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卫生资格考试

2018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知识点: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英勇的美女

要参加考试的同学们,我爱学习网为你整理“2018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知识点: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8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知识点: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属络,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心与小肠生理病理联系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经脉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二)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联系

肺与大肠亦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气的肃降。 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影响肺的肃降,产生胸满,喘咳等症。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而肠燥,可见大便干结或便秘。

(三)脾与胃的生理病理联系

脾与胃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表现为:一是纳运相合,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两者纳运结合,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二是升降相因, 脾主升,胃主降,两者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三是燥湿相济 ,胃为腑属阳,脾为脏属阴,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故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四)肝与胆的生理病理联系

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反之,若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肝与胆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

(五)肾与膀胱生理病理联系

肾与膀胱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小便排泄方面。人体的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其浊者形成尿液,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又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

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合有度;如肾气不足,气化失司,则影响膀胱功能,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症。老年人常见的小便失禁、多尿等,多为肾气衰弱所致。

相关推荐:

卫生资格考试

卫生资格考试

卫生资格考试报名

卫生资格考试

中山2017年卫生术资格考试合格证书领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