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2017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八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傻傻的大神

要参加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的同学们,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试题答案八”供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试题答案

1、出版社对出版物的最后一次质量把关是( )。

A.审稿

B.加工整理

C.校对

D.样品检查

2、下列关于三审制的表述中,存在的错误的是( )。

A.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可担任初审

B.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可担任复审

C.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正、副社长和正、副总编辑可担任终审

D.受聘的外审人员也可担任初审或复审

3、图书重印和再版的首要条件是( )。

A.作者的要求

B.图书质量有问题

C.读者的需求

D.出版社追求经济效益

4、开本是表示( )的行业用语。

A.版心幅面大小

B.图书幅面大小

C.全张纸幅面大小

D.对开纸幅面大小

5、处在页下、与主体文字末行之间需加设注码线的注释排式是( )。

A.夹注

B.段后注

C.脚注

D.篇后注

6、平行点校一般在( )的情况下使用。

A.改动较大

B.校样文字排列方向与原稿相同

C.格式复杂

D.校样文字排列方向与原稿不同

7、所有经过批准登记的期刊,不论其发行范围如何,均可分配( )号。

A.ISDS

B.CN

C.ISBN

D.ISSN

8、期刊须在底封或目录页上刊载版本记录,底封下方必须印有( )。

A.ISSN

B.《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

C.刊号

D.ISSN的条码

9、下列不属于电子出版物编辑制作中所采用的音频文件格式是( )。

A.MIDI

B.MPI

C.WAV

D.WMA

10、编辑制作电子出版物进入发稿阶段后,一般选用优质的( )用于发稿和备份。

A.CD-I

B.CD-G

C.CD-R

D.Photo-CD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2、某期刊发布某烟草公司的烟草广告,费用1万元,有关机关在没收其广告费用之外,可以并处( )的罚款。

A.5000元

B.30000元

C.60000元

D.150000元

13、按《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出版物进口经营许可证的有关行政部门是国务院( )。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出版行政部门

D.海关行政管理部门

14、按有关规定,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每( )登记1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5、某期刊首次发表1篇1400字的文章,期发量为10万册,基本稿酬标准为70元/千字,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是( )。

A.70元

B.105元

C.140元

D.210元

16、在我国当代,具有法律依据的“出版”定义是( )。

A.出版就是书面作品的选择、制作与发行

B.出版,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C.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

D.出版是将已有的作品变成出版物的过程

17、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的部位称为( )。

A.订口

B.天头

C.版心

D.切口

18、我国出版社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实行( )管理。

A.计划

B.经营

C.企业

D.政府

19、获得《音像制品复制许可证》的音像制品复制单位可以( )。

A.自行复制音像制品

B.批发、零售、出租音像制品

C.接受非音像出版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复制供上市销售的音像制品

D.接受获得《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的出版单位委托,复制音像制品

20、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

A.时尚性、前瞻性

B.经济性、知识性

C.清晰性、易读性、和谐性

D.艺术性、科学性、普遍性

21、国家规定,出版社拥有( )权。

A.全国图书的总发行

B.本版图书的总发行

C.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社所出图书的总发行

D.同类型或同专业图书的总发行

22、图书编辑工作的起点是( )。

A.策划选题

B.审读书稿

C.向作者组稿

D.信息采集

23、通过出版物来展示出版单位的形象时,首要环节是( )。

A.出版物宣传

B.印制质量

C.选题策划

D.装帧设计

24、某图书有10个印张,双色套印,共印10000册,印刷工价应按( )对开千印计付。

A.50

B.100

C.200

D.400

25、广义的“图书市场”,是指( )。

A.图书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B.各种读者对图书消费的需求总和

C.总发行与批发、零售的相互关系

D.图书出版单位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各种渠道的总和;

26、签订出版合同是图书编辑过程中( )。

A.可有可无的环节

B.可以由作者决定是否需要的环节

C.不能缺少的环节

D.可以在出书后补办的工作

27、按照国家规定,出版单位必须在委托印刷的书刊上刊载的项目之一是( )。

A.正文和封面等用纸的定量

B.所用油墨的品名及其执行的国家标准编号

C.承印企业的印刷经营许可证编号和委托印刷合同的编号

D.书刊印刷企业的真实名称和地址

28、出版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使用( )。

A.中国标准版号

B.中国标准电子刊号

C.国际标准电子书号

D.中国标准书号

29、计算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时,图书总字数是指该书( )

A.版面字数

B.原稿字数

C.含插图、表格的正文字

D.除插图、表格外的正文字

30、根据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 )。

A.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B.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C.三讲活动

D.重走长征路,发扬革命传统活动

【参考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7: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

出版物从设计到生产完成并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全部活动中,编辑劳动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序递进的环节。由这些环节所构成的编辑活动发展进程,叫做编辑过程。各类出版物的编辑过程具有共同性的必备环节。但是,由于纸质出版物与非纸质出版物的物质生产工艺不同,所以,各类出版物编辑过程中某些与物质生产工艺特点有关的环节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或前后顺序会有所不同。这里以书刊编辑工作为主线,讲述编辑过程的主要环节。

1.信息采集

这个环节是编辑过程的起点,又是整个编辑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要克服编辑工作中的盲目性,发挥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必须充分重视信息采集工作。信息与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它的价值就越大,编辑就越需要收集和利用。

2.选题策划

这个环节是编辑工作从酝酿到正式启动的标志,也是编辑过程中发挥编辑创造性,保证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佳的环节。选题策划要依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努力抓住各种能生长形成选题的新点子。它首先要将信息采集阶段获得的、经过筛选优化的一般社会文化信息,构筑成具体的选题设想,然后要分析判断选题设想转化成出版物后能否为读者所接受,能否取得双佳效益,从而对选题是否列入计划作出决定。在编辑工作实践过程中,要对选题不断进行完善,使它进一步提高,更具备可操作性,更适应市场需求。

