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声学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敏感的夏天

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声学小知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好好复习,以便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声学小知识

我们在一些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剧中总是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行军打仗的时候,人们会选择趴在地上听是否有敌军来袭。而在雷雨天气,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有些人也有疑问,为什么相熟的人说话,我们很快就能辨别出是谁?这些问题都跟声学知识相关。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关于声学的小知识

一、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等)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

而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Hz-20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

当然,不同的生物对声音的识别能力是不同的。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二、声音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当然,声音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水中是1500m/s,在钢铁中是5200m/s。因此声音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人趴在地上去听敌军是否来袭,是因为声音在地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更快,马蹄声等通过地幔传播,趴在地上听就可以更早发现敌军的情况。

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10⁸m/s。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2.99792000×10⁸m/s。由此,我们会发现光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声音传播速度,因此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三、声音的特性

声音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声音的波形不同,则音色就不同。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不同的人叫住你,你能很快分辨出来是谁在说话,是因为不同的人他们的音色是不同的。而音调的高低(高音、低音)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所决定。所以,我们听到有些声音很尖锐,有些则很低沉,其实是因为他们的音调是有差别的。响度是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发声体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波的振幅以分贝为单位。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以上就是关于声学的一些小知识,你学会了吗?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我国探月工程考点

大唐诗人李商隐诗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何等的孤寂与无奈!

嫦娥奔月”的故事历来让人向往,而人类探月的脚步从未停止……

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26天,600多小时的飞行,完成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为了帮助考生熟悉相关考点,针对“探月工程”相关的科技类、时政类考点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例题的形式展现考查方式。

一、我国探月工程核心考点总结

1、探月工程发展史考点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我国主要进行的是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第一阶段分为“三步走”,可用“绕、落、回”来简单概括:

①第一期工程叫“绕”:

即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器,围绕月球轨道靠近月面进行探测,包括对月球影像的拍摄,对近月表面情况(成分、月壤厚度等)的探测,以及对月地之间环境的探测等。2007年嫦娥一号和2010年嫦娥二号完成此任务。

②第二期工程叫“落”:

即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表面上,再从这个月球着陆探测器上释放出一个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行走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和2018年嫦娥四号完成此任务。

③第三期工程叫“回”:

即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着陆在月球表面,但这个着陆器与上一期“落”阶段的月球着陆器不一样,它还带有返回的功能。这个月球着陆器落在月球表面就位探测后,再将从月球上所取的样品放回到返回器上,返回器最终把样品带回地球。

2、探月工程时政类考点

①2018年5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鹊桥号中继星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②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

③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第一张月背影像图,这也是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地中继通信。

二、试题再现

2018年8月15日,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首次公布了我国( )任务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探月工程该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月球车基本继承了“玉兔号”的外形和状态,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

A.嫦娥三号

B.嫦娥四号

C.嫦娥五号

D.嫦娥六号

【答案】B。本题目设置相对比较简单,大家需要熟记我国探月工程发展情况现状,以及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发射的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基本的了解。2018年8月15日,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首次公布了我国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嫦娥四号月球车基本继承了“玉兔号”的外形和状态,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故本题答案选B。

公务员公共基础自然科技知识疫苗问题知多少

2019年1月,中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顾方舟教授逝世。顾方舟教授曾经在他回忆录中总结自己的一生,总结为一生一事,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顾教授一生所做的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就是研究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吃糖丸。因为该疫苗的问世,使得我国从2000年起实现无及脊髓灰质炎的状态,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院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苗是通过将无毒和微毒的注入体内,以帮助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最终实现对疾病预防的效果。疫苗的接种目前认为是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我国的预防性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由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比如脊髓灰质炎疫苗;另一类由公民自费或自愿受种的疫苗,如时下较火的HPV疫苗。近年来疫苗出现的若干问题都无疑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作为科技类的常识内容,疫苗考试也时有出现,考试的内容多为疫苗的分类及对应预防的病症,考察难度相对较小。

一、疫苗分类

疫苗一般分为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种。活疫苗是选用无毒或微毒的毒株所制成的活微生物制剂。死疫苗也称灭活疫苗,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灭活而制成的疫苗。作用原理都是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抗体,以确保人体不发生病症。

二、常见疫苗

常见的活疫苗有卡介苗(预防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牛痘疫苗(预防天花)、麻疹疫苗、鼠疫疫苗等。

常见的死疫苗有百日咳疫苗、伤寒疫苗、流脑疫苗、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百白破疫苗(三合一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

三、常见疫苗的特点

疫苗,相对于死疫苗而言具有用量小,免疫作用时间较长。死疫苗因已做灭活处理,注入人体内不能繁殖和生长,但是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但是相对对肌体的刺激时间较短,如果需要获得长期的保护效果要重复多次接种,如狂犬疫苗,防护周期一般为1-2年,同时死疫苗接种量较大,如狂犬疫苗必须于咬伤后当天、第3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总体而言,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四、真题展示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下列有关该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人体来说是抗原

B.能直接杀死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C.对人体来说是抗体

D.是一种抗生素,接种后能够提高抵抗力

【答案】A。解析:抗原是指在体内可以引起免疫反应。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是抗原失去毒性的球蛋白。作为疫苗是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起到预防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2xx.cn


相关推荐:

2017年山西晋中选调生考试体检考察公告

阜新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公务员申论范文:调整产业结构 确保长远发展

申论范文: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公考申论范文:给中小学生减负

公务员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