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集锦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害怕的星月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对外文化流的杰出人物集锦,希望大家能好好复习,抓住重点!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对外文化流的杰出人物集锦

汉代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汉朝国势强盛,汉武大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主要是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第二次则是宣扬国力,沟通西域各国,故张骞带着中国的丝绸、瓷器、纸等出使西域,而西域各国的葡萄、石榴、胡麻、苜蓿等植物随之移植到中国,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也是当今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来源。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显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各个政权需要巩固与发展,海上及陆路交通条件也有改善,相比秦汉时期,这四百年间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发达,在这之中,佛教成为中国与周边诸国文化流的纽带。其中东晋高僧法显曾到印度求得经律回国,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其在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其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唐朝时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唐朝统治者对境内外各民数族采取兼容并包和开放政策,极为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627年唐太宗时期派玄奘大师西游,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独自西行,经过白天热风如火、夜晚寒风如刀的八百里流沙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于628年夏末到达天竺西北部,其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之后在公元724年,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并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成为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游记》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呈现出新局面,大蒙古国地跨欧亚,经过中亚通往波斯、阿拉伯各地的陆路交通得到恢复,来往比较频繁,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外国商人。其中马可·波罗最为有名,其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著成了《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其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

中外文化交流到了明代,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直抵非洲东岸,其比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早将近80多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作为和平的使者,一方面宣扬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以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国家地位,另一方面“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国力的一面去,在航海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到西方各国,而西方的大象、犀牛、长颈鹿、狮子和宝石、珊瑚、胡椒以及香料等随郑和船队来到京城,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例题

1.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其在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其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描述的人物是()。

A.玄奘 B.法显 C.鉴真 D.朱应

【答案】B。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各个政权需要巩固与发展,海上及陆路交通条件也有改善,相比秦汉时期,这四百年间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更为发达,在这之中,佛教成为中国与周边诸国文化流的纽带其中东晋高僧法显曾到印度求得经律回国,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其在65岁的高龄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其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此题正确答案选择B。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医学常识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及其著作

1.医祖——扁鹊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被尊为医祖。其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2.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3.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发明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广播体操——五禽戏(虎鹿熊猿鸟),精于手术,发明麻沸散。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主要著作《青囊经》已佚。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4.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并被誉为“针灸鼻祖”。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5. 道家医生——葛洪

葛洪: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

6.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时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7. 儿科之圣——钱乙

钱乙: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8. 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

朱震亨: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以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

9.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历经27个寒暑于明万历年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故被后世尊为 “药圣”。

10.天医星——叶桂

叶桂: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为中国温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难经》: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

《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例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黄帝内经》

【答案】ABCD。解析:我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黄帝内经》故ABCD全选。

相关推荐:

国际时事政治新闻(2017年4月6日)

2017年贵州公务员笔试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公务员政审: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浙江宁波海曙区公务员考

公务员招生简章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