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卫生资格考试

妇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明理的月饼

我爱学习网精心为你整理了2018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资料(9),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8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资料(9)

胎盘与胎膜异常

一、前置胎盘

正常妊娠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或者侧壁。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胎盘位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极为接近但未到达宫颈内口,称为低置胎盘

1.病因

l 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

l 胎盘异常

l 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2.分类

l 完全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l 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l 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到达宫颈内口,但并未超越宫颈内口。

3.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

4.超声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

5.对母儿影响:产时、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产褥感染,围产儿预后不良。

6.处理: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l 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l 一般处理: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及肛检,监护胎儿宫内情况,每日间断吸氧,纠正孕妇贫血。

l 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地西泮等镇静剂。

l 紧急转运:凶险性前置胎盘要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

l 终止妊娠

二、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剥离,称为胎盘剥离

1.病因

l 孕妇血管病变

l 宫腔内压力骤减

l 机械性因素

l 其他高危因素:高龄孕妇、吸烟等

2.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按病理分为显性剥离、隐形剥离、混合型出血

3.临床表现及分类

Ⅰ度:以外出血为主,多见于分娩期,胎盘剥离面积小,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腹部检查子宫软,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产后检查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即可诊断。

Ⅱ度:胎盘剥离面1/3左右,常有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无阴道流血或流血量不多。腹部检查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胎盘附着处压痛明显,宫缩有间歇,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

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临床表现较II度加重。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宫锁间歇时不能松弛,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

4.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超声检查

5. 并发症:胎儿宫内死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竭;羊水栓塞

6.治疗:

l 纠正休克: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l 及时终止妊娠

阴道分娩:Ⅰ度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病情较轻,以外出血为主,宫口已扩张,估计短时间内可结束分娩,应经阴道分娩

⑵剖宫产:适用于:①Ⅱ度胎盘早剥,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

②Ⅰ度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者;

③Ⅲ度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已死,不能立即分娩者;

④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

l 并发症的处理

三、胎膜早破

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常引起早产及母婴感染

1.病因: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营养因素;其他如羊膜穿刺不当等。

2.主要症状为临产前突感较多液体从阴道流出。

3.窥器检查阴道后穹窿有羊水积聚或有羊水子宫口流出可以确诊。

4.治疗:妊娠<24周的孕妇应终止妊娠;妊娠28~35周的孕妇若胎肺不成熟,无感染征象、无胎儿窘迫可期待治疗,但必须排除绒毛膜羊膜炎;若胎肺成熟或有明显感染时,应立即终止妊娠;对胎儿窘迫的孕妇妊娠>36周,终止妊娠

相关推荐:

外科主治医师

卫生资格考试报名

卫生资格考试报名

2018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专业知识冲刺试题(9)

初级药士:我爱学习网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药士考试专业知识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