3.组稿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落实选题,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物色合适的作者,然后进行约稿或征稿;二是为使稿件能够达到或超过选题设想的水平而与作者联系并开展一系列活动。

4.审稿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对稿件进行评价和选择,即有目的地按照出版物的质量标准,对稿件的政治内容、学术(艺术)质量、文字水平等作出整体性的基本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确有出版价值的稿件予以出版,淘汰不具备出版价值的稿件,对有出版价值但尚存在不足的稿件,则肯定其中的合适部分,同时对不足部分提出意见退请作者修改。

审稿是保证精神产品质量以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环节,也是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因而,世界各国严肃的出版物编辑部,一般都建立一定的审稿制度,规定审稿要求和取稿标准,以保证对稿件的正确选择。我国出版界实行由初审、复审和终审构成的三级审稿制度。

5.签订出版合同

这个环节的工作,主要是依据法律规定与作者协商后以书面文件形式确认作者与出版单位的合作条件,以共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一般在稿件经审稿后决定接受出版时,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并起草出版合同,并由出版单位法定代表人审核后正式签署。

6.加工整理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对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从整体到细部进行检验和校正,力求精益求精,全面优化,进一步提高稿件的内容、文字质量。如果说审稿的着眼点在于认识原稿,衡量、评价原稿,以决定取舍或提出修改意见,那么加工整理的着眼点则在于从各方面完善原稿,力求为原稿锦上添花。

7.整体设计

这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已经定稿的稿件特点,从工艺、技术和艺术等方面对未来出版物的物质形态进行整体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它是出版物质生产的依据,是使出版物成为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和谐统一的艺术品的基础。书刊的整体设计包括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

8.发稿

将加工整理后的稿件发往有关部门安排复制,是这个环节的主要内容。编辑一般把稿件发到出版科(制作部门),由技术编辑人员作必要的技术加工、处理后,再发往印刷复制单位。稿件在发出之前都要经过检查整理,达到“齐、清、定”:“齐”,指稿件完整齐全,不仅正文完整,辅文也要完整无缺;“清”,指稿面清楚,不仅图文形体清楚,而且勾画标记、编排顺序也泾渭分明;“定”,指稿件内容已经确定,一般不再改动。

9.校样处理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在开始批量复制之前对未来出版物的制作加工质量进行审核。书刊稿件经排版后打印出的少量样张,称为校样,除供校对之外,还供编辑、作者通读。编辑人员通读校样,要检查和解决原稿排版后出现的新问题,弥补加工整理或发稿时的疏漏,还要处理作者的改动和校对人员提出的疑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的出版单位也要进行类似的样带、样盘等的审校。

10.样品检查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对出版物试产品进行质量检查。这是出版单位对其出版物的最后一次质量把关。印刷厂在完成复制以后,先装订若干本供出版单位检查的书(刊),称为“样书(样刊)”。责任编辑和主管领导检查样书(样刊)后,如认为合格,就可通知工厂开始成批装订;如发现问题,须请工厂暂缓装订并进行必要的处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在开始大批量生产前也有类似的试产品检查。

11.出版物宣传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在出版物进入流通领域前后设法扩大其发行量。就图书而言,宣传形式主要有召开新书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介绍新书、印发宣传品、举办书评活动、召开读者座谈会、举行专题报告会、设计和发布图书广告、编印各类图书目录等。其中有的主要由编辑实施,有的由编辑配合出版单位的宣传、发行部门进行。其他出版物的宣传与图书的宣传基本类似,但各有自己的特点。

12.反馈信息的收集

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在出版物发行以后广泛收集市场和读者的反馈信息。它对改进今后的编辑工作和开发新的出版物品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收集反馈信息的方式有口头调查、问卷调查、摘录读者来信或出版物评论等。

第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9:三审制的基本要求;

审稿制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时的审稿制度。根据1994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加强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规定,凡是选题需要进行专项报批的,其稿件也必须按规定送交国家有关部门审读,出版单位必须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另一种就是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通常简称“三审制”的审稿制度。

“三审制”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有时又称“三审责任制度”,指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这是我国出版单位长期来一直实行的审稿制度。有关出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历来对此有明确的规定。1997年6月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再一次规定:“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并规定,“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第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47: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图书重印的首要条件,是图书的高质量所引发的不间断的读者需求。图书质量高,一般都会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从而产生需求缺口。这就需要通过重印来加以弥补。读者的需求量越大、越持久,重印的次数就越多。

图书再版首先也是要有读者的需求,读者不要的图书当然不需要再版。其次,有的图书出版后发现其总体虽好,但有相当部分需要增删或修改,而这种修改又不能靠重印解决,就只能作再版处理。最后,任何质量再好的图书,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也都会显现出时代的局限和不足,这时修订再版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再版不同于重印的地方还在于它需要作者的配合。一般来说,图书再版往往需要作者调整总体构思和具体表述,创造性的劳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者是否愿意作重大的修改或者再次进行与原书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创作,便成了再版的又一个必要条件。此外,大型图书的修订再版,还涉及人力、资金等物质方面的条件,需要出版单位在决定再版前作好周密的计划、妥善的安排。

第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开本与纸张开切法;

开本是用全张印刷纸开切的若干等份,表示图书幅面的大小。不同的开本以“开数”来区分。所谓“开数”,是指一全张纸开切成的纸页数量。譬如,一全张纸开切成16张纸页,就是16开;若开切成32张,就是32开。一张全张纸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切成不同数量的纸页,于是便相应地有各种开数的开本。可见,开本的种类与纸张开切方法密切相关。

