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俗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说说你家乡的习俗吧,以下是由我爱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俗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俗作文(一)
家乡是每一人的根,是每个人深爱的故地。我的家乡不及北京,西安那样出名,地处偏僻常常是历代文人被贬的地方,但是我深爱着她。重阳节是我们家乡重要的节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重阳节是我们家乡祭拜祖先的日子。古人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在我们家乡是按户来计算的,每户至少要派一个代表,无论你人在天涯海角都不得缺席,要不就是对祖宗的大不敬。爷爷说,“祭拜祖先是为了缅怀祖先,纪念祖宗的功德,愿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幸福。”
九月初九那天,大家选个吉时就哗啦啦地全上山了。因为坟是在离家乡很远的山上修筑的,所以有车的出车,有工具的带工具。我们来到坟前的第一件事就是除去坟周围的杂草,大人们热火朝天的除草,小孩就在旁边帮忙。除完草后就会在平整的地上打两个圆锥形的泥块,在主坟的坟尖上叠上这两个圆锥形土块,并在这两个圆锥形土块间放上一张带鸭血的白纸,然后就在墓前点蜡烛上香,然后用泛黄的纸叠成聚宝盆的样子点火烧,再不时往里烧些纸钱。烧完后,山上祭拜的人全排成一排排的,在墓前虔诚的礼拜。据说打的土块越像圆锥形就越能带来旺气,因为那像古代的元宝也像官帽,象征着升官发财。所以我们小孩没事的时候也会偷偷在傍边练习,期盼自己长大后也能创出一片天地。礼拜完后就会放很多鞭炮。
九月九这天要忙碌一整天,因为祖坟很多,要去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中午我们就会在外面煮饭。呵呵,这是我最喜欢的,和春游外出野炊的感觉一模一样。我们会在山上平整的地方找块靠近山涧小溪流的地方做饭。大人负责平整草地和摆置厨具生火,小孩负责捡柴洗菜。七八十号人一起在外生火吃饭,那场面可壮观有趣。把菜摆在地上,十几个人围着菜坐在地上形成个圆形,男的喝酒女的夹菜,小孩全聚一块,说说笑笑,别有风味。每年我都觉得那一顿是我一年中吃得最香的一顿。
傍晚祭拜完后,就坐上车回家了。进家门时,最后一个人一定要点响鞭炮,据说这样可以赶走恶神鬼厉带来旺气。到家后稍做休息,又向祖屋走去。祖屋是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房子是一个“回”字结构,有两层。里面有许多小房间,每个人都会分到一间。不过现在富裕了,大家全搬出来。回祖屋的目的是吃饭,因为在我们祭拜时,村庄的一部分就在祖屋里做了丰盛的饭菜,就是为了在外奔波的人们能够聚聚,一起聊聊天,培养培养感情,牢记祖宗的教训。
乡俗作文(二)
“趣”!有很多种:好笑的笑话、因某事而快乐……这样的趣微不足道,我们的同学认为“趣”是一种议论,是一种评价,更是一种深奥的道理!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乡村的生活是最难忘的。
今年春节便是在老家过的。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新年”。年节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广大城乡年节前就开始备办年货,杀猪、羊、兔等,制腊肉、购食品、逢新衣,过年时大家穿好衣服、挂年画、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不过,这对于我们四兄妹来说,等于没有。我们,以玩为主。
初一那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外面的鞭炮声就已经响个不停了。我的手也有些痒痒了,即使学校规定不要放鞭炮,哪样比较危险,我也还是想放鞭炮,我们四人整装待发,吃过早饭后,便拿好鞭炮和打火机到楼下去放鞭炮了。
我们四人动作整齐,先拿起一个小擦炮,把它的芯点燃,冒出了一小些火花后,再用力把小擦炮扔到草坪里,用手捂住耳朵,只听得“砰”“砰”“砰”“砰”“砰”
一个一个得这样放着,自然是没有意思,那就要想几种新的玩法了。插在砖堆上,放在枯树上,去大水库上放……我们玩得越发欢了,也不知去了多少地方。小炮自然满足不了我们,大长串的红鞭又吸引了我。四个人中我是老二,最大的是姐,她不敢。那像这样有技术含量和危险性的活,只有我来了“砰”“砰”“砰”“砰”“砰”“砰”“砰”有意思!
他们三个也眼红了,“想试一试就试一试吗!”借着他们在放,我跑去买了四瓶汽水,拿回来,四人一分“干杯”我们想大人那样。
快乐的时光总是快的,这与话没错,早早出门拜年的父母回来了,我们才意识到太阳高照头顶,十一点多了,打火机的油也所剩无几了,但似乎也不遗憾,一路上都是我们炸的红纸和黑印。
在城市中,这样畅快的机会也已很少了,唯有在农家小院,我们才得以放松心情,抛开烦恼,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乡俗作文(三)
同学们,在如今社会,我们城市中的奢扉之风,腐朽之风,攀比之风日渐恶劣。那一颗颗曾经热血沸腾,想努力拼搏创业的年轻之心,由于社会的打击和对自己的不肯定而失落、失望甚至绝望。城市中,人们虚伪的外表下,虽然还是有着不放弃的梦想,但也只是黄梁一梦罢了。回首相望,曾经最纯、最真的感情不只是那抹永恒不变的乡俗情。
试问一下:
曾经的你,是否有着最朴素的感情?
