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公共基础科技知识:光学原理考点剖析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老迟到的抽屉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科技知识:光学原理考点剖析,一起随小编来复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多注意这方面的知识!

公务员公共基础科技知识:光学原理考点剖析

一、光的反射

(1)含义

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分类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方向反射:介于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之间反射称为方向反射,也称非朗伯反射,其表现为各向都有反射,且各向反射强度不均一。

(3)生活中案例:生活中常见现象:镜子、水中的倒影、潜望镜。

二、光的折射

(1)含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2)生活中案例:凹凸透镜、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鱼、海市蜃楼、彩虹、渔夫插鱼插鱼的下方

(3)具体事例解析:插鱼要插鱼的下方。

解析: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因为鱼叉叉向的是鱼的虚像.因为光线在水中也会发生折射.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如果你刚好插鱼在你看见的位置,你会发现,永远插不准,所以,插鱼要插鱼的下方。

三、光的散射

(1)含义

光的散射:是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现象

(2)生活中案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天空呈现蔚蓝色。

(3)具体事例解析:天空呈现蔚蓝色

解析:这是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是不一样的.大气中的尘埃以及其他微粒散射蓝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长较长的光子的能力,因此天空显现出蓝色.

四、光的直线传播

(1)含义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简称光的直线传播

(2)生活中案例

手电筒的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日食、月食、排队等待

(3)具体事例解析:月食

解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产生了日食现象。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并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便产生了月食现象

例题: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才听到雷鸣声

【答案】D。解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产生了日食现象。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并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便产生了月食现象。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留下的阴影区域。小孔成像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屏上形成倒立的烛焰像。由此可知,选项A、B、C均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而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鸣声是由于空气中的光传播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得多的缘故,所以选项D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因此,此题正确答案选择D。

公务员公共基础科技知识:世界上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四位科学家

一、诺贝尔奖基本概述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

二、两次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分别为法国籍波兰裔科学家居里夫人、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美国科学家约翰·巴丁、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他们的成就如下:

1.法国籍波兰裔科学家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903年物理学奖:发现放射性与钋元素。1903年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和亨利·贝克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共同对贝克勒而发现的放射现象作出了杰出工作。

1911年化学奖:提炼出镭。经过长期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微量(一分克)氯化镭RaCl2,测得镭原子量为225,后来得到的精确数为226。1911年,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独自获诺贝尔化学奖。

2.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第一位以唯一获得者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954:莱纳斯·鲍林独享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贡献在于阐释化学键的本质,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复杂物质的结构。

1962:莱纳斯·鲍林独享诺贝尔和平奖。他的事迹是,不仅反对核武器实验,核武器扩散,核武器使用,还反对核武在地面测试。

3.美国科学家约翰·巴丁,第一位两次在物理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956:约翰·巴丁、沃尔特·布拉顿和威廉·肖克莱共同荣获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贡献在于:1947年巴丁和布拉顿共同发明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此后一个月,肖克莱发明PN结晶体管。

1972年约翰·巴丁、列侬·库珀、约翰·R·施里弗共同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获奖理由是:1957年共同提出低温超导理论,即通常所说的BCS理论。

4.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第一位两次在化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958:弗雷德里克·桑格发明酶法测定人胰岛素序列,从而确定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开创了蛋白质测序的领域。

1980:弗雷德里克·桑格、沃尔特·吉尔伯特共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贡献在于: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测定DNA的序列。桑格法后来成为主流,并用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测序。

公务员公共基础科技知识:科技常识之“一飞冲天”

一、易考常识


1.2018年4月26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将“珠海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2.2018年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

3.2018年5月17日7时33分,由中国民营企业零壹空间研制的国内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卫星“重庆两江之星”在我国西北某基地成功点火升空。

4.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完成了风云二号系列卫星的收官之作。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

5.2018年7月10日4时5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北斗二号卫星,这也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32颗北斗导航卫星

6.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导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7.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局面,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通过整理,各位考生要归类分析,抓住核心考点,在备考时,要格外关注最新发射卫星

例题展示: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A.西昌 B.酒泉 C.文昌 D.太原

答案:A。解析: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52xx.cn


相关推荐:

甘肃临夏2017公务员职位表

我爱学习网公务员考试频道

2017年呼和浩特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348人)

2017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准考证打印时间9月18日至22日

申论范文欣赏:坚定精准扶贫 建设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