较常见的纸张开切方法,有几何级开切法、直线开切法和纵横混合开切法三种。

1.几何级开切法。这是将全张纸按反复等分原则开切,可开出对开、4开、8开、16开、32开、64开、128开、256开等开本。因其开出的开数呈几何级数,故称为“几何级开切法”(见下图)。这一开切法的优点是开出的开数规整,纸张的利用率为100%,且便于用机器折页,因而最经济合算并能缩短出书周期;其缺点是开数的跳跃大,可选择性相对较差。

2.直线开切法。这是将全张纸横向和纵向均按直线开切,可开出20开、24开、36开、40开等(见下图)。这一开切法的优点是开数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多,纸张的利用率为100%;缺点是某些开切数有单页,给印刷装订带来不便。

3.纵横混合开切法。这是将全张纸的大部分按直线开切法开切,另一小部分按单页开切(见下图)。这种开切法的优点是可开出上述两种开切法难以直接开出的所有开数,能适应一切特殊开本的需要;缺点是纸张有不同程度的浪费,印刷装订有所不便。

相比之下,直线开切法和纵横混合开切法都不太经济合算,且会导致出书周期较长。

第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0:文字的版式设计;

1.正文文字版式设计

正文文字的版式设计包括对主体文字标题、引文排式设计。注文虽然属于辅文,但它们的排式常随同正文一起设计,故这里便与正文一起讲。这些文字在表现形式上大多具有“线”的特征,但作为主体文字一部分(甚至主要部分)的表格,虽然也以文字为主,却在表现形式上与其他文字有所不同,并且还具有与图片类似的“块”的特征,因而下面的介绍中将它与一般的主体文字分开。

(1)主体文字排式设计。主体文字有横排和直排两种基本排式类型。横排大量用于各类图书,直排多见于古籍类图书。横排又有单栏、双栏、多栏(三栏及以上)等排式

所谓“单栏”,也称“统栏”,即版心不作纵向分隔,每行文字均从版心的左边一直排到版心的右边。这种排式因行长相对较长,所以用字字级一般不能小于15级。如果用的字级过小,每行所排字数过多,就会造成阅读时因目力疲劳度增大而产生跳行等现象。

所谓“双栏”,是将版心纵向分隔成两栏。与单栏排式相比,其行长缩短约一半。这种排式设计,显然是从视觉效果考虑的。因行长缩短,用字字级则可相对变小。这样,既适应了目力对字级和行长的要求,同时也使版心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图文容纳量。工具书、图书辅文中的索引等,多用这种排式

多栏排式,是在图书开本相对较大而用字级数相对又较小的条件下所使用的排式。这种排式,多用于大型开本的工具书、资料书和这类图书的缩印本。

主体文字应该选用清晰、整齐的字体,使人易读。一般多采用来体(包括它的一些变体,如细家体、报宋体、秀丽体等)或楷体。宋体端庄,刚柔相济,浓淡适中,阅读最省目力,是大多数图书正文主体文字采用的基本字体。楷体柔和悦目,适用于儿童读物和小学教科书。

(2)标题排式设计标题排式设计除选择字级、字体外,还包括对标题的位置、字空、占行、转行等的设计

标题的字级、字体,必须依据图书类别、开本、标题等级,遵循字级大小有序、字体轻重相间的原则来选择。标题字级大小与主体文字字级大小的比率叫做跳跃率。跳跃率高的,版面容易生动活泼;跳跃率低的,版面显得庄重规整。

标题的位置有居左、居右和居中三种样式。标题位置的设计,必须依据图书开本大小、标题文字多少及版面整体布局等实际状况择善而行。

对于字数较少的标题,为了不显得紧逼局促、虚实失衡,除每一个字本身所具有的字肩空距外,必须再适当增加间空(详见本书第五章“书刊校对”的第四节)。

标题在版心中占一定的行数,既为字级大于主体文字标题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同时又产生了标题在一定空间中鲜明、突出、醒目的效果。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与标题等级相关。一级标题,最多可占一面行数的1/3左右;二级标题,可占2?行;三级标题,可占1?行;四级以下标题,占1行或不占行。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一经设定,全书必须一致。只有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可省减1行,以免造成两级标题之间的空间过于稀疏。

标题文字行长如超过主体文字行长的4/5,要实施标题转行的技术处理。标题转行,可有转行顶格(顶头)、转行齐肩和转行居中三种形式。无论何种转行方式,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损文意的原则,即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虚词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

(3)引文排式设计图书中的引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短句,对这种引文,一般选用与主体文字相同的排式。另一种是大段文字,对这种引文,为了与主体文字有所区别,排式另有特殊格式:选择的字体与主体文字不同(多用仿宋体或楷体);一般另段起排,给引文以区别于主体文字的整段地位,同时还可将每行行头缩进两格或将行头、行尾均缩进两格,以使引文更为清晰。一些篇幅相对较大的短句引文(如诗歌)处理为另段排式时,为使引文位置不致过于偏左,每一行头都可缩进四格或更多。

(4)表格排式设计。不少图书中带有表格,因为某些内容(如按类别记述的事例、依项目列举的数据等)如按一般方法表述,不仅叙述冗繁、眉目不清,而且难以相互比照;如将它们排列成表格,则条缕分明、眉目清晰、关系一目了然。

