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公务员面试: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别让家庭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土豪的楼房

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别让家庭摄像头隐私泄露工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里提前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国考面试热点:别让家庭摄像头隐私泄露工具

【热点链接】

近日,北京、浙江等警方接连破获黑客非法入侵居民家用摄像头案件。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家用摄像头保有量为4000万至5000万个,其中一些存在被攻击风险。在一些QQ群和百度贴吧,有人公然售卖破解摄像头软件,分享他人家庭私密影像。

【热点预测】

现在市场上普通摄像头信息一个卖5元,对着床的一个卖10元,有激情画面的一个可以卖20元。原本用来看护家里老人孩子或用于防盗的摄像头,竟然被不法分子用于“窥私”在网上公开叫卖。对此你怎么看?

【思路点拨】

从题目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这也是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提出观点的部分。那么在论证观点时,我们就要论证认为消极的的理由,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我们还要根据题干中具体的话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面对社会现象类问题时的答题思路。

论证其背景及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的广泛应用,价格实惠的摄像头也被一些人连接到手机上,用于看护家人或者防盗。但一些摄像头在传输数据时却可能被不法分子侵入,导致隐私泄露,甚至因此危及用户人身财产安全。个人隐私一旦被泄露,就不可能再恢复到之前的隐秘状态。如受害者家中的状况被他人散布到网络或者“直播”后,就可能被围观、下载、存储。即便责任人被查获、被追责,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论证原因:

按说,法律对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恶行的惩罚并不轻,尤其是刑法修正案(九)将相关犯罪由特殊主体修改为一般主体,扩大了犯罪主体范围。只要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不管其为何种身份,都将构成犯罪,最高获刑7年。然而我们为什么依然没能斩断个人信息非法泄露的链条呢?究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行政管理以及金融、电信、交通、医疗、物业管理、宾馆住宿、快递等诸多社会服务领域,相关机构组织收集并储存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只要有一环出现管理疏漏或者工作人员故意出售、泄露,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非法流出。而相关行政执法如同九龙治水,部门定位、权限等不明确。二是相关犯罪被发现的概率较小,一般只有在追究电信诈骗等下线犯罪的过程中,才去顺藤摸瓜地发现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恶行。三是在打击相关犯罪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犯罪嫌疑人的个体处理,并没有深挖到底,既没有揪出犯罪链条上的所有违法者,更没有对管理不善相关单位的渎职人员进行追责。四是只注重追究犯罪,忽略了日常行政执法,更没有对涉个人信息机构组织实现有效管理。

提出措施:

首先,应强化涉个人信息机构组织的管理责任,可以立法要求这些机构组织使用个人信息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采取代号化或加密处理等方式,去除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因素,降低未来可能发生的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对公民个人的影响。另可建立个人信息系统查阅,商家更应做好防范措施,提升产品和传输服务的安全性能,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这既是网络安全法赋予的法定义务,又是其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应尽职责。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应该为购买使用家庭智能摄像头的消费者提供安全的终端软件和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消费者隐私不被泄露,否则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留痕制度,谁接触过哪些个人信息都必须留痕备案,以便将来倒查责任。

其次,从行政监管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当前九龙治水的局面,可考虑设定专门的个人信息管理行政部门:一方面加强日常执法,对尚未构成犯罪个人信息泄露违法行为及时追究,露头就打;另一方面,要对所有涉个人信息机构组织信息管理与保护进行日常指导、监管,帮助它们构建起防信息泄露机制,防患于未然。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铲除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土壤。

栏目推荐:

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你是个聪明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相关推荐:

襄樊公务员:2018年国考拉开帷幕,你已经准备好了么?我爱学习网为您

还没取得毕业证可以报名国家公务员考试么?

2017四川法院检察院公务员考试专业目录

公务员报考指南

2019公务员行测考试模拟考题:言语理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