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历代选官制度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糊涂的大雁

历代选官制度公务员公共基础中经常考到,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历代选官制度,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历代选官制度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古代史部分一直有很高的地位。而在具体考察时,特别对于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有所偏重。在古代政治制度的考察过程中,历代选官制度在事业单位考试古代史部分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考生容易混淆的点在于经常把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张冠李戴。为了能让考生更好的区分不同朝代的选官制度,下文就对该类型的考察进行归纳整理。在备考中,不仅要把朝代与相对应的选官制度一一对应,同时要注意的是各个朝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只有把握住这些才能在考试中有的放矢。

例题展示: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拨官员的一种制度。由于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交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

A.北周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答案:D。

解析: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 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作植物纤维纸。

(二)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三)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火药

1.唐朝时《真元秒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经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宋代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春秋:《春秋》中“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元。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2.西汉:武帝时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时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3.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4.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勾股定理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 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

4.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

今天主要给大家总结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天文成就、数学成就这三部分内容,后续我们再学习其他的。

公务员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关于曹植的常识

事业单位考试中,关于文学常识是一个重点和高频考点,这需要大家平时的一个积累,今天特意将有关曹植的一些考点做个归纳,先看一道试题:

例题1:【2016联考】武侠小说中的一些绝技往往与经典著作相关。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凌波微步------《洛神赋》

B.北冥神功-----《逍遥游》

C.亢龙有悔-----《道德经》

D.落英神剑掌-----《桃花源记》

解析:答案选C。降龙十八掌里的招式名称,多出自于《易经》,《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意为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也指降龙十八掌中的一式(第一式),出自《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其他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特别一提的是A 选项,凌波微步,大家都知道是段誉的独门武功,而金老爷子取名的缘由和出处正是来自大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文中有云:“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原意是形容洛神体态轻盈,浮动于水波之上,缓缓行走。转用到段誉身上倒也符合人物个性。

当然,曹植的名篇不止《洛神赋》,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还有《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例题2: “才高八斗”出自哪位大诗人之口?

A.曹植

B.谢灵运

C.李白

D.苏轼

解析:这道题是个坑,很多考生知道“才高八斗”说的是曹植,一看A选项就直接选了,所以做题要认真审题,不要图快。但题干问的是谁说的,正确选项是B.东晋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曹植独占八斗,没毛病,但谢灵运接下来说自己占一斗,剩下天下人共分剩下的一斗,这话现在看来就有点过于自夸了。

除了众人皆知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还有一个著名典故与他相关,诗仙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中有云:“陈王惜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里面的“陈王”就是指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52xx.cn


相关推荐:

申论范文: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公考申论范文:让每一个孩子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巧解工程问题

公务员考试: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考场规则》,希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中共党史知识点(6)

公务员公共基础政治知识:大国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