表格的形式一般是左右方向分为若干列,上下方向分为若干行,数据、文字、符号等内容填入一定的列与行交叉形成的项目栏。表格的构成要素有表题、栏头、表项及表框。表题即表格的名称,一般用顺序编号加文字表述的形式,也可只用顺序编号表示。栏头是表示表格中各项目类别的名称,居于表格的首列或首行;表示主要项目类别的栏头构成表头,一般居于表格首行。表项是表格中横向或纵向自成系列的一组项目栏,所有表项构成表身。表框是决定整个表格尺寸大小的外部框架,有的用表框线标出,有的不加线而以表格内容所占的总面积来体现。有些表格还附有对表格内容作注释的表注,一般用小于表格正文的字列于表下或表旁,其行宽不得超过表格宽度。

图书中的表格,按表述内容可分成数据式表格文字表格;按形态样式可分成有线表、无线表和挂线表。所谓“有线表”,是表格外框有表框线、表项之间有栏线的表格;表框线通常采用较粗的线条(习称“反线”),栏线用以分隔项目栏,通常采用较细的线条(习称“正线”)所谓“无线表”,是无表框线和栏线的表格。所谓“挂线表”是虽无表框线和栏线、但有指示项目相互关系的线条(因其所指示的项目相互挂连,故称“挂线”)的表格

表格排式有直式、横式与和合式三种。所谓“直式”,是表中文字与天头、地脚平行的排式。所谓“横式”,是表中文字与天头、地脚垂直的排式(阅读时须将图书旋转90度)。所谓“和合式”,是在双、单码两个面上排列的排式;因双、单码两个面在图书翻开时呈两个面和合而成的一面,故称“和合面”,在和合面上排列的表格称“和合表”。在图书的纵向尺寸大于横向尺寸的情况下,直式排式适用于横向表项相对较少、纵向表项相对较多(即列少行多)的表格;横式排式适用于横向表项相对较多、纵向表项相对较少(即列多行少)的表格。如果图书的纵向尺寸小于横向尺寸,则作与上述相反的处理。和合式适用于横向表项特别多、无论采用直式还是横式都难以安排在一个页面上的表格。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表项较多的表格,如果能够利用排“续表”方法安排在两个或更多页面中的,就尽量少用和合表形式,因为和合表的排版比较费事,稍有不慎,两个页面上的相关项目就显得不齐整。

横式表与和合表在版面上的排列,必须头左脚右,即:横式表的起排位置,在单码面上应靠订口,在双码面上靠翻口;和合表的起排位置,应靠双码面的翻口。

表格用字的字级应略小于主体文字,一般表题、表头用黑体,其他内容的字体与主体文字相同。

有些表格虽然不排在主体文字内,但在版式设计方面与主体文字内的表格基本相同。

(5)注文排式设计。注文是图书中的注释性文字,按其所处位置,有处于主体文字之中的夹注、处于段与段之间的段后注、处于每一版面地脚处的脚注(也称“页下注”)、处于每章章末的章后注、处于每篇文章结尾的篇后注、处于全书最后的书后注等。

夹注多用比主体文字略小的字级或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并用括号括起来。

段后注多用于需注之处较多的图书,如古籍类图书。其排式,除另段排列、用比主体文字小的字级或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外,还需在注文与主体文字对应处各用一定样式的注码表明对应关系。注码形式,有数字外加一圆圈的阳码、圆圈内数字为阴文的阴码、用数字和六角括号(或方括号)组合而成的拼合码等。

脚注的排式与段后注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因其处在页下,所以其与主体文字末行之间需加设一根一定长度的注码线。

章后注和篇后注多见于分篇、章的图书。其特点是注文相对集中,字数相当多的注文也不会出现因位置不够而注不随文的现象。因注文集中,数量往往较多,故注码多采用拼合码的样式。

书后注的特点是全书注文集中在一起列出,统一编序码。它的排式与章后注大体相同。

2.目录排式设计

目录的排式设计应区别于正文。

目录中的标题应按实际需要而定,以不超过三级为宜,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四级甚至五级。大多以与正文相同的字级为最小一级标题字级,其上各级标题的字级,适当相应递增。如:目录中三级标题的字级为15级,则二级标题可为18级,一级标题可为20?2级。标题的学体,必须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标题可用来体或楷体,三级标题可用楷体或仿宋体。相邻级别的标题,也可采用字级相同而字体轻重不等的印刷字,如二级标题用18级黑体字,三级标题则可用18级宋体字。

目录中标题及页码的位置可作适当变动。通常以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连续三连点的为多。标题较长的,则标题与页码之间不用连续三连点,而用“/”间隔。每一标题后均有作者名的,可将页码移在标题前。标题过长而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应作缩进一字处理。字数较少的二级或三级标题,可作接排处理,中间用“/”间隔。

3.序言和后记等的排式设计

序言和后记等的排式设计也应区别于正文。

它们的字级、字体,可以与正文相同,也可以与正文不同,但不宜小于正文。它们的版心规格可作适当变化: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增宽两侧的白边,或增宽内侧(订口一侧)白边的宽度,使序言和后记等的版心明显区别于正文,产生别具一格的效果。不过,这种设计宜在序言和后记等较短、甚至不足一面的情况下采用,而且版心宽度也不宜过小,以免过于局促。

4.附录排式设计

这里所说的附录是广义上的,它们在排式设计上同样也应区别于正文。

附录的字级一般应小于正文,但若附录中的文字性质与正文相同,字级可同正文。某些附录,如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件索引、专业名词索引等,因文字相对都比较少,可采用双栏排式,不仅检索方便,而且版面清晰、节省空间。

