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2017政法干警申论试题每日一练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哭泣的小蘑菇

本文“2017政法干警申论试题每日一练”由我爱学习网编辑整理收集,欢迎查看!

回溯以往生态环境方面的考核,大多是以数据考量工作。2016年1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首次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并明确“考核结果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并且把“公众满意度”赋予了较高的分值。

面对持续的雾霾天气和各种环境问题,对这项政策的出台,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就在下一页↓↓↓

【参考答案】

管理学中有句名言,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是否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也是风向标。而此次出台的考核办法更进一步,在指标设计中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程度等反映群众获得感指标的权重,突出了群众满意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重要标尺。这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整个政绩考核的轨道,意义重大。

【点评——开头表明观点,简明扼要指出把生态文明纳入领导考核体系并强调群众感受的重要意义。】

数据有说服力,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抛开百姓满意度考核也可能沦为报账对数的游戏。表面上看,任务都完成了,但环境质量却没有提升。为保证任务完成,有的地方加大投入拿出真招,但也有的地方“开动脑筋”巧做账目。最终,大家虽然都“完成”了考核任务,结果却大相径庭:出真招的环境质量肯定有变化,忙对账的则造成环保数据和群众感受“两张皮”。

不可否认,现阶段突出群众满意度,会刺激一些干部追求短期的治理效果,做表面文章。因为即便地方下定决心、加大投入、埋头苦干,也还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这个过程有可能出现评价错位,比如“种树的人”得不到合理评价、受委屈,而“乘凉的人”却坐享其成、得奖掖。但是,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的内在要求讲,群众感受和发言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只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评价考核结果与群众切身感受的一致性,才能增强评价考核制度的说服力。

【点评——原因分析:指出单纯数据考核的局限性和追求群众满意度的原因。正反两方面的论述让整个分析比较有说服力。】

公众满意,永远在路上。一个凸显公众获得感的评价考核体系,让领导干部只能通过切实提升环境质量获得认可、赢得成绩,从而让生态文明建设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更重要的是,只有把群众评价放在心上,并鼓励公众亲身参与,大家才能体会过程之艰难,为克服每一个困难齐心协力,为每一点改善欢欣鼓舞。各地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只要是真抓真落实,群众也不至于提出一夜之间重现碧水蓝天的要求,而是能感受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因为看到希望而产生获得感。

【点评——意义分析,指出让公众满意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动群众作用的意义,并能够让群众产生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群众之心为心,以提升公众满意度为目标,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美丽中国的愿景就会实现在我们的努力之中。

【点评——结尾总结提升,并采用习近平的名言。这句名言警句一定要记住,非常好用,几乎可以用在任何改革类、新政策类的结尾。】

来源:人民日报:环境考核就应突出群众感受 作者 孙秀艳

政法干警栏目精心推荐:

|


相关推荐:

今日24省公务员开考 部分边远地区开考比例略低

2017天津纪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日照公务员:2018年国考正要拉开帷幕,你已经准备好报名了吗?以下

2017下半年四川达州公务员考试公告

2017年广西遴选和选调公务员笔试合格分数线发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