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省考行测法律常识:刑事责任年龄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火星上的身影

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小编为大家提供省考行测法律常识:刑事责任年龄,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省考行测法律常识:刑事责任年龄

在行测常识判断部分,有关刑法中的年龄问题经常涉及,大家也对此类题目有所困惑,将信将疑,基本靠蒙。为了给大家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小编特地将刑法的年龄问题作出汇总,希望可以指导大家做题。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1、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刑事责任,即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注意,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算点为14周岁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对任何犯罪应当刑事责任,即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4、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以周岁计算,即以过了周岁生日第二天起算;犯罪行为有持续或连续状态的,以行为状态结束之时行为人的实际年龄来确定。

二、刑罚适用

5、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注意既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适用死缓。

6、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8、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

B、13岁小明因嫉妒室友比自己有钱下毒毒死了室友,小明构成故意杀人罪

C、15岁的小毛手持菜刀砍死了邻居老王,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答案】D。解析:A选项,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故A选项错误,D正确;B选项,小明不满13岁对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错误;C选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小毛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因为是未成年人,所以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故C错误。

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及答案

1.日前,上海某民办高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集体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在场的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被媒体称为“场面感人”。跪拜体现了森严的等级意识,早在20世纪初就被视为文化糟粕的一种,遭受过猛烈批判。即使今天以“弘扬孝道”的名义重现,同样让人感到刺眼。在一场跪拜之后,学生、家长都“泪流满面”,这到底是因为家庭伦理关系真正得到了关注,还是仅仅源于集体行为的情绪裹挟?更深一点追问,跪拜究竟对理解孝道、对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多大作用?应当深入考究。

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如何才能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

B.跪拜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

C.跪拜是否有利于理解孝道文化

D.跪拜体现了森严的等级意识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对挫折教育的重视,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毕竟,任何青少年,都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长辈的呵护里,孩子最终还是得走上社会、走上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是无处不在的,失败也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境况下,适当地训练起孩子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一些青少年连续因受挫而自杀,给了我们足够的警示: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过分呵护,让青少年经历风雨才能成长得更好

B.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

C.青少年在成长中应该学会坦荡地接受挫折和失败

D.从小进行挫折教育,才能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3.________________。《礼记》的《曲礼》中有段话可看出古人对隐私的尊重:“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就是说,将要上堂,必先发声示意。将进入房门时,目光要下视,进门时眼睛不要环视四周。连进门都有如此规矩,可见那时的人很在意保护隐私。《礼记》的《檀弓》篇还有对隐私保护的分类,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则,即“事亲有隐而无犯,事君有犯而无隐,事师无犯而无隐”。这里的隐是隐讳过失,犯是犯颜直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隐私权被西方社会视为基本人权,在我国亦是如此

B.儒家很早就有对公权和私恩进行了明确的区分

C.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并不重视隐私,这是一种误解

D.古今中外的人们对隐私权都给予很高的重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一起学生跪拜家长以弘扬孝道的事件,接着明确亮出观点,跪拜体现了森严的等级意识,是文化糟粕的一种,最后引出两个问句,并强调“应当深入考究”,因此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就段末的问题进行“深入考究”,与此相符的只有C项。

2.【答案】B。解析:青少年无法经受挫折的示例警示教育的实施者,应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故划线处所填句子的主语不应是青少年,首先排除C项。文段重点在于“挫折教育”,A项只指出应让青少年感受挫折,没有体现挫折教育”,排除;D项“从小进行挫折教育”文中没有体现,也排除。B项代入文中契合文意,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C。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是文段的主旨所在,后文内容均是为了证明该主旨。后文通过《曲礼》和《檀弓》中对隐私的相关内容的阐述来说明古人对隐私的尊重。A项未体现中国古代的时间限定,排除;B项的“公权”和“私恩”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的“古今中外”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文段只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隐私的重视情况。故答案为C。

52xx.cn


相关推荐:

公务员公共基础每日一练:2017年3月22日

2017年公务员面试热点:微信“轻松筹”

2017年四川攀枝花公务员真题及答案解析发布

2017年甘肃白银教育系统教师招聘公告(336人)

公务员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