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强制措施之拘留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矮小的水壶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强制措施拘留,一起来看看吧!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刑事强制措施拘留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方法。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今天我们就对拘留进行重点学习记忆。

一、拘留的概念

拘留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一种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二、拘留的适用条件

1.拘留对象必须是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

2.必须有法定的紧急情况:

(1)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住所发现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多次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拘留的决定机关

有权决定拘留的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四、拘留的执行机关

拘留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执行拘留时需要出示拘留证。

五、拘留后24小时内需要做的3件事

1.讯问。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2.通知家属。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3.移送看守所。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24小时。

六、拘留的期限

一般:3+7(一般情况下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查院批捕,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复杂:7+7,特殊情况的,可延长1-4天(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多次、结伙、流窜:30+7(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七、易错考点记忆

不是所有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都要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除外。

刑事拘留最长期限37天。拘留到期后决定是否应逮捕或采取其它强制措施

逮捕的决定机关无人民法院,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

【考题巩固】(判断)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

【答案】B。解析:拘留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一种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后可以提请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故本题说法错误。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春节饮酒之法律问题

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随着春节的临近走亲访友是必备之事,亲友之间饮酒也是也是常有之事,但饮酒过度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同时对于酒的考点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点。我们今天就帮助大家简单梳理一下饮酒违法犯罪的问题。

一、酒后醉酒之区别

大家都知道酒后驾驶醉酒驾驶是不同的,那酒后醉酒的区别是什么呢?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驶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以上条款的规定可知,醉酒驾驶是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饮酒驾驶机动车会受到行政处罚,不属于犯罪行为。

二、饮酒致死,共同饮酒人需担责

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把酒言欢是人之常情,但近年来却发生了多起饮酒致死同桌担责的情形,因此我们也应当引起注意,那在什么情况下会担责呢?根据《民法总则》和《侵权责任法》在发生人身损害时,一般情况下由自己承担,但下列情形除外:

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的;

2.强迫性劝酒;

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劝阻的;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的。

以上情形导致饮酒者损害的,同饮者需担责。

因此,爱好饮酒的朋友们一定要谨记,切莫贪杯!

52xx.cn


相关推荐:

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2017真题面试:对大学生逃课的看法

阿坝公务员: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区公务

2018国考时政热点:“手绘请假条”为什么值得点赞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网络知识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