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空巢青年的去留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糊涂的缘分

空巢青年群体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进一步带动孤独经济。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空巢青年的去留,一起来看看吧!

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空巢青年的去留

【热点背景】

空巢青年”是一个与”空巢老年”对应的概念。它通常指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居住的的年轻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部分群体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据网络数据,2018年全国空巢青年数量已超5000万,山东省超300万,他们的生存状况,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开始被公众重视。本文依托齐鲁人才网大数据,抽取22-30岁适婚年龄求职者数据,对"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现状展开分析。根据网络数据,山东职场青年中共有约17.3%的人处于空巢青年的状态。经过一天的忙碌,下班回家面对空荡的房屋,没有冒着热气的饭菜,也没有等待归来的眼神,顿生一种独在异乡的孤独感,因此很多年轻人迷恋上养小宠物,或是玩手机、电脑游戏来打发时间排解孤独。

(《齐鲁人才网》2019年1月10日)

【命题预测】

空巢青年”是一个与”空巢老年”对应的概念。它通常指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居住的的年轻人。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部分群体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此你怎么看?

【解答】

空巢青年作为一个新词的产生伴随着一个新群体产生,这一群体伴随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人口迁徙而产生,同样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空巢青年的出现能够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奋斗拼搏,独立自主的思想以及择业观念。另一方面,空巢青年涌入大城市,也能够推进大城市趋于繁荣,人口红利增多,进一步带动孤独经济。

但同样,空巢青年的出现也会伴随一些问题产生。一是对于小城市而言可能产生经济下滑,导致贫富差距增大,形成马太效应。二是产生大城市病以及小城市病,大城市病例如交通拥堵,资源争夺等问题,小城市病中例如人才不足,活力下降。

究其原因,之所以出现空巢青年群体不断的增多,其原因在于:第一、城市发展不均衡,城乡贫富差距大,大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例如交通,医疗,教育等,相较之于小城市各方居住条件都要更加完备。第二、许多大企业更愿意在大城市落户,对于求职者而言,就业前景更为广阔大。第三、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当下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更为的独立,以及许多家庭的父母不愿意离开老家去大城市生活。第四、当下青年人择业观念发生了改变,不以养家糊口为目的,而更多的以追求自由,实现价值为自身的职业追求。

而我认为,对于空巢青年群体的增多,我们不必过多担忧,应该鼓励并且积极引导,同时也要想办法解决由空巢青年群体产生而带来的诸多问题,那就需要第一:小城市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基础设施,筑巢引凤。第二:小城市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增加就业。第三:大城市更多应该给予这些空巢青年以人文关怀,加大对其生活保障的措施。第四:青年自身也应该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工作之余多参加社会性的组织或公益服务项目,以公民的身份融入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社会。

公务员面试复习资料:“数学大国”要让创新先行

【热点背景】

就在25日,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闭幕,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成绩是拿到银牌的第15名,总成绩排名第6。尤其是比赛的第3题,满分7分,参赛的6名中国选手几乎被“团灭”,只有一人拿了1分,其余全是0分。这次比赛,美国队获得了3块金牌,俄罗斯队拿到2块金牌,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以及波兰队各获得1块金牌

对于曾经的“奥数大国”中国来说,这个成绩无疑可以称得上是惨败。

长期以来,中国选手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实力有目共睹,就如中国乒乓球队一样,逢战必胜。可最近几年的国际大赛,却鲜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是我们的数学尖子生水平下降了,还是别人的水平提高了?

(《钱江晚报》2019年2月28日《中国奥数不行了?金牌教练:过度培训埋没真正人才》 张琪)

【命题预测】

中国代表队在今年的数学大师赛中未获金牌,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满,甚至把失利的原因和之前教育部取消奥赛和升学挂钩的政策联系到一起,针对此次中国队在数学大赛中失利,你怎么看?

【热点解析】

中国队在数学大师赛中未获金牌,并不能说明“数学大国”的没落,的确我们的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反思,然而将失利的原因与之前取消奥赛和升学挂钩的政策联系到一起是不恰当的。

从客观的方面来说,此次中国并未派出最强的战队,此次的6名队员是由上海派出的,相当于省队,与其他国家最优秀的选手比赛,获得了这种成绩也是属于“正常发挥”。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当场翻译过来的题目还没来得及消化就速速投入战斗,准备时间不充分也是导致失利的因素之一。当然客观归于客观,其他国家例如美国一直以来都保持有几枚金牌的较好成绩,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培训机制是不是出了问题。首先相比于美国队的选拔机制和训练方式,我们没有与时俱进,中国的奥赛培训受教育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带有比较重的功利性。其次过度培训也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虽然适当的培训是有必要的,然而学生的成长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是一种创造力的调动和激发,而不是拔苗助长,过度的培训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更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最后,没有因材施教也是导致了很多从众形式的学习,导致好苗子被埋没,就像奥数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违背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去学的东西往往会有相反的效果。

因此我们培训机制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发掘人才,鼓励创新的方向发展,而非培养一批竞赛机器。而这需要我们教育部门,社会机构和家长的共同合力。

首先,要跳出过度培训的怪圈,就要将一些特殊才能如优秀的“奥数能力”与一些利益链条挂钩,让适度培训代替过度培训,让指导代替填充,让思考代替应试。其次各位家长在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变原先的强制为自选,让孩子的兴趣作为主导,这才是正确的培训机制。最后全社会应该鼓励创新之风,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不是计算机器,让创新和思考先行,才是我们的教育之道。

相关推荐: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经济发展与制度改革

新疆公务员: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新疆聘任制公务员招聘报

如何提升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应急应变能力

公务员考试报名

公务员面试: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8上半年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