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共营养师

2017年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点:罐头鱼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老迟到的月饼

要参加公共营养师考试的同学们,我爱学习网提供“2017年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点罐头鱼”,供大家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公共营养师考试知识点罐头

鱼肉的营养丰富,不仅因为中的蛋白质含量高,容易消化,含有B族维生素和钙、锌、硒、碘等矿物质,更因为中的脂肪富含欧咪伽3脂肪酸,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促进智力发育有益。然而,如果把鱼肉做成罐头,它的营养价值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鱼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酸性很低,特别容易繁殖细菌,所以做罐头的时候要在115—121℃的高温高压下灭菌。这么高的温度对蛋白质的影响不大,却会引起其中的B族维生素大量损失。因此,罐头鱼的维生素B1含量可下降到鲜鱼的一半左右,在长期储存中还会进一步降低。

然而,凡事有弊必有利。高温高压加热使鱼骨头变酥变软,让其中的大量溶出。因此,罐头鱼的含钙量比鲜鱼增加了10倍以上,其中的铁、锌、碘、硒等矿物质也没有损失。所以,吃罐头鱼对于补充矿物质具有一定意义。不过,如果用来做罐头的鱼是受过铅、汞等污染的深海鱼,随着骨头变酥变软,其中的污染物也会大量溶出,加大对人体的危害。与金枪鱼、鲨鱼、海鲈鱼、剑鱼、梭子鱼、马林鱼、鳕鱼等容易受污染的鱼相比,三文鱼、鳟鱼、黄鱼等较为安全。

相关推荐:

2017年二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复习资料:脂肪型肥胖

2017年二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复习资料

三级公共营养师考试要点:能量供给

2018年二级公共营养师考试第五章知识点

2017年广西公共营养师考试成绩查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