5.书眉排式设计

书眉是在版面天头处排列的文字,因为它好像版面的“眉毛”,故名。一般在双码面排上一级标题,单码面排下一级标题;辞书的书眉则为方便读者检索而列出本页面上的关键检索点,一般是列出全部字头或者起讫字头(单词)。书眉不仅可以方便阅读者,也有装饰版面的作用。书眉的字级,必须小于正文字级;字体可酌选。书眉与版心第一行文字之间的分隔线,称“书眉线”,其长度大多与版心宽度相等,也有短于版心宽度的。书眉文字的位置,通常有居中和偏外侧两种;文字过多的,可作适当删节(但必须一致)。在横排样式中,也可将书眉文字设计成直排在翻口处,这实际上是移用直排样式的中缝排法。其长处是文字因处翻口位置,醒目程度胜于在书眉处;其短处是文字容易因版心规格偏差而过于靠边,甚至被切掉。

6.页码排式设计

页码是标明版面顺序的序号。其位置大多设在地脚的外侧;开本较大的,也可设在地脚的居中位置;也有设在天头外侧的。页码字体常用白体、黑体、罗马体等。页码两边可加装饰点或装饰线,也可不加装饰。还有将页码位置移在翻口中间,再作些装饰的,如加或方、或圆、或椭圆的线框,加网线底纹框,设为“实地”(即黑底白字)等。

第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9:对校法;

陈垣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现代校对依据原稿对照校样进行校对的方法与此相似,故也称对校法。对校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有点校、平等点校、折校、读校四种。

1.点校。这是将原稿放在校样上方或左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进行校对。点校一般适用于改动较大或者文字排列方向与校样横竖不一的原稿。它的优点是可以自由支配速度,遇到难校难认的文字或者原稿较乱的地方就可慢一些,以利于读通原稿上的句子,正确理解文义,纠正错误,有助于提高校对质量。它的缺点是校对人员工作时头部要左右摆动,两手也受到约束,容易疲劳;而且由于原稿与校样有较大距离,头部转动的间隔时间若稍长,不容易把原稿上的文字、符号完全记住,很可能漏校或误校虚词、同音字、形似字和标点符号等。

2.平行点校。这是将原稿折叠后(一张原稿通常可折四五折,每折四五行)覆在校样需校对的文字或图表上进行点校。它常在校样和原稿文字排列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使用,以缩短原稿和校样的距离、保持平行为特点,不仅可降低校对人员头部转动的频率,而且使校对人员容易看清所校原稿中的修改情况,特别是当原稿修改勾画较多时,仍能看清原稿上的着重号或专名号等,从而保证校对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3.折校。这是把校样放在桌子上,再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也可将原稿放在桌上而把校样夹于手指间),并把原稿上的字句对准校样相应位置的字句逐字逐句进行校对。折校适用于没有改动或改动较少的原稿。折校的优点是:由于原稿和样样的距离大大缩短,校对员的视力可集中在一个注视点上,头部不需要左右摆动,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由于原稿和校样上的文字是对比着一个个地看过去,漏句、漏行的事故就不易发生;在默念的过程中,脑、眼、手三者形成密切的配合,有效地获得“一目两行”的妙用;由于动作的一致和合理,自然而然集中了注意力,节省了来回看原稿与校样的时间,加快了速度;由于可以减少视力疲劳和降低体力消耗,有助于校对人员在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保证校对质量。折校的缺点是:因为是一日两行地校对,形似字的错误特别容易被忽略;因为完全是机械地核对文字,容易忽略对内容的理解,不利于校是非;遇到改动大的原稿,往往因修改标记线条很多而不能完全循序进行;有时着重号、专名号容易被折缝或手指掩盖,导致漏校。

4.读校。这是两人以上合作的校对方式。一人朗读原稿,另一人(或两人)对照校样并改正校样上的错误。为了争取时间,在原稿抄写清楚、内容比较浅近、格式不复杂的情况下,宜采用读校。它的优点是:校对人员可以在视觉上只接受来自一种客体(原稿或校样)的文字,不会将先接受的来自甲客体的视觉形象误转移到乙客体上,从而不致将校样和原稿上的文字互相混淆,校对效果比较好;两人轮流读、看,可以互相提供意见,对提高质量有一定好处。其缺点是:由于汉字中同音字、近音字、多音字、近形字很多,如果读的一方发音不准或误看误读,就会造成错误;在遇到校样有错时,因校的一方要改正,读的一方不得不停下,从而影响效率。另外,读校要求有安静的工作环境,否则,互相干扰易导致误听而漏校。

第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8:期刊刊号的使用;

1,所有经过批准登记的期刊,不论其发行范围如何,均可分配CN号;公开发行的期刊则还有ISSN。

2.刊号的两部分可合在一起印刷,置于期刊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两个部分分两行印刷,其间以一横线隔开。

如:

3.刊号的两部分也可分开印刷:

(1)ISSN独立印刷时,应印于期刊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可与条码一起印刷。

(2)CN号独立印刷时,应印于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

4.刊号的分配原则是一刊一号。期刊无论是更改刊名或出版地,还是更改载体形式,都须重新申请刊号。

5.不得用分配给期刊的刊号出版图书或其他出版物。

第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1:关于期刊的标准化标志;

1.期刊须在底封或目录页上刊载版本记录,内容包括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印刷单位、发行单位、出版日期、主编(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刊号。经营广告业务的,还须刊载《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底封下方必须印有刊号。

2.期刊须在面封的醒目位置刊载期刊名称和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不得以要目替代刊名,也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3.公开发行的期刊须在面封或底封上印ISSN的条码。

第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20:准备素材;

