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渴求的周记
猛然发现,自己很差劲,一直以来,我都活在理想状态下,认为社会就像书里写的,没有黑暗,没有纷争,没有邪恶,没有等级区别……以下是我爱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渴求的周记,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篇一:渴求
二年级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都是那么调皮。对于孩子的错误我总是以训斥来结束。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们调皮,很少表扬。
从这一件小事看来他们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调皮的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们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们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摧残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些孩子,让他们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篇二:渴求
猛然发现,自己很差劲,一直以来,我都活在理想状态下,认为社会就像书里写的,没有黑暗,没有纷争,没有邪恶,没有等级区别……并固执的以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然而,我错了,生活是……我不想用现实这个词,更妥帖的是差异。
每天早上,下了公交车,都会看到一位老大爷站在车站旁,手里拿满了当天的报纸,腰间背个口袋,里面也塞满了各类报纸。他很瘦,脚上是一双拖鞋,衣服不破,但被洗得已看不出原先的色彩,只觉得灰灰的。其实,他很普通,普通的和所有靠卖报纸为生的人一样,只是,我害怕看他的表情,他搜索着每个过客,里面没有奸诈,只有渴求,一种继续生存下去的渴求。从他的表情,能够知道,他不是一位会为了生活出卖灵魂的人,不是一个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他的表情里只有更多的屈服,向现实生活的屈服。我能够猜想他生活的艰辛,更能够懂得他的勤劳,这么大年纪了,还靠自己的劳力在外某生。
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我都会产生一种负罪感,因为我没有买报纸,单位里已有了各种报纸。我只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希望有更多的人在他那里买报纸(虽然买报纸的并不多)。
和他相比,我这被自己抱怨过无数次的生活应该是衣食无忧了,而且是很幸福了,而我又做过些什么呢?再看看过往高级轿车里的人,她们的生活为什么又该是如此?原因是解释不清楚的,只觉无奈。差异,他确实是存在的。
篇三:渴求
法朗士的《衬衫》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国王病了,他患了忧郁症。他极度的忧郁是因为极度地感到不幸福,他感到不幸福是因为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容易得到。从宝物到美女,哪怕只要他说一个愿望,就很快完善的呈现在他的面前,有时只是随口的一个意愿,头中闪过的一个念头,被察言观色的大臣发现了,也会以完善的状态完美的变为现实…"国王怎么能感到幸福呢?怎么不忧郁呢?因为他根本就理会不到我们寻常叫做渴求的过程。
就如现在大部分孩子为什么对读书和零食都漠然呢?是因为知道他再怎样也有书读。只要他想读书,就会有最好的环境,他想吃什么就会有什么,还有吃不完的,这中间就少了没有书读的渴求;少了贫困山区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少了一分贫困山区想着美食吞唾液的垂涎。记得童话作家郑渊洁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想让孩子读好书,就是要告诉他没有书读了。"在这种逆境中更能激励孩子求知的渴望,更加珍惜所得。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自然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才能得到幸福。不劳而获,轻易攫取的人永远无法体会那种付出努力等待结果的过程。那种过程是成就感,与幸福感的预示,当我们在付出艰辛时,同时也在收获享受,所以渴求的过程才最幸福。
在生命的长河里,左边是幸福,右边是忧郁,中间是无尽的穿梭,少了中间这一部分我们会幸福吗?我们会快乐吗?只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过,奋斗过,即使没有驶向成功的彼岸,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渴求的过程。
篇四:渴求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上面有一篇深深地吸引了我,名字叫:渴求。故事是这样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业,高高兴兴地一边哼着歌一边玩。正在这时背后传来沙沙的脚步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他脚上穿着一双又大又肥的鞋,身上穿着一件粉红色又短又小的半袖衫。他正用钩子认真地翻着我身后的垃圾堆,发现饮料瓶、易拉罐之类的东西就拾进身旁的袋子里。突然,他像发现了宝贝似的从垃圾堆里拾起本书,小心地拂去灰,好像怕弄坏了。我悄悄地从他身后走过,愣住了:这是昨天让弟弟扔掉地读物。他看的很专注也认真。他回过头害怕地望着我。过了一会,他拿着书拾起袋子就走。我叫住他,他转过来,害怕我向他要书,我说:“你别怕,我不会向你要书的。”我关心他问:“你为什么要捡垃圾呀?”他哭了,说:“爸妈已经没法交我下学期的学费。我只能捡垃圾换钱来交学费,我很想上学。”说完他抚摸着那本书,看着男孩我的心很酸。我把学过的几本书和几元钱给了他,他看了看我,说了声谢谢就走了。小男孩走了,我玩的兴趣也没了······这个故事读完了,我想起有人说过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祖国需要我们,可又有多少像男孩一样不幸的孩子。所以我以小学生的名义向全世界呼吁:让我们来帮助这些即将失学的孩子们,让他们回到温暖而舒适的教室里来。
篇五:渴求
读了《渴求》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这篇文章的作者马宁详细地讲了他回家碰到的一个小男孩儿。虽然读过好多遍,但想品味品味这篇文章。
这一点我深受感动:暑假的一天,作者写完作业,高高兴兴地一边哼着歌一边玩。就在这时,作者听到脚步声,作者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他脚穿着一双又肥又大的鞋,身上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又瘦又小的半衬衫。小男孩儿正在用一个钩子认真地翻着作者身后的垃圾箱,像什么饮料瓶,易拉罐之类的东西就拾进身旁的袋子里。突然,他像发现宝贝似的。作者悄悄地从这个小男孩儿身边走过,不禁楞住了。这本书是作者昨天扔的一本课外书。他看得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忽然,他扭过来怯生生地望着作者,眼神里充满了戒备和怀疑。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把书放进怀里,拾起袋子正准备走。作者叫住他,他转过身来,双手紧紧抱住那本书,以为作者向他要那本书。作者对他说:"小弟弟,你别怕,我是不回向你要书的。你为什么要捡垃圾呀?"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说:"我爸爸妈妈没钱在为我交下学期学费了,我只好捡垃圾卖钱,来交下学期的学费。此时,作者被这个小男孩所感动了,跑回家拿了几本他以前学过的语文数学书和平时攒的几元钱一块儿送给了这个小男孩儿。此时此刻,我被小男孩儿和作者所感动了!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将心比心。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身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当你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身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你。
为你精心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