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影评
【第1篇】
看《梅兰芳》的过程中,几度落泪,然而要是因为此要我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我还不能够,若说它不好,还有着这么一点点的于心不忍。
就像是看《画皮》,我也哭了。但在整部片子中,我没有看到爱情,没有看到故事,没有看到演员演技的突破。同样是周迅,在《李米的猜想》里的表演,更加的有张力和爆发力,也更加的游刃有余。
难道只是在影院大屏幕和强烈的视听效果的作用下才催化了我的情绪么?
影片可以分为这样的四大块:和十三燕打擂台;与孟小冬相识相恋;赴美国演出,抗日战争中所显示的民族气节。
“战胜十三燕的不是你梅兰芳,而是时代。”这是影片中邱如白的话。以这句话为依据,并且还有打擂台的第二天,梅兰芳的大胆革新,演时装京剧为证,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时代在不停的进步,京剧到了必须求新求变的时候了,不然就没有了出路。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记得看书时看到过梅兰芳说过得类似的话,说他在某一阶段,曾认为京剧必须要新,到了后来采访现原来他自己错了。(是在记不清原话了,书都在家里,查不到。)
同样的在剧中,既然梅兰芳如此的要革新,为何在战胜十三燕后,没有再继续的进行革新?而这条在开场时就出现的线索,也被导演渐忘了。在观众看起来就是“时装戏”只不过是梅兰芳取胜十三燕的一个手段而已。
这样的处理,有虎头蛇尾之嫌。大概在06年的时候,看河北电视台拍的《荀慧生》,真的是很不错的电视剧,同样是人物传记类的题材,介绍了与梅兰芳齐名的四大花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一生的坎坷经历,从童年到老年,中间小时候学戏,青年时的成名,表演,占了很大的比重,把荀慧生先生的谦卑、好学、重情重义表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有一段涉及到戏剧的革新问题,荀慧生接受老舍的建议,慢慢的把旦角的嘴一点点画大,使其“与时具进”,荀慧生说“我今天画大一点儿,明天画大一点儿,慢慢的观众就接受了。”
这样的革新,更加的符合历史的真实。
有了这部戏的戏剧知识普及,在看《梅兰芳》的时候,在扮相上我注意到的首先是嘴,第一感觉就是,太大了。作为同时代的荀慧生开始点的就是唐朝的那种小小的嘴,为何……
也可能,是我太求全责备了。只是投资这么多的电影,何以竟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说道革新就直接上了“时装戏”了?还有最后一场那个《葬花吟》,导演竟然让花瓣从舞台上飘飘扬扬的掉下来,这么现代化的舞台手法难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使用了吗?我真是不相信。
关于十三燕这个人物,我很看不惯他一开始的颐指气使,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才明白,原来他只是为了要给唱戏的争一口气,让唱戏的人真正有地位。然后,他死的时候,就很难受。
就像看《硬汉》,黄秋生扮演的大盗,是坚守着“盗亦有道”的古训的,他不想去害谁,又是真心的挚爱文物,让这样一个人物充当正邪对立中的邪恶面,让“硬汉”刘烨去和这样的“坏人”对抗,我看不到所谓的戏剧冲突在哪里,因为,我已经确确实实同情黄秋生了。
和孟小冬的相恋又分离。首先他们之间爱情的产生就表现的不够完整,或者说很莫名。他们之间的阻力主要来自福芝芳——这个女人,如果现实中也是这样的话,陈红的表演就太入木三分了;邱如白“谁毁了梅兰芳的寂寞谁就毁了梅兰芳”,当然还有着孟小冬本人的深明大义。
据说,在现实中,孟小冬和梅兰芳是领了结婚证的;据说孟小冬离开梅兰芳后,嫁给了上海的黑社会老大杜月笙。
去美国打擂台,之前的铺垫很充分,但最后让梅兰芳在美国的“一战成名”,来的颇为轻松和简单:美国正处在大萧条时期,当时主流报纸剧评人的影评又无一例外的传递出“无人能欣赏的了这高雅的东方文化”的论调,在有“好”的地方没有“好”,最后却爆发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美国观众为什么就这样的接受了?并且欣赏了?影片中并为给一个明确的交代。
抗战时期,该来说说邱如白这个人物了。应该说,这是一个标准的戏疯子,为了梅兰芳可以抛弃一切,在梅兰芳身边不离不弃。
演员的表演,黎明演的最垃圾,那臃肿的身躯,怎么也不像是在舞台上能表现出女性千媚百态“比女人还像女人”的梅兰芳。而他慢悠悠说台词的方式,是在让人难以接受——整部戏在台词的设计上都很让人别扭,说不出为什么来,就是心里不舒服。
而他表现愤怒的方式,就是猛然爆发式的大声说话。而且眼神也呆滞了点,没有找对感觉。
