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欣赏:心安之处是故乡
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外面打拼,离故乡却越来越远!小编为大家提供申论范文欣赏:心安之处是故乡,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申论范文欣赏:心安之处是故乡
当代中国被称为流动的中国,许多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远离父母、妻儿,举家迁徙,但正如苏轼所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城市容得下梦想,却无处安放乡愁,根脉所系之处——乡村是我们共同的故乡,然而回望乡村,破败不堪。因此,要实施乡村振兴,重塑梦中故乡。
振兴乡村要振其外。谈到环境问题,我们往往会想到雾霾蔽日、垃圾堆积如山、护城河发出警告的城市,却不知乡村也是环境问题的重灾区:房屋居所残破荒凉,牲畜家禽粪便乱排,村间道路扭曲狭窄,虽在远离喧嚣却也难见绿色……人们判断一个村庄是否有活力,首先会通过其外在村貌来判断,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会给人欣欣向荣之感,蒙尘、破败的乡村很难与富裕、整洁的新乡村联系起来。因此,振兴乡村要振其外,翻新、重建房屋民居,规划村间道路,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振兴乡村先要美其外表。
振兴乡村要兴其内。村庄也如个人一般,光鲜亮丽的外表能获得人们一时青睐,但内在才是长久繁荣的根本所在,目前很多乡村缺乏经济增长动力,村民只能外出务工改善生活,熟人社会的崩塌又使得原本约束村民行为的乡规民约被淡忘、抛弃,逢年过节聚众赌博,醉酒滋事,闲时议论邻里长短,乡村正在成为经济、精神的荒原,这样的乡村只能称其“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振兴乡村更应该关注乡村的“元气”所在,挖掘地方特色,兴办乡村产业,重建乡规民约,还原醇厚民风,振兴乡村要美其内在。
振兴乡村要内外兼修。内、外犹如硬币的两面,代表的硬币的不同形态,同时又共存于硬币这一主体,村容村貌与乡村实力、村民精神风貌也如同硬币的两面,共存于乡村振兴这一主体之中。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展现村庄的筋骨肉,雄厚实力、文明乡风展示村庄的精气神,只注重外在不修内里的乡村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华而不实又不能长久;只修内里忽略外在的乡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外兼修才是振兴乡村的正当要道。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乡村是所有人共同的故乡,振其外,兴其内,内外皆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一定就在不远处。
申论范文欣赏:推进医疗改革 建设健康中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从治理“以药补医”乱象到推进“两票制”压低药价,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围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提速,“一揽子”的部署安排,主线清晰、配套完善、“实”字当头,让民众充分的感受到了政府一心为民的服务热情,也切切实实收获了改革之后的丰硕成果,增强了民众获得感,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化医疗结构改革,突破结构性屏障。“变则通,通则久。”目前我国的医疗建设层面存在着多重问题,表现在诸多领域。从健康层面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需与要”更具张力,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理念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 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规划层面看,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因此,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智慧去闯险滩、动奶酪、啃硬骨,加快实现医疗供给与效应的最大化,以及风险、代价的最小化。
优化医疗服务条件,冲破短缺性瓶颈。从住院便民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诊疗咨询、导诊导医、转诊转介、床位预约、出入院办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到线上预约挂号,缩短了人们就医治病的时间,再到线上问诊突破了治疗的时间空间局限,无不彰显出医疗服务条件和方式的改变。面临着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再加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迫切期待,这些服务的改善无疑为民众送上了治理良药,让民众可以从中切切实实的享受到实惠和便捷。新时代就要紧跟新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民众的诉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民生的根本痛点。
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革除隐蔽性弊端。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竞争充分的药品不具备价格大幅上涨的条件,而对于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将面对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约束。即使部分药品由于竞争状况、原材料成本、市场供求等原因发生不合理价格上涨,也会被另一道屏障—价格行为监管机制所控制。长久以往,难免会让滋生“以药养医”的弊端,伤民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政府要注重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监管效能,加快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为民众提供平价药品。同时,让问题产品无处藏身、不法制售者难逃法网,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道路固然坎坷,但前途终究是光明的,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守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初心,健康中国的建成指日可待。
申论范文欣赏:推进绿色发展 解决“垃圾难题”的思考
迈入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百姓生活也愈加丰富多彩。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这光鲜亮丽的表面下,却是日趋严峻的垃圾问题。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垃圾难题。因此,要保护绿水青山,解决垃圾问题,迫在眉睫。
解决垃圾难题要找源头、抓管理。找准源头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待垃圾难题我们要追根溯源,找清原因方能对症下药。找清原因要求我们将问题分门别类,针对核心问题细致调研,做到心中有数,让各相关部门各领权责,以此为突破,为解决垃圾难题谋划全局。其次要抓好管理,垃圾问题是牵扯广、范围大的综合问题,各地方不能各自为政,自辖一亩三分地,而是要统筹协作,共同治理,将管理落到实处,深入到基层。垃圾难题的治理不能光喊口号,空下文件,而要行之有效,深抓严打,管理者也应当以身作责,加强监管,从顶层设计上克服治理难点。
解决垃圾问题要重科学、讲方法。科学治理是解决垃圾难题的关键,将生活拉圾分类处理就是例子,科学分类,合理回收,不只是能够清除垃圾,还能变废为宝,将垃圾资源化。垃圾治理,若仅仅按部就班,不但效率极低,而且浪费精力,而依靠科学的规划、操作,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节省费用,避免二次污染。现在有许多地方,依靠群众力量,将垃圾难题细化到每一位,每一户,通过设立奖惩机制,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促使公众亲手治理家园,增加参与感、获得感,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使垃圾问题无处藏身。因此,讲究方法是重点,找对方法、因地制宜地解决垃圾难题是今后各地政府努力的方向。
解决垃圾难题要求环保,保方便。在环保的前提下治理垃圾难题是基本要求。“限塑令”实施四周年,但却收效甚微,这一政策虽是以环保为初衷,但在实际中确有不当之处,比如塑料袋的定价过低,代替品又是否环保,百姓又是否方便等。其实环保与方便不可分割,我们不能只求环保不要方便,在解决垃圾难的同时不能造成其它难题,否则不就削足适履,拆东补西吗?因此,治理垃圾需要环保、方便双管齐下,在提升环保意识,减少生活垃圾的同时也要保证公众的生活便利,在二者的博弈与平衡中进行绿色治理,让环保成为治理垃圾的一剂利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应当要把解决垃圾难题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不畏艰难,勇于克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将垃圾治理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建没绿色发展、和谐美丽的中国。
52xx.cn
相关推荐:
公务员面试: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交通运输部国考面试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