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17)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壮观的草丛

要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来看看本文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017),跟着我爱学习网公务员考试栏目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党在今后的 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 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

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 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

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 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

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

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

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

第四,在工作上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 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精心推荐:

相关推荐:

公务员遴选: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7年湛江市接待处遴选公务员

2017年公务员申论精选范例:勤俭节约

山东威海2017年公务员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9公务员行测考试模拟考题:逻辑判断(三)

广西2019定向山东大学招录选调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