个人认为,演荀慧生的那个科班出身的娄宇健来演梅兰芳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的黎明已经不是当年演《甜蜜蜜》的黎明了,就像演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发哥再也不是当年演《英雄本色》《阿郎的故事》里的那个发哥了——简直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章子怡除了在舞台上的扮相略显身材单薄外,基本上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
孙红雷,不敢说毫无突破,但还是觉得他演邱如白不是那么的合适。
演员就是电影的灵魂,《霸王别姬》的成功,哥哥张国荣功不可没。可总体看来,这部戏最关键的演员,没找好。
影片这1945年戛然而止,其实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陈凯歌要想凭此片翻身,难。
【第2篇】
还记得上一次写影评的时候是在高三的语文课,写了篇《投名状》的影评,除了发表自己的意见,就是在记流水账了。
久未动笔,脑子都生锈了,许多生动的形容词都渐渐生疏了。
陈凯歌的《梅兰芳》证明了他还是一代导演大师,依然有着他特有的技巧和风格,尽管他的上一部作品《无极》如此不尽人意。
影片一开始便是畹华读大伯的信,大伯因没穿红而捕,而且用纸枷锁锁着。大伯希望他不要干唱戏这一行,但如果要唱,就要一直唱下去,永不停止。这纸枷锁也便是全片的线索。
《梅兰芳》讲述了青年梅兰芳与十三燕打擂,中年梅兰芳与孟小冬的爱情,梅兰芳与邱如云的友情,梅兰芳海外演出的成就。
十三燕:一位有才华,有实力却又轻狂的戏子,在他看来,唱戏的是一种下九流的职业。也正是他与梅兰芳的对擂,使梅兰芳首创时装新戏《一缕麻》大受欢迎。十三燕这个人物又是坚强的,即使会输,也要唱下去,直到临死,他还想着能把戏剧兴盛起来。
孟小冬:一代名“老生”,与梅兰芳同台出演《游龙戏凤》中的一幕,两人擦出了爱的火花。这也正体现出了梅兰芳内心的孤单。因为经常要参加任何的活动而阻碍了两人的发展。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沧海桑田。
邱如白:一位一直护着梅兰芳的人。他与梅相遇后,一见如故,便与梅拜把子,随即辞去司法部长之职,全心全力辅助梅兰芳成为世界第一人。为了捧起梅兰芳,他还曾破坏梅孟之间的感情,欺骗朋友。即使全世界都恨他,他也要想尽任何办法来让梅兰芳出名。
电影中的梅兰芳便是这样通过他人的衬托,比较,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演'旦'角出名,许多人前来买票都只为一睹他的表演。梅兰芳的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了许多挫折,尽管常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的一生同样是被纸枷锁束缚着,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出来,可他又要坚持带着枷锁走下去。他时常不能做自己想做的除唱戏以外的事,就连陪孟小冬一起看场电影的愿望都实现不了。但也因为这样的“梅孟之恋”,他的戏剧艺术才上升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为戏剧界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为戏剧界注入了新的元素,他为戏剧界奉献了他的所有,他是不朽的神话。世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曾经在海外宣扬中国文化且大举成功的梅兰芳大师。
果然还是这样写了一篇流水账,其实以前我都从来不看京剧的,觉得很闷沉,可这部电影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不懂戏的也没关系——只要你懂得什么是“美”,你就会被这其中的美打动,你就会为这样的美而惊叹。我们的“国粹”是美的,是让我们中国人为之骄傲的。陈凯歌力图写实化,再现了京剧的魅力所在,再现了一位艺术大师的魅力所在。
【第3篇】
电影前半部分,看得非常过瘾,尤其梅兰芳和十三燕的唱戏擂台。青年梅兰芳(余少群饰演)的京剧扮相,确实很美,遗憾的是,成年之后的梅兰芳(黎明饰演),有点木讷,有点肥。电影越看越觉得在为梅兰芳立传,而且是“钦点的正传”。
要求陈凯歌拍摄一个真实的人物,按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梅兰芳是中国曾经的高官(做过文联副主席),是政治花瓶,何况梅家后人在盯着,许多梅郎的粉丝在看着,陈凯歌要考虑这些因素。所以,梅兰芳在电影里成为人格艺德无可挑剔的人,尤其面对日本人所体现出爱国主义,很符合神话人物的定位。因此,电影仅在解释梅兰芳,而没有解剖梅兰芳。
或许电影也想走进梅兰芳内心,不过电影对梅兰芳内心的解释只是——梅兰芳是孤单的,无可挣脱的孤单。这种孤单,在游鱼看来,乃在再度神化梅兰芳。因为梅兰芳的孤单被理解为艺术而诞生的不合俗世的孤单——多么高贵的孤单!好像梅花盛开在寒冬,兰花绽放在幽谷,乃是不为百花所相容的结果。电影一句很有名的台词:谁毁了梅兰芳的孤单,就毁了梅兰芳。这无疑在宣明:梅兰芳=孤单,孤单=梅兰芳。可是,唯有神才有彻底的孤单!
