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2019年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概述王景治河成功原因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轻松的哈密瓜,数据线

2019年公务员考试你计划参加嘛,本网为你整理了2019年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概述王景治河成功原因,希望能帮助你,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9年公务员申论模拟考题概述王景治河成功原因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给定资料】

材料5

东汉永平十二年,孝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治黄(此前黄河已泛滥几十年)。王景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几十万兵士民工,修汴渠治黄河,历时一年,用费亿钱。自王景治河后,河行新道,维持了900多年未发生大改道,是时,汴渠成为东通江淮的主要水道。王景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这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帮助。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功于黄土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安史之乱后,农牧界线又迅速北移到河套以北,大片草原又变为农田,又一次加剧了水土侵蚀,导致黄河下游灾害增多。五代、两宋至元、明时期,农牧界线一直游移于陕北和内蒙之间,直至清乾隆之后,农田植被更逐渐推移至阴山以北,这时整个草原几乎全部为一年生农作物所取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陕北风沙加剧,黄河下游水患频仍。王景治河黄河安澜800年,他的“治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今人研究与借鉴。

【参考答案】

1.政府重视:投入大量人力、资金;

2.科学治黄:(1)修卞渠;(2)所选东汉故道河身短、地势低,行河路线较优;(3)实施利用沿河大泽放淤工程措施;

3.自然环境改善:(1)中游大暴雨较少,下游有分支,两侧湖泊洼地多,下游河患相对较少;(2)黄河输沙量的减少;(3)人口减少,植被得到恢复。

相关推荐:

2017年山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考试公告

2017江西吉安公务员报名入口已开通

国际时事政治新闻(2017年4月3日)

2018哈密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基本技能: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