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司法考试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题1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唠叨的嚓茶

2018年法考临近,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题”,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我爱学习网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事诉讼法练习题1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一、单项选择

1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 )。

A 、理论法学 B 、审判法学

C 、程序法学 D 、应用法学

2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的关系是( )。

A 、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B 、诉讼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关系

C 、诉讼法与审判法的关系 D 、诉讼法与司法法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

1 、下列哪些属于民事程序法( )。

A 、民事诉讼法 B 、人民法院组织法

C 、公证法 D 、仲裁法

2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区别是( )。

A 、实行的原则不同 B 、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C 、裁判的执行不同 D 、具体任务不同

3 、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的具体方法包括( )。

A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 B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C 、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方法 D 、中外比较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 D 2 、 B

二、多项选择

1 、 ACD 2 、 ABCD 3 、 ABCD

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

1 、 一位美国游客和一位法国游客在中国杭州旅游时因购买旅游纪念品发生争议。现该美国游客向中国杭州某法院起诉,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应适用中国民事诉讼

B、应适用美国民事诉讼

C、应适用法国民事诉讼

D、应适用双方当事人选择的民事诉讼法,既可能是中国民事诉讼法,也可能是外国民事诉讼

2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对事的效力,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对事的效力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受理案件的范围

B 、对事的效力是人民法院主管的范围

C 、对事的效力是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

D 、对事的效力包括平等主体之间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争议引起诉讼的案件

3 、民事诉讼法适用的空间范围是( )。

A 、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纠纷

B 、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诉讼

C 、我国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的民事案件

D 、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民事案件

二、多项选择

1 、 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同纠纷一案,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履行供货义务。在本案诉讼进行过程中,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民事诉讼行为( )。

A、甲公司向法院递交给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的行为

B、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货款的行为

C、法院向证人送达出庭作证通知的行为

D、主审法官向院长汇报案件的行为

2、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包括( )。

A、制裁犯罪行为 B、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C、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 D、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3、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点包括( )。

A、 程序公正与效率兼顾

B、原则性规定与灵活性规定相结合

C、便利群众进行诉讼,便利人民法院办案

D、制裁民事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

1 、 A 2 、 C 3 、 B

二、多项选择

1 、 AC 2 、 BCD 3 、 ABC

民事诉讼目的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民事诉讼目的是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目标

B 、民事诉讼目的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目标

C 、民事诉讼目的是国家设置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D 、民事诉讼目的是社会公众对民事诉讼的目标

2 、作为国外民事诉讼目的学说之一的权利保护说的核心含义是( )。

A 、民事诉讼目的是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

B 、民事诉讼目的是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 、民事诉讼目的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

D 、民事诉讼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请求权

二、多项选择

1 、民事诉讼目的的特别包括( )。

A 、民事诉讼目的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观念形态

B 、民事诉讼目的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各种具体制度

C 、民事诉讼目的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

D 、民事诉讼目的是民事诉讼进行的结果

2 、我国目前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学说包括( )。

A 、维护社会秩序说

B 、平衡说

C 、利益保障说

D 、搁置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 C 2 、 A

二、多项选择

1 、 AC 2 、 ABC

我爱学习网 栏目推荐:


相关推荐:

司法考试一卷

2017司法考试二卷备考笔记:上诉、抗诉

如何确保司法考试复习安排及时完成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二卷《商法》精选练习题(5)

司法考试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