电影最后,邱如白对梅兰芳说:“我们俩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我连时髦的衣服都不让你穿,就是为了活得真,台上才能真。如果有来世,我不会再拦着你,因为我明白了,你想做一个凡人,你也许一直就是个凡人。”梅兰芳真的一直只想做个凡人,而不是被神化的艺术家?这样反问,可能有点无礼。事实上,梅兰芳着迷于戏台上那个自己所扮演的女人,他一直用心和灵,来诠释心中理想的女性,也是戏迷心中的理想女性。男人看梅兰芳,看到的是戏台上的女人;女人看梅兰芳,看到的也是戏台上的女人。他们可能都忘记梅兰芳是个男人。所以,梅兰芳面对日本人的侮辱,说了那么一句话:别忘了在台下,我是个男人。
梅兰芳的纸枷锁何来?谁给他戴上?梅兰芳是不愿撕碎还是撕碎不了?如果是不愿撕碎,无疑有点冒犯梅兰芳。如果是撕碎不了,梅兰芳无疑成为悲剧性的艺人。而电影需要悲剧感。但是不管怎么样,梅兰芳无法带着纸枷锁在现实里翩翩起舞,唯有在舞台上,他可以暂时撕碎纸枷锁,在京剧世界里自由自在。
【第4篇】
假如你去电影院看《梅兰芳》,假如你在黎明露面之前提前退场,那么留在你记忆里的可能是一部很好看甚至很牛逼的片子。可是,如果你迟到了,错过了前半部分大约三分之一的戏,你从黎明出场那一段看起,电影结束后,你可能会说:平庸,平庸。
《梅兰芳》的开头比较好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1,这部分很用心地再现了老北京的梨园风貌。2,演得不好的演员在这段还都没有出场。走进影院之前已经听到不少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论,可是电影一开场,我一看,谁说拍得不好?节奏快、有故事、表现细腻、台词精彩、表演传神,连里面的几段京戏都挺好听。尤其是十三燕(王学圻饰)和他身边儿那位费二爷(吴刚饰)的表演,京腔京味儿,举手投足都带着范儿,台词也有味儿,看这两位的戏,没别的,就是舒服。
但是少年梅兰芳终究要长大。等黎明一出场,Sorry,整部电影走向下坡。黎明,这位唱过“我来自北京”的港星,在这部片子里就是一张行走的照片儿,没有出彩的表演,没有精彩的台词,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甚至没有把北京话说地道。这么大一大片儿,你说,你一个生在北京的人,把北京腔说得地道点儿有多难?此片找黎明来演梅兰芳看来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个角色,绝对需要演技派的演员来演,而不是黎明这种别说演技派,连表演都是业余水平的明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今中国年纪还不算太大的男演员,有几个演戏让人觉得牛的?要是早几十年,赵丹演这个角色肯定是满堂彩,孙道临也不错啊。今天呢,靠,不说了。再说章子怡,这位国际巨星,演得确实比黎明好,起码有表情变化。如今大片儿都得请章子怡。章子怡越来越像鲍鱼了——如果餐桌上没有一道鲍鱼总让人感觉做东的人请客的档次不是最高,可是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基本上没人觉得那盘儿贼贵的菜有多好吃。
《梅兰芳》后半部份流于平庸也不能全怪演员。如果说电影的前一段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有味儿、有范儿、有戏的旧时梨园画卷,后面的部分就显得苍白、空洞和拖拉。这部大片名叫《梅兰芳》,可是看完之后,我们对这位京剧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到底增加了多少了解?好像没多少。