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2017年申论热点话题:代客扫墓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大方的金鱼

清明节即将到来,本文“2017年申论热点话题代客扫墓”,跟着我爱学习网来了解一下吧。欢迎您阅读。


清明将至,回家扫墓成了很多人的节日选择,但也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选择出钱找一些殡葬服务公司,让他人代替自己回到祖先的坟头,扫墓烧纸、磕头叩拜。今年,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公墓推出“代客扫墓”服务,并在线直播全程。此前,江苏省连云港市天河公墓、辽宁省沈阳市的殡葬单位也推出了“代客扫墓”服务。似乎,“代客扫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3月31 日 凤凰网)

面对“代客扫墓”这一新型“互联网+”的出现,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再加上常年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清明祭扫逐渐成了很多人的“负担”。“代客扫墓”既能表达孝心又无碍于工作生活,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即使有些商业味道,也不宜过分指责。

上面的观点换个说法,就是如今互联网浪潮席卷一切,“代客扫墓”也是适应这种新形势的产物,扫墓只是个形式,哀情哀思不一定要亲自去到坟头才可表达。如果我们仍抱着传统的观念去指责这样的行为,便是落后的表现了。

不可否认,存在即合理,但这种存在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一般说来,清明节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祭祀祖先、亲人、故友;二是踏青,享受春天;三是缅怀故去的人同时,与活着的亲人团聚。如果只是雇一个人去扫墓,其实这三层意思都达不到,这样的清明节又有什么意义。

扫墓不是一种表面的形式,而是饱含庄重感的一种仪式清明时节,人们暂时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抽出身来,回到祖先墓前去磕头祭拜。回望过去的种种,寄托自己的思念和感激,从而更加感恩生命。这是一程向历史回望的精神之旅,让我们在步履不停的奋斗路上,始终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

这份精神意义、人伦亲情,很多时候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履行特定的动作,才能更好的感知的。这是对仪式感的继承,而“代客扫墓”则破坏了这份庄重的仪式感。当传统节日仪式感消失,寄托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密码也会跟着消失,传统节日最终可能丧失鲜活的生命力。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是一个契机,但也要注意保留节日的那份仪式感,这样才能一直流传下去。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叹,春节的年味没有以前浓了,慢慢变成了一个稍微有些不同的节假日,这份不同也只是因为能够全家团圆,能够见到平常见不到的亲戚罢了。原因在哪里呢?因为我们已经不再仔细挑选对联,将它慎重地挂在门边,祈祷来年和顺。因为我们已经不再用红包装着压岁钱,用拜年的吉祥话去换,网上转账是如此轻易,抢红包也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因为我们已经不再全家一起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而是在各种群里拼抢着红包。

节日失去了它原本的精神内核,味道就会慢慢变淡,最后沦为一个商家进行促销的由头,尽管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中,这条消亡之路还远未看到尽头,但谁说一定不会有那一天呢?

清明将至,雨不一定纷纷,回家的路也许没那么泥泞崎岖。“代客扫墓”,如果代不去那份庄重的仪式感,还是算了吧!

作者:何本芳

栏目推荐:


相关推荐:

事业单位: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教育局

北京公务员:2018年国考拉开帷幕,你已经准备好了么?我爱学习网为您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规范校园贷

2018事业单位面试模拟练习题(4)

申论范文欣赏:文化发展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