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申论热点:“不屑于当技工”心态必须破除
下面是我爱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申论热点:“不屑于当技工”心态必须破除,希望能帮助您。
2017年4月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达上千万人。高技能人才短缺,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因一直未能得以有效破解,所以一经提及,难免再次成为焦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高级技工的渴求日益迫切;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每年都会曝出“万金难求高级技工”的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国工匠”遭遇1000万人的缺口,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努力培养数量更多、素质更高、结构更合理、就业创业能力更强的技能人才。
——李克强
[综合分析]
“技工荒的存在,一方面,在我国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决定性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心中有一个“不愿意甚至不屑于当技工”的心结。
一直以来,社会人才观存在偏差,对技工认可度不高、尊重程度较低是最重要的原因。长久以来,在很多人心中,大学生才是人才、体面工作的代名词,而工人则是“双手油污、浑身汗臭、收入低下”的代名词。近年来,虽然国家倡导加强职业教育,但是各地各级大学持续扩招,有些大学甚至出现招生名额大于报名人数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报名就能被录取。于是乎,大学生就业再难,人们也愿意让子女接受大学学历教育。
与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偏低、认同感不强相伴而生的,是职业发展渠道单一、上升空间和成长模式狭窄。具体表现就是,无论月薪多少,在现行体制下,技工的出路几乎永远被定格在车间一线,繁重的劳作和无休止的加班往往会伴随其全部职业生涯。无怪乎,一个月薪三四千元的“白领”岗位能吸引大学生哄抢,而工资上万元的技工岗位却无人问津。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劳动者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技工人才是技术创新、企业转型的中坚力量,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理应得到企业、社会以及公众的认同。我国要确立“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对策]
第一,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陈旧人才观亟待改变。营造“技工光荣”的氛围,绝不能一提到技工,总是低人三分。而在倡导“工匠精神”的当下,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引领。
第二,增加技工群体的收入。我们必须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在提高技工人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迎来技工人才的春天。
第三,缓解技工荒需教育先行。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修改唯学历要求的相关政策,提升蓝领工人们的社会地位,维护他们的职业尊严,为他们打通上升通道,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延伸阅读——国外经验】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所谓双元,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职业学校以及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有极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特点是企业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少人,就培训多少人,学生60%至70%的课程在企业进行,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重在技能。
澳大利亚——提供不同教育类别间的衔接
澳大利亚为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历资格制定了国际通用的标准。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涵盖了4种国家认可的学历资格,包括了10个层次,衔接起了全国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颁发12年级高中毕业证书的高中教育。获得12年级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澳大利亚大学、其他高等教育院校或职教学院继续深造。
英国——推行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在英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与监管下,通过一系列的公共、个人以及非营利机构运作。既有工学结合为主导的课程设置模式,也有先进的质量保障评估体系及现代学徒制等等。
备注:以上材料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不屑于当技工”心态必须破除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旭
原标题:破解“技工荒”须矫正人才观念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网评员:朱海涛
原标题:“技工荒”、“就业难”并存,尴尬局面如何破? 来源 南方网
公务员申论范文栏目精心推荐:
相关推荐:
申论: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了《2018年公务员考试如何写出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