如果说,前三分之一还表现了少年梅兰芳对京戏的热爱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后半部分拖拖拉拉地就说了三件事儿(或者说两件半):1,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恋情,2,梅兰芳去美国演出获得成功,3,梅兰芳对日寇蓄须明志。第一件事带有八卦色彩,但可以理解,你得表现一段自由恋爱是不是?你得给子怡留个位子是不是?这段戏本来是可以用来表现梅兰芳的内心冲突的,本来是可以往灵魂深处挪动挪动的——邱如白不是说了吗:孤单,是他内心深处的孤单才让他有了今天,你章子怡是不应该把这份孤独夺走的。可是除了这句台词,我们在哪一场戏里能够体会到黎明内心深处的孤单呢?我们在哪场戏里能够看到梅兰芳是如何把孤单转化为艺术的呢?观众看到的是一段一段表面化、浮光掠影的表演和谁都知道结果的故事。后果是,黎明扮演的这个梅兰芳的形象就像相片儿一样薄,倒是他身边的大部分配角显得更加有血有肉有立体感。不但如此,梅兰芳大师到底是一位艺术大师啊,就算他很多内心深处钻得太深的东西不便于表现,您至少应该表现一下这个人在艺术上的过人之处吧?回忆一下黎明扮演的梅兰芳,我们除了老看见有一帮戏迷围着一身白色西装的他,这个角色的哪一场戏、哪个动作、哪个神态能够让人感觉到此人具有可以流芳百世的表演艺术天赋呢?
【第5篇】
这部影片上映至今,才在韵体看了坊间流传极为出色的一部作品。
对于京剧,对于梅兰芳的了解仅限于高中课本"大珠小珠落玉盘"留给我的全部印象。
陈凯歌导演的功夫如此了得,以至于看后久久无法平静,回来倒头就睡,依稀记得长袖拂衫,回眸盈盈间闭月羞花之容,掷地有声婉转梦萦的唱腔。
诠释这样一个角色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背景下政治形势的沉沉浮浮,颠簸的命运,新旧势力的对等反抗和推陈出新。关于大师,魂,韵,气度,一点一滴渗透进京剧唱音的抑扬顿挫之中。
十三燕说是固执守旧,但他对于毕生追逐的事业那份赤诚和执着令人动容。他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且不说他深厚的京剧造诣,单单伶人的傲骨和铮铮气度足以代表一种精神,"想办法将伶人的地位提高",他带着落寞伤感和一生的遗憾离开戏剧舞台,但他给京剧带来的贡献绝对是无可辩驳的。
青年梅兰芳从容,潇洒,不卑不亢,"台上比女人还女人",白衣戏服,登台之时,他无可争议的美足以让人窒息。直至开唱,一颦一笑,神采飞扬,眼波流转之间仿佛天地间万物都不复存在,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也毫无预兆的将座儿的情绪感染,魅力原在于此。
于是梅兰芳的时代到来了,这句话响彻在中美两国,响彻整个抗战期间。
"台下我是中国人",日本人为求一睹风采,威逼利诱,梅傲然说不,以至日本人都说,梅兰芳代表支那人的喜怒哀乐,只要他在,中国人的气度和精神就在。多么高的评价,京剧不能亡,国粹一旦成为历史,文化的守护和传承一旦丧失,就可能断送一个民族。
于是邱如白是那样全力支持鼓励自己的弟弟,福芝芳的声嘶力竭的只想他做一个平凡人的愿望当然得让步于时代赋予梅兰芳的使命。
邱说:"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的如此完美。"对于孟小冬最纯净的爱,也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心里的孤独才是激励他表现情感的倚靠,一旦孤独没了,梅兰芳就毁了。于是看到两个女人为他牺牲,一个琴瑟和弦的红颜知己,一个更像是亲人。
梅兰芳的性情纯洁无暇得叫人心疼。他没有心机,追求小冬的时候傻傻的模样和直白到朴素却真实的话语,虽然引来笑声不断,但他的偏执却有理由让我们珍惜这份难得的真性情。
小冬的那句"不怕"应该是他今后人生路上的明灯,指引他的艺术之路顺畅走下去。
影片结尾,他用和煦如春风的微笑,谦逊温文的举止,温柔淡然的说:大家都止步吧,我要上戏了。转身之间,台上台下,瞬间永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