“豸”,这种称谓其实是超越了对方带给他的肉体上的屈辱感,这其实一种阿Q自身精神上的悲哀。被封建思想奴役的人民都会有这种自卑自贱的心理。这是在那样一种特殊年代下,国人的悲哀。而正如阿Q在官堂受审时“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鲁迅用了这样一种极度自然而舒缓的语调抨击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那深深刻在了中国广大农民的血液、脑海中,这是一种只能自救的病。

而当阿Q要去闹革命时,却被拒绝时,代表了辛亥革命并未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们将最渴望被唤醒的人民群众拒之门外。更是在其中混进了假洋鬼子-赵秀才这种不想真正为革命出力,只是趁机捞一笔的人,正如他们在去洗劫尼姑庵时捎带拿走了一件古董香炉。

而当阿Q被快送上断头台时,便应是赵太爷一手安排,而赵太爷更是未庄上最有权威的人,因为要避讳他的姓,阿Q便无了名字,只叫“阿Q”罢了,而他也代表了中国那个时代的封建大地主。因此,他将要闹革命的阿Q送上了断头台,只为告诉人们:“凡革命者,必死无疑。”这其实是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一种手段。

其实在我看来,阿Q与赵太爷其实皆指向了同一样事物——当时的统治者,暂且不提文中提到过阿Q与赵太爷其实是同根同源,皆为赵姓,且单一“赵”字便让人想起了:“赵”为中华百家姓之首,若此之“赵”隐映射中华,那其实阿Q便是直接指向了清政府的本质,如明明自身极为弱小,可是却自觉得是无比高贵,看不起乡下人,也看不起城里人,但其实这些人都比他强的。正如当初的清政府,一脸高昂,自称为“天朝”,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前却也是如同婴儿般脆弱与无知。而阿Q在打不过时,便自动求饶,且还有优越感般,当时清政府便是如此,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打得一败涂地,却是自诩为武力极强,不用心操练海军,对于西方悄然崛起的西方势力不管不顾,依然活在过去“天下共主”的童话里。在甲午战争中却是一败涂地,而赵太爷这形象却是一种清政府对内的形象:欺压农民,反对革命,这些都是清政府对内的措施与手段。而当赵太爷最后讲阿Q送上刑场,其实也便意味着过去旧的制度被自身所杀死,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

而在文章中有一个只出现了几次的名字,却与阿Q很是相似的小D,其实我认为代表了一种希望,从文中不难看出小D比阿Q更能干,而且也是比阿Q更谦逊,作者应该是希望未来的人民将是小D这样蜕变的。

归根到底《阿Q正传》便是对于那样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一种映射,包含在辛亥革命中的各色人等,鞭挞了当时人们早已麻木不仁的灵魂,以一种较为幽默的形式,呈现给了读者,希望可以唤醒有能力却尚未做的人们,使中国获得进步。

读完《鲁迅全集》不得不为鲁迅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可以震惊天地的精神所震撼,这是一种世人皆睡我独醒的呐喊,更是用呐喊使人们不再沉睡,他的文字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相机,也是一双希翼从精神上救助人们的精神之手,这种精神不仅是那样一个时代所需,更为现在的人们需要,甚至更加需要。

【第3篇】

说起《阿Q正传》,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吧,在第二章的优胜记略及其续集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被人抓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阿Q心想自己是被儿子打了

钱被偷走了,原来“儿子”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阿Q抬起左手,用力的在脸上打嘴巴,算报仇了

这样一种自苦式的安慰方式显然和大众是相背离的,但阿Q身上的这种特质,在面临爱情,生计的时候更为突出。

当阿Q因为调戏吴妈,被赶出赵府,并受到周遭人的不待见时,阿Q的反应是:

“他起来之后,仍旧在街上逛······却又渐渐觉得世上有些奇怪”

“但他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却是许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肯赊账了·····”

有着高度自我安慰能力的阿Q,在现实世界中的反应是迟钝的,换个视角看,阿Q的这种“自我胜利法”,其实是他自身的自我保护机制,以破除他认知,感知世界的障碍。

人作为群体动物,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还有更高级的,对社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而这一切对于阿Q来说,却是困难的。

文章第一章便介绍了阿Q的大致情况,姓氏不清,名字也为音译,籍贯也并不了解,只有一个“阿”字是十分肯定的。

社会身份的缺失,造成了阿Q本身性格上的缺陷和矛盾

极度不屑于世事,但又渴望得到关注与尊重,极易膨胀又极度自卑

生命结束前,阿Q回忆起的那只饿狼:

“眼睛又凶又怯,凶凶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了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在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

和文章结束时,看客们冷漠的态度相呼应,“可笑的死囚”,“竟没唱一出戏”,“白跟一路”

