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作文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强健的寒风

在等待高考成绩出来之前,考生们可以先来看一看今年的高考真题哦!“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解析及点评”由我爱学习网高考栏目整理而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试卷整体:结构稳定,内容创新

整体上看,今年的试卷结构与前两年完全一致。题型、分值和分布都没有太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一些创新点: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一个兼顾“人文与科技”的角度——文物保护技术,题目上将成语、诗歌与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考查,更加灵活,可圈可点。

2、文言选择了苏轼的议论文,诗歌考查了王维的山水诗,都和前两年的命题趋势一脉相承。宋代的古诗文是北京高考命题中名副其实的常客。

3、写作的整体命题形式没有改变,内容稍有变化;名著阅读的考点增多、形式明确。这一部分将在下文中详细分析。

二、阅读:题材重复,题型综合

阅读《根河之恋》是一篇以河流为重点的抒情性文化散文,这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考查最多的题材类型。题型上,2014年以前,北京高考阅读题都以概括、理解、评价为主,2015、2016两年加入了更多赏析的要求。而2017年的题型则综合两者,把概括和赏析的要求结合起来考查,比例更加均衡。

除此之外,大阅读最后出现了一个名著阅读有关的选择题,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应看作名著阅读考点的具体体现。

三、名著阅读与微写作结合

除了在阅读考查选择题外,名著阅读还在微写作中进行了考查。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则不过是一个略作变化的描写抒情性文段,应务力于优美动人。

四、作文题型不变,主旋律强

题型上,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保持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大作文也延续了前两年“命题作文为主,议论文、记叙文分开,强调想象”的大趋势,可以说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作文命题着力体现了对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纽带”无疑是一个与集体、社会乃至国际局势都有着密切关系的话题,学生要么对于家庭、班级的和谐有所体悟,要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有所了解,方能写出具体充实的文章。

“为共和国拍照”则是一个想象类的命题作文。与前两年的作文相比,想象未来的祖国是一个既有依据、又较开放的要求——不像“心中的英雄”那样已成过往,也不像“神奇的书签”那样天马行空。在写作中,学生必须要注意以小见大,在想象的场景中设计具体的人物和情节,不能把作文写成一篇空洞无味的赞歌。

2017高考频道精心推荐:

为你精心推荐高考作文
||

相关推荐:

打乒乓球作文1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军训感想作文的300字

第一次写春联作文

诚信作文600字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