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个人简历

名人简历: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人吗?你知道他们的生平都经历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无奈的小鸭子

知道唐宋八大家有哪些人吗?你知道他们的生平都经历多什么事情吗?下面是我爱学习网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生平简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个人简历请持续关注我爱学习网!

曾巩生平个人简历

人物生平

年幼聪慧

曾巩祖上世代为学者 ,祖父曾致尧作过尚书 户部 郎中,父亲曾易占为 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 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1032-1034年,曾巩之父 曾易占任泰州府如皋县令( 如皋文庙“名宦祠”有祀),因如皋学风淳正,胡瑗、 王惟熙、王观、 王觌、 王俊乂等皆学有大成,故 曾易占将14岁的曾巩带来如皋,寄读于中禅寺东厢房,曾巩如皋度过了两个寒暑。 到了二十岁,曾巩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结识良友

曾巩18岁时(1037年),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 王安石并。20岁入太学,上书 欧阳修并献《时务策》 ,此后,他不但认识了欧阳修,结交了王安石,而且已经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

庆历七年(1047年),其父去世,只好辍学回归故里,侍奉继母。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

嘉祐二年(1058年), 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 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任职历程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 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 集贤校理,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任《 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 越州(今浙江绍兴) 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后,历任齐州、 襄州、 洪州、福州、 明州(浙江省宁波市)、 亳州等 知州。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 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反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疫、疏河架桥、设置 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

晚年生活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 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朝廷认为曾巩的史学能比得上士大夫,适宜掌管五朝史事。任为 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四月,擢拜 中书舍人。曾巩述说年岁已老,望另选贤能。 有《授中书舍人举 刘攽自代状》,表示谦退。同年九月,曾巩即遭母丧,因而罢职。

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四月,曾巩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终年65岁。后葬于 南丰源头崇觉寺右。

个人贡献

教育贡献

曾巩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在当代和后代古文家的心目中地位是不低的。他的成就虽然不及韩、柳、欧、苏,但有相当的影响。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以“仁”为怀。

曾巩王安石变法期间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他师承司马迁、 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强调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

曾巩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他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 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 在 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 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

校藏书籍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极嗜藏书,从政之便,广览博收。家里藏古籍二万余卷,收集篆刻五百卷,名为《金石录》。著作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平集》和《外集》等。他都加以校勘,至老不倦。《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任职于史馆时,埋头整理《战国策》、《说苑》两书,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并校订《南齐书》、《梁书》、《 陈书》三史。在编校古书时所作的目录序,如《战国策·目录序》、《 烈女传·目录序》、《 新序·目录序》等。

人物评价

《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 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

《 宋史·曾巩传》评论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欧阳修:“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

王安石:“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爱子所守卓,忧予不能攀。”

苏轼:“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苏辙:“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来概括曾巩的学术成就。

朱熹:“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

刘埙:“平生深于经术,得其理趣;而流连光景,吟风弄月,非其好也。往往宋人诗体多尚赋,而比与兴寡,先生之诗亦然”。

作品

著述

存世有《曾巩集》《元丰类稿》 《隆平集》等。其中《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后,《续稿》《外集》散佚不传,今仅存《元丰类稿》 50卷。又世传《隆平集》30卷。

散文

《答李沿书》《与王向书》《回傅权书》《赠黎安二生序》《越州赵公救灾记》《醒心亭记》《游山记》《道山亭》《辞中书舍人状记》《战国策目录序》《宜黄县学记》《墨池记》等。

诗歌

《胡使》《追租》《东轩小饮呈坐中》《人情》等。

阅读

阅读

相关推荐:

经典的个人简历样本

化工专业求职信

英语翻译个人简历范文

自我介绍:面试的时候,好的开场白可以给面试单位的考官带来好的

求职信:阅读一封好的求职信,能增加你面试成功的概率,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