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中国传统文化纷繁多样,民族文化优良,历史悠久,博大
中国传统文化纷繁多样,民族文化优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下是由我爱学习网的小编为大家精心地准备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三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作文(一)
道可道,非常道,中庸之道,大道也。仲尼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甚至矣乎!”
观中国泱泱五千年岁月长河,你会发现,古代建筑常常具有高度和谐统一的对称性。如故宫以中轴线为准的双侧对称格局,气势恢宏;又如孔庙两旁耳房对称,颇显文化中正之风。和谐统一的对称性体现了古人对完美的追求。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即提出通过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完美状态,此即为中庸也。
但在当下,提到中庸,人们往往会误解为毫无追求的中庸,而谈及中庸之道,人们则常贬指为庸碌无为的生活状态。更有甚者,将中庸之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批驳为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只从字面上曲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可笑,可叹,可悲!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中华民族整体的精神面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时,孔子本人即是“中庸”的典范:“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样德才兼备的类型是中国人时至今日心目中评价机制的最高标准。譬如法国总统奥朗德绯闻缠身,花名在外,中国老百姓心中或不齿,但毕竟是国外的总统,大可一笑置之;可若换做是中国的主席,国人心中的标准形象则为德才兼备,中正平和,既不失领袖风范,又不乏文雅气质,与孔子所述文质彬彬君子者何其相似。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天平中,或多或少都会以中庸的砝码为称量标准;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又不知不觉,在血液中流淌着中正平和的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同时还是一种处世哲学,深刻反映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国人对“不卑不亢”这四个字尤为推崇,受了屈辱要不卑,受了赞誉要不亢,如韩信之于胯下之辱,孔子之于圣人之称。孙文先生当年设计中山装时,便以四方袋表示礼义廉耻,衣领紧闭表示严谨治国,而中山装更是风靡一时。在当下,西装革履,举止优雅又成为了办公,商业之间与人交际的良好开端。尤其是在大都市,更有不惜重金者参加礼仪培训,只为待人得体有礼。一切的一切,无一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在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深刻地折射出来。
中庸之道还是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社会政治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思潮占据主导地位,引发了一场动荡的十年浩劫。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时代主旋律,同时实行稳健笃行的政策,才有了这近四十年的国泰民安。凡事无过无不及,方可使中国成为世界浪潮下的中流砥柱,稳健前行。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中庸思想深入国人骨髓,但对中庸之道的看法却随着时代推移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新一代的80后90后,开始追求自己的个性,挑战传统文化中公认的中正平和,希望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相较上一代人的安土重迁的故乡情怀,他们更愿意外出闯荡;相较上一代人的结婚生子的家庭观念,他们更希求浪漫的爱情。有人说中庸思想的传承受到了挑战。但是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国人对于道德底线的标准是千百年来统一相承的,只不过,在新时代,中庸之道不应成为束缚人们张扬个性,发展自我,创造事物,改造社会的桎梏,而是指导人们在无过无不及,即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标准。如此,中庸之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方能源远流长,迸发出新的活力,为新时代注入改变与创新的新鲜血液。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作文(二)
中国,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神话传说小说传奇、诗词歌赋各类善籍浸润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在文化熏陶中成长。我从小就爱读书,更爱去品味书中的滋味。特别是那一首首唐诗,让我如痴如醉。从我接触它的那一刻起我便沉入了其中,因为即使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它也能引领着我走遍祖国的每一处,让我油然而生许多向往与崇敬之情。小时候,我就开始读唐诗。一句“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感受到了庐山的恢宏气势;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让我仿佛置身于泰山的雄壮景致之中;一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更让我品味到了江南如女子般的柔美……
那时,我就对祖国的大好风光充满无限的向往,因为祖国就像一位大家闺秀一样,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春天欣欣向荣的呈现“接天莲叶无穷”你想荷花无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夏天勃勃生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冬天彻骨寒地。
祖国那千奇百状的自然景观在唐诗中各有其独特的魅力我又不禁感叹,诗人们的—字―句无不捕捉着祖国的美景,虽然诗没有具体描绘出祖国的壮丽山河,这足以证明祖国文字是多么神奇多么美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加深了对诗的理解。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涓涓的流水声似乎在耳畔响起;“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那宁静的意境,好像自己便置身于其中这时心灵会变得纯净,心胸也会变得宽广。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读到这样的诗任何人的心灵都会受到一次彻底的洗涤。诗中的静不仅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释放还让我感到祖国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是多么的深厚!这种文化底蕴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逝,它将永远以它那高贵的气质去熏陶着后人。啊,祖国的文化仿佛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那迷人的光芒照亮了我的文学之路照亮了我生命的征途。
感谢你唐诗,在你的引领下,我从清醇酣畅的唐风中领略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感谢你唐诗,在你的引领下,我从简洁精炼的诗句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感谢你唐诗,在你的引领下,我从诗的意境中体会到了祖国文化底蕴的深厚…我爱唐诗!我更爱我亲爱的祖国!!!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作文(三)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的人是我们。气愤的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却被韩国人给申报为了文化遗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耻辱。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盛行的今天,我觉得作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更应该弘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抵制一些西方的腐朽文化的侵蚀。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文化呢?在中国古代“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什么叫传统文化呢?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即历史典籍等以及精神文化即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愿意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愿意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愿意接近每一个朴素的古老民族。我的视野纵贯千古,横及八荒,遨游驰骋,此乐何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