为制作电子出版物准备素材的工作,包括素材的收集、审查和加工三个方面。

1.素材的收集是根据选题设计的需要,备齐各种必要的文字作品、图片、照片、录像资料、录音资料、动画资料等。素材收集不足会影响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和出版计划。这项工作与图书编辑过程中的稿件组织类似,所以对于图书组稿的基本要求也适用于电子出版物的素材收集工作。但是,电子出版物的素材收集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电子出版物信息容量大,可以包含大量的文字,甚至是多语种的文字文字输入、校对的工作量很大,需及时作好安排。以纸质出版物为基础改编的电子出版物,可利用原有的计算机排版文档,以减少文字录入的工作量,但是要根据电子出版物的要求重新排列和组合文字,并要注意缺字补字的问题(详见下文)。

收集图片、照片、动画片段、录像和录音素材时,应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资料。重要的资料如有短缺,必须专门拍摄制作。解说词必须专门编写和配音。

凡是享有著作权保护的素材,都须获得著作权人的正式许可方可使用。一部电子出版物的素材资料要有专人妥善保存,否则由于使用的人员众多和使用方式复杂,容易遗失或变得混乱。

2.素材的审查主要是根据三审制的要求,对已经准备好的各种素材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仔细审核,以保证电子出版物的质量。这项工作与图书编辑过程中的审稿相同,所以,对于图书审稿的基本要求也适用于电子出版物的素材审查。审查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素材,或者须及时更换其他同类素材,或者退请作者修改,或者由编辑修改后征得作者的认可。

3.素材的加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资料和视频资料等的加工。进行加工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与图书编辑过程中的稿件加工整理相同,但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1)文字的加工。输入并校对后的文字资料(包括可以利用的原计算机排版的文档),往往要根据电子出版物的要求重新排列、分段和组合,并根据需要以相应的格式用不同的文件名存储。

要注意汉字补字的问题。工具书类电子出版物中,冷僻字和特殊符号多,因有检索的需要,一般的图片补字方法是行不通的。通常要提供专门的挂接字库或者扩充字库。譬如,可以采用扩充Windows系统字库的方法,将增补的字加入到扩充字库中。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安装程序会修改用户计算机的注册信息,将扩充字库嵌入Windows系统,让冷僻字和特殊符号生效。但是,这种方式有可能会将用户计算机中的自造字改换掉,故要在产品使用手册中作比较醒目的说明,提请用户注意。

(2)图片的加工。电子出版物的图片来源于照片、印刷图片、计算机制作的图形和已有的素材类电子出版物。照片和印刷图片需要扫描,一般取59线/厘米(150线/英寸)的分辨率,比例根据需要而定,以彩色RGB模式扫描。图片用PhotoShop、CoredlDraw等图像处理软件编辑,将尺寸改变为实际使用的大小以后,压缩成JPG格式或GIF格式(16位色彩,中、高等精度)保存。这样的图片文件占用空间小,读取速度快。尺寸很小的图标一般就使用BMP格式,显示较清晰。

(3)音频资料的加工。声音是多媒体中的一种媒体,电子出版物中常用的声音材料包括解说旁白、背景音乐、提示声响等。音频资料一般由以录音机获得的模拟数据经数字化转换和编辑而成。常用的音频编辑工具为MS Media Encoder等。数字化音效的质量,与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和通道数三个因素有关。立体声(二声道)的数据量是单声道的两倍。

音频文件的格式主要有WAV、MIDI和WMA等。同一格式中音效的质量越好,数据量就越大。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一张光盘的容量有限,如果音频文件占用的空间小,其他媒体的内容才能容纳得更多。因此,若对音质没有特别要求,一般采用8位11千赫采样频率就可以了(音频采样与数据量大小的关系见下表)。随着音频压缩技术的发展,新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都支持音质较好而压缩比很大的MP3格式。

(4)视频资料的加工。视频资料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相当于电视信号的录像带,提供模拟信号;另一种是数字式视频文件,来自互联网或者数字式视频记录设备。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需要配置视频捕捉卡。视频编辑工具主要是Premier和MS Media Encoder。视频信号经数字化转换后,数据量很大,需要经过适当的压缩处理才能达到电子出版物的要求。Premier编辑工具也可以用于配音。

视频文件的格式主要有AVI、MPEG、MOV和WMV等。视频文件的大小与基色数(黑白/彩色)、色梯级数和窗口大小相关。

二维动画制作一般使用Macromedia公司的Flash软件,文件存储为SWF格式和GIF格式。SWF格式文件中声音的录制使用WAV格式,用MP3格式压缩。三维动画制作则常用3D Max软件,动画文件有AVI和MAX等多种格式可选。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4:审核发稿;

电子出版物完成制作之后,须按三审制的要求对其整体状况再次进行审核。责任编辑在进行质量检测时,实际上已经同时做了初审工作,因此,对于质量检测合格的电子出版物制作结果,就可写出审稿意见报请复审和终审。复审者和终审者经过审核后,如认为还有必要修改,责任编辑要及时安排修改。经过修改后的有关材料,还须再次报请复审和终审。在终审批准后,责任编辑方可安排发稿。

与纸质出版物的发稿形式不同,电子出版物完成制作后,需要将完整的资料(包括内容文件包、安装程序和授权文件)存入CD-R。刻盘要选用优质的CD-R,刻2~3张,用于发稿和备份。刻录好的CD-R表面用柔软的标记笔写上名称和日期后,便可作为该电子出版物的原版发往复制单位。

发稿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技术编辑的计算机里会同时存在多个版本的半成品,它们常常会造成混淆。用于发稿的必须是经过检测和修正的最新版本。

因为CD-ROM的复制与其表面印刷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发稿时通常都带有光盘表面印刷用的分色胶片。