曾经的你,是否有着真诚待人的心?
曾经的你,是否是个相信任何人、单纯热情的人?
可是,在社会无形的压力下,你又是否能找到曾经的你。
我曾经去过一次闽南,他们那里的房屋是用竹子做的。远远望去,便能看见男人们在砍伐竹子,女人们在洗衣做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片祥和安静。门外,老板亲自出门为我开帘。闽南多雨,那天,我找到老板,对他说:“你们就这样待下来,不会觉得无聊吗?”老板回了我一个微笑,说:“惯了,所以当然不习惯那些轰轰烈烈,经历风风雨雨,才知道平平淡淡。我不于‘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我只是知道自己的本质,不忘自己的初心。乡俗是我最初的梦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心,我才懂得最美不过乡俗情。”老板的一番话,提醒了我,正如这雨水一样,这是自然现象。我们既然当初执着一颗赤子之心,就要自然追求我们的乡俗情。
乡俗情,是最简单的感情,也是最真诚的内心。“民风正,人心正”,正如老板的一句话:“惯了,当然不习惯轰轰烈烈,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明白平平淡淡是最可贵的民俗情。
我们不能忘掉自己的本质,不能忘掉自己的初心。乡俗是我的梦,更是那一抹乡俗,才有了今天我们那不变的乡俗情。
最美不过民风正,最美不过乡俗情。
乡俗作文(四)
我的家乡坐落在清水驿乡――稠泥河村,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可别看这里是农村,平日里,新鲜事可多着呢!要说我们小孩子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数社火了,每逢过年前,各家各户,各村,就开始举办社火,直到年后才结束,不必说那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热闹和阵势,也不必说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就单单是社火的那耀眼夺目的服装,就能让人大饱眼福。
从早晨开始,长长的社火队伍便开始走街串巷,在我们这里,社火队伍所经过的人家就要放鞭炮表示欢迎,所以每到这一天,村民们便早早的收拾好,准备迎接社火队伍,瞧!那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庞大的人群,紧紧跟随,好不神气!“大老爷”步态沉稳,徐徐走来,手拿一把大羽毛扇,显得威风十足!“大头娃娃”扮着各种鬼脸花样儿,让人看了眉开眼笑,“胖婆娘”,男扮女装的“花轿姑娘”,尾随其后,哼着歌儿,唱着小曲儿,其中打鼓的,挑花灯的,举龙的,各种花样儿全都有,无论是谁看了,都想参与到其中去。
我们随着社火队伍进了社会场儿,我们站在旁边围观,看!第一批上场的是打鼓的,其中大多数是健壮的青年们,青年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每一个舞姿充满了力量,如此震撼!如此的充满活力!在场的人无一不叫好,耍花灯的,旱船的,也都陆续登场,到了后半场,最受欢迎的耍狮子终于上场了,只见那活灵活现的大狮子在舞台前方跳动着,后面跟着两个小孩儿扮的小狮子,好不可爱!耍狮人极力的展现着自己的“硬功夫”,狮子也不甘示弱,在长板凳和桌子上跳来跳去,看!一个后空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底下满是欢呼雀跃的声音,龙也登台了,龙舞到了舞台中央,狮子缓缓退场,接下来就到了龙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那熟练的姿势,动作,仿佛舞出了一条真龙,各种花样儿看的人目不暇接。在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中这一天的社火表演走向了结尾,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高兴的神情,接着人们都带着到社火场上买来的各种零食小吃愉悦的回家了。
每年的社火总是能给人们留下一段美好愉悦,特殊的记忆,村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又度过了一个新年……
乡俗作文(五)
金华还保持着端午和元宵灯会的习俗。
其实,可以说金华的端午节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金华的端午节是不完整的。以前正版的端午节在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灶头及床上悬挂菖蒲、艾草,认为菖蒲、艾草可以驱鬼辟邪。还有流行的挂香包、推端午船驱五鬼、“驱蚊虫娘”这些独特的习俗现在都落空了。
另一个就是金华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去灾祈福,求五谷丰登 人畜平安 旧时灯会都在元宵举行,因此,元宵节又称"灯节" 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十起灯,廿日散灯,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最兴 。
金华灯彩品目繁多,造形千奇百妍,绚丽多姿 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 "桥灯" 一般均有百余桥 一节为一桥 ,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 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 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 外校棉纸,描以彩色龙磷 云彩 腮挑龙须,嘴衔龙珠,四支擎有各种彩灯,背上插旌旗数面,上悬"天灯",下挂"地灯",制作极为精细 灯内燃点蜡烛,色 彩鲜艳夺目 灯桥下托木板,每板长2 3米,阔18厘米,厚5厘米,板两头各有一孔,间距70厘米,用以接灯 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 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钦索箍" "肚里滚" "青蛇溜" "麦饼挑" "荷花旋" "剪刀股 " "双开门" "绕房柱"等极为精彩 惊险。
金华也是改变的城市,希望越该越好,日新月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