比一头饿狼更可怕的,便是大众的口舌。

【第4篇】

说来惭愧,小学的时候就常说阿Q精神,理解为自欺欺人的一种自我精神安慰,可从来没有读过原著,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人云亦云,感觉很有文化的样子,不免对自己呵呵两声。今日,虽然有论文压身,可是不想写,就网上找来小说,匆匆读了一遍,感慨颇深。细细品来,感觉自己的愚昧无知,惶恐不已。更可悲的是,当说别人是阿Q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每个人都有阿Q的影子,尤其作为底层的我来说,体现更为明显。

阿Q为何是阿Q,连名字都没有,渺小到尘埃里,无人记得真正的名字,阿Q说姓赵,可是,被赵太爷打一巴掌说你也配姓赵后,阿Q都不敢自己姓赵了。

还有就是,阿Q本来是有见识的人,因为头上有癞头疮,深感自卑,且又极为自尊,经常被村民取笑,阿Q见弱的就欺负,见口笨的就骂,被别人打了,就说是孙子打爷爷。他以打短工为生,有钱就知道赌博喝酒,这确实是劣根。

其中有意思的一段是,他看见村里的一个叫王胡在捉虱子,他就和他比谁的虱子多,没比过就大骂,还因为这个和王胡打架,愚昧啊。他后来给赵家打短工时,因为调戏赵家的女仆吴妈,被赵家人赶出来,且名声也被传坏了,没人再找他打工。因生活所迫,他去城里做工,有钱过一段时间,被村里人追捧,可是他自己飘了,赵太爷想找他买东西,因为他行为傲慢,赵家就放出话来说他在城里偷东西,他的名声自然也就差了,村民对他敬而远之。

再后来,赶上革命了,阿Q也想革命,就口头上喊了两句革命了,感觉别人都尊敬他了,阿Q自我感觉良好。直到他去参加钱家的革命时,人家直接把他赶出去了,革命也没希望了。

直到有一天,赵家被抢了,官府把阿Q抓进去,进行审问,最后,让阿Q在罪状书上签字,阿Q不会写字,别人就让他在上面画圆圈,阿Q惟恐画不圆,在那里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画。然后,他被换上了囚衣,游街后便被枪毙了。村民对于阿Q的死也没有异议。你看,都枪毙了,肯定罪有应得,不坏也不至于被枪毙。

总的来说,阿Q的命运,多半还是自己成就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没有追求,没有信仰,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口吃的,饿不死就行,有钱有时间时就知道赌博喝酒。与我目前的状态来说,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坚定。我想干什么,我在干什么,劣根啊。去行动,别空想。

【第5篇】

看阿Q整部影片,竟然丝毫没有想笑的欲望,也许是自己平时对这些东西思考的角度与众人不同,也许是感情的偏移,阿Q打动我的一刹那竟然是他临死时候的眼神。我固执的相信阿Q临死的时候一定是骇怕之极的。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人呢,那时在阿Q的眼里也许生命是从未如此的珍贵而又奢侈吧?而作为观众的我却只有空叹生命的轻贱,那样的生命竟然会如此容易便消亡了。

看惯了古今太多的朝代变更,轮回更迭,心中却种下了一份种子,我清楚的知道,它的名字叫做悲哀。因为自从生命在这个世上开始存在,便注定了弱肉强食,注定了生命的无奈。在强者的眼里,生命就是如此的轻贱,看多了你争我夺,鲜血已经在心底摸上了重重的一笔色彩,一将成名万古枯,漫漫历史长河,如阿Q一般普通却又只能由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人如银河繁星,茫茫数之不尽,我知道自己不是英雄,更不是历史的决策者,只是一个虽感慨万千却又无奈的看客,除了几声叹息我什么也做不了。

阿Q也许算是一个无能而又懦弱的人了,但这绝不是他就该死的证明,但他死了,死的悲哀而又必然。我不愿去探究那个死刑背后的黑暗,却执著于对生命消逝的感叹。一个生命的诞生要积聚着多少的自然精华才能得到仅有的短暂一生,却又是如此的脆弱,禁不得一丝的摧残。

又想到最近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一个虐猫的帖子,还有很久前看过的关于藏羚羊遭遇,每次想到那些让人心悸的文字和图片,心都会很痛很痛,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会如此无视生命的尊严,肆意的践踏着无辜的生命

想着想着竟然心中会有着莫名的恨意,竟然有一种恨不得将那些无耻之人杀之而后快的冲动,才终于明白,原来为了一些生命我们可以毁灭另一些生命。我知道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当然更无法阻止更多的对生命的亵渎。想着自己也不由的想笑,我算什么呢,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除了笔尖的宣泄,我没有任何的能力去阻止别人的行为。只是还是忍不住的无奈,掩不住叹惋。

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于一些生命对另一些生命的践踏与亵渎,也很喜欢古龙小说中的一句话: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生命没有贵贱尊卑之分。没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权利。

相关推荐:

形容友谊的名言警句

高中关于宽容的议论文【三篇】

《长袜子皮皮》读后感300字

成功来自拼搏作文600字

包饺子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