第1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

第二百二十二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1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或者在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可以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1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8:《出版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设立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向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取得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出版物进口经营许可证后,持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第1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7:《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资格证书每3年登记1次。持证者应按国家规定到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第1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6:《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第四条;

第四条 支付报酬可以选择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版税,或一次性付酬的方式。

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即印数稿酬)。作品重印时只付印数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

版税,指出版者以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的方式向作者付酬。

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质量、篇幅、经济价值等情况计算出报酬,并一次向作者付清。

通过行政手段大量印刷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法律法规汇编、学习或考试指定用书等作品不适宜和版税付酬方式。

报刊刊载作品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

第1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出版”的定义;

出版,是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这个定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探讨、商榷才共同确认的。它符合出版工作的实际,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

我国很早就有出版活动,但是在我国古代,人们没有使用“出版”这个词,而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等。这些用语的含义,一般只反映了印刷,有时候也兼及发行,但有关编辑的内容,往往不在其中。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清朝末年的思想家黄遵宪。1879年,他在同日本学者的笔谈中使用了“出版”这个词。在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日本国志》上,他又写道:“明治五年(1872年),仿西法设出版条例,著书者给以版权,许之专卖,于是士夫多以著书谋利益者。”[王益.“出版”再探源.出版发行研究,1999(6)]

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大清印刷物专律》,指出:“所谓记载物件者,或定期出版或不定期出版,即新闻丛录等,依本律名目谓之记载物体。”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这一专业用语,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的《出版法》,则比较明确地指出:“本法称出版品者,谓用机械或化学之方法所印刷,而供出售或散布之文书图画。”但是,其中却没有对“出版”下明确的定义。给“出版”作出明确定义的工作,如上所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完成的。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就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它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本义是“公于众”)。现代西方的一些权威性工具书对“出版”也下过定义,如《牛津英语大词典》(1989年版)的定义为“发行或向公众提供用抄写、印刷或其他方法复制的书籍、地图、版画、照片、歌篇或其他作品”。许多工具书都把“对书面作品的选择、制作与发行”作为“出版”概念的基本内涵。

我国和西方国家关于出版的定义,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差别仅仅是西方着重于“公于众”,我国则强调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西方的出版定义有讲明编辑的,也有把编辑包含在选择或制作中的,我国的“出版”定义中则明确包括“编辑”。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说法有时与科学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图书出版社里都有一个承担复制前的一些技术编辑工作并负责联系复制单位和监督复制质量的业务部门,人们一般习惯地称之为“出版科”(或“出版部”、“出版组”等)。用出版概念的定义来衡量,这种习称显然不够准确,但既然已经相沿成俗,也就不妨保留(本书中在一定场合也保留使用“出版科”这个习称)。

第1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7:版式设计的要素;

版式设计的要素,是指进行版式设计时必须考虑、安排的一些因素,一般包括版心、周空、印刷字规格、版面字数、排式和图表位置等。

1.版心

版心是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一般不包括书眉、中缝和页码)的部位,由文字、图表和间空(包括字空、行空和段空)构成。其面积的大小和在版面上的位置,对于版式的美观、读者的阅读和纸张的合理利用都有影响。版心的宽度和高度,对版面字数有制约。

2.周空

周空是指版心四周留的一般约2厘米宽的空白,包括:

(1)天头。又称“上白边”,是处于版心上方的白边。

(2)地脚。又称“下白边”,是处于版心下方的白边。

(3)订口。又称“内白边”,是位于版心内侧的白边。因书页在这一侧订合,故名。

(4)翻口。又称“外白边”,是位于版心外侧的白边。因书页在这一侧翻动,故名。

周空的设置,既可让读者阅读时眼睛不受四周不利环境的干扰,又给喜欢在阅读时动动笔的读者留有下笔余地。对周空的设计,是现代图书版式设计中逐渐为人注目的设计手段之一,版心上下左右空白的尺寸或大或小,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3.印刷字规格

图书版面上排列的文字,称为“印刷字”。各种印刷字的大小与形体各有不同的规格,分别用“宇级”和“字体”表示。

(1)字级。这是指印刷字的大小级别。在用铅字排版的年代,字级采用号数制,即用初号、一号、二号……七号等号数来表示铅字的大小,故字级往往又称“字号”。后又引入世界各国通用的点数制,我国于1958年规定“点”的单位长度为0.35毫米。照相排字兴起后,出现了级数制,“级”的单位长度为0.25毫米。从6级(1.50毫米)至100级(25.00毫米)分成30个级别: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24、26、28、30、32、34、36、40、44、50、60、70、80、90、100。如一个15级的照相字,其宽、高均为3.75毫米。计算机照排技术则使字的大小获得了“无定级”(即任意大小)的广阔空间。

由于级数制采用的规格尺寸与号数制、点数制不同,所以照相字与铅字在尺寸大小上并不存在精确的对应关系,仅仅互相近似(见下表,其中的“毫米值”表示字的宽度和高度)。

字级大小不同,在版面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字级大的,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字级小的,则造成视觉上的连续吸引感,构成的版面整体性强。

(2)字体。这是指印刷字的形体种类。现在图书用字的字体可分为基本字体、基本字体的变体和艺术体三类。

①基本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四种,它们不但是印刷书刊最常用的字体,而且也是其他字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宋体也称“老宋体”,虽形成于我国明代,但萌芽于宋代,故称为“宋体;它笔画横细竖粗,工稳庄重,多用于一般图书正文。黑体也称“方体”、“方头宇”,笔画粗细一致,凝重醒目,多用于标题和着重文字等。楷体也称“活体”,笔画与我国书法中的正楷相似,多用于低幼读物和教科书等。仿宋体出现于20世纪初,是仿写北宋欧体刻本而创制,故称“仿宋体”;它笔画较细,起落笔均稍加装饰,隽秀清丽,多用于诗集、短文和随笔、休闲读物等。

②基本字体的变体是基本字体经过变化而成的字体,如宋三体、秀丽体、报宋体、等线体、回头体等。计算机照排的发展,为基本字体的变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如扁体、长体、斜体、旋转体等,都是由计算机照排技术形成的。

③艺术体是将书法艺术和美术字写作技巧糅入印刷字而形成的字体,如隶书体、魏碑体、综艺体、琥珀体等。

不同性质的图书,所用的字级、字体有所不同;一本书中不同性质的文字(如正文主体文字标题、辅文、书眉等),所用的字级、字体也有所不同。图书版式设计中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遵循“以变化求生动,以和谐出美感”的原则,选用合适的字级、字体。

4.版面字数

一定规格的版心内可容纳的字数,通常称为“版面字数”。计算版面字数时,须先根据版心的高与宽以及所选定的字级,确定每行应排字数和每面应排行数;然后再将每行字数乘上每面行数。所谓“可容纳的字数”,并不等于版心中实际容纳的字数。在每一个版心中,由于文字排式标题占行、图表占位、段末空白等种种因素影响,实际字数总是少于版面字数。

5.排式

这是指各种文字或图在版面上的排列样式。一般文字的排式有横排和直排两种主要类型。横排是每行文字自左向右排列、每面各行从上到下排列;直排是每行文字从上到下排列、每面各行自右向左排列。每类中又有选用不同的字体、字级、间空等而形成的各种形式变化多端的具体排式表格和图的排式一般有直式、横式与和合式三种类型。排式设计,既要考虑版面美观,又须与文字或图的内容相适应。设计的具体要求,详见下文。

6.图表位置

这是指图片、表格等在版面上所处的地位。图表的特点是每一幅都构成版面上相对独立的“块”,既比较突出,又不便分割,与文字形成的“块”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进行版式设计时尤其要对图表在版面上的位置作出周详安排,使版面既显得活泼大方,又方便阅读。

第18题

试题答案:C

第19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9:国家对复制音像制品的规定;

委托复制音像制品,须使用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省级新闻出版局配发的复制委托书。委托单位开具委托书后,须直接送交复制单位。

音像复制单位接受出版单位委托复制音像制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委托单位订立复制委托合同;验证委托单位的《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已盖章的音像制品复制委托书以及著作权人的授权书。接受委托复制属于非卖品的音像制品,应当验证经省级新闻出版局核发并由委托单位盖章的音像制品复制委托书。音像复制单位接受委托复制境外音像制品,应当事先将该音像制品的样品报经省级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并持著作权人的授权书依法到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复制的音像制品应当全部运输出境。

音像复制单位应当自完成音像制品复制之日起两年内,保存委托合同和所复制的音像制品的样本以及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副本,以备查验。音像复制单位不得接受非音像出版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复制经营性的音像制品;不得自行复制音像制品;不得批发、零售、出租音像制品。音像制品复制单位复制光盘,必须使用蚀刻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激光数码储存片来源识别码(SID码,详见本书第十章第三节)的注塑模具。

第2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4: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版式就是稿件在书刊版面上的编排格式。版式设计是对稿件编排格式的确定和处理,是整体设计的组成部分。它要以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可提供的工艺技术手段等为根据,使图书的版式与图书的外部装帧和谐一致,使版面安排合理,脉络分明,既方便阅读,又能给人以美感。

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版面的阅读功能。清晰性、易读性、和谐性是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1.清晰性

版式设计是许多因素的复杂结合。版面上设计元素的运用、结构框架的设定、个人风格的发挥等一切手段,都是为了鲜明地突出内容、烘托主体,使主体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没有丝毫视觉污染与干扰。

2.易读性

作为主体的文字或图片,在版面上均有各自的位置,每一种版式设计处理都有不同的含意。但是,无论是前与后、主与次、分与合的安排,还是大与小、轻与重、黑与白的分布,所有的版式设计手法在原则上都是平等的。它们的运用都是为了版面的易读性,为了读者能有“选择”、有“区别”、有“秩序”地阅读。如类目的分割、篇章的安排、目录的编排、页码的安置、内容的提示等,均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更容易地查阅。

3.和谐性

这是指版面中的各种设计元素要彼此呼应、息脉相通、和谐一致。正确运用版式设计的艺术规律,使版面达到形式与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完美一致。生动、有序、和谐的版面,能给人一种阅读上的愉悦。

第2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6:国家关于图书总发行的规定;

出版单位拥有本版图书的总发行权,但不得总发行其他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

依法设立的企业具备一定条件并经审批取得图书总发行权后,可从事总发行业务。“具备一定条件”,是指须在主营业务、发行员职业资格等级、设备、场所、注册资本、计算机管理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报请审批的程序是:申请者向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申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后向获得批准者颁发《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申请者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由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改制形成的发行企业,按上述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获批准后,可以从事本版图书的总发行业务。

出版单位委托其他总发行单位总发行图书,应使用统一的《出版物发行委托书》,并在图书版权页上标明总发行单位的名称。出版单位不得向没有图书总发行权的单位转让或变相转让总发行权。

第22题

试题答案:D

第23题

试题答案:C

第24题

试题答案:D

第25题

试题答案:A

第26题

试题答案:C

第27题

试题答案:D

第28题

试题答案:D

第29题

试题答案:A

第30题

试题答案:B

相关推荐:

2017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模拟卷二

新疆2017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考场安排

2018年辽宁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