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二卷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完美的刺猬

2017年司法考试已经结束,我爱学习网为考生们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资讯,请及时关注小编的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一

1.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刑法》第201条规定,“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甲据此认为,如果因为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三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甲的解释属于反对解释

B. 如果论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文理解释的方法

C.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禁止一切形式的类推解释

D. 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 对于1997年刑法典第116条中的“汽车”一词,学理上往往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 )。

A 历史解释

B 当然解释

C 限制解释

D 扩张解释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与贾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之后有十多年后没有见面。某日在北京偶遇,两人均特别激动,李某一拳打向贾某以示哥们情谊,不料贾某随即倒地昏迷不醒,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即死亡。经法医鉴定,贾某患有严重的脾肿大。李某从来没有听说过贾某患有这种疾病,李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 高某花5000元新买的手机被一个小男孩宋某偷了,高某当场发现并追赶,在抓住宋某以后,宋某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并趁高某不注意欲挣脱逃走,高某一气之下把宋某推到河中。宋某不会游泳,向高某呼救。高某是省二级游泳运动员,心想本来就是宋某偷东西在先,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没有宋某进行施救,宋某最终溺水身亡。高某行为宋某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 王某与辛某积怨已久,王某经暗地调查得知辛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某日王某当众侮骂辛某,辛某受到刺激,心脏病发当场死亡。由于辛某是特殊体质,故王某的行为与辛某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D. 刘某扒窃了田某的钱包后夺路狂奔,田某在其后紧追不舍,刘某慌不择路,撞在了停在路边的挖掘机上,身受重伤。田某的行为与刘某的重伤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 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A. 14周岁的甲抢劫了刑警的枪支,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不承担刑事责任

B. 15周岁的乙参与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C. 14周岁的丙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杀害人质的,丙虽不构成绑架罪,但应对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 15周岁的丁在拐卖****的过程中,与该****发生了性行为,丁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5. 当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使到俄罗斯境内时,俄罗斯人维尔沙文与美国人查理发生激烈争执,维尔沙文将查理打成重伤。关于维尔沙文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当适用俄罗斯刑法或者美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6. 某甲是精神病人,一天突然持刀追杀某乙,将某乙逼到一间旧房子里,某乙无处可逃,顺手抓起一个花瓶打向某甲,致某甲的眼睛受伤。某一点行为属于( )

A. 故意伤害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7. 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对同样的犯罪行为必须处以相同的刑罚

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8. 甲上山打猎,在树林里逛了半天一无所获。正在甲焦急万分之际,一只肥大的野兔出现在甲的视线范围内,但是在野兔的附近有一队春游的小学生。甲打猎心切,连发两颗子弹均没有打中野兔,其中一颗子弹与小女孩擦肩而过,将小女孩的肩膀擦破了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故意伤害罪(未遂)

C. 故意伤害罪(既遂)

D. 不构成犯罪

9. 某日,甲误认为自己遭到乙的不法侵害,因而对乙实行了防卫行为,并致乙死亡。后查明,乙的行为没有不法侵害的性质。下列关于甲的行为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过失致人死亡或者意外事件

B. 可能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意外事件

C. 可能是故意杀人罪或者防卫过当

D. 可能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防卫过当

10.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A.应适用1997年刑法

B.应适用1979年刑法

C.由审理本案的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D.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适用1979年刑法还是1997年刑法

【参考答案】

1.D。刑法解释、罪刑法定原则。A项中甲的解释属于当然解释。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的方法,B项说法错误。刑法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C项说法错误。扩大解释未超出公民预测的可能性,故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

2.D。将汽车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显然是超出了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是一种扩张解释。所以,D选项是正确答案。

3.B。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李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A|C项错误。高某宋某推入河中,对宋某负有救助义务。高某拒不救助致宋某死亡,其行为宋某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项正确。刘某的重伤是由其自己的行为造成的,D项错误。

4.B。

5.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有关管辖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6.D。精神病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他所作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对某乙不能造成不法侵害。而正当防卫正是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防卫行为。如果是正当防卫,某乙不用被副到屋子里无路可逃的时候就可以实施。题干中说到某乙被逼到了无路可逃,也就是出现了无法避免的紧急情形,只有以伤害较小利益来保护自身的权益。比较符合紧急避险。

7.A。

8.D。犯罪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甲的主观方面属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行为以结果定罪。本案中,甲的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后果,所以不构成犯罪,D项正确。另外要注意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不存在未遂。

9.A。排除犯罪事由、假想防卫、防卫过当、意外事件、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乙对甲没有不法侵害,甲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乙实施防卫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假想防卫的主观罪过形式可能是过失或者意外事件,A项正确

10.B。根据刑法第12条,刑法不溯及既往,除非新刑法犯罪人有利,即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本案中,1979年刑法与1997年刑法就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因此仍应当适用犯罪行为当时的1979年刑法


相关推荐:

2017司考考前及考场考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8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朋友圈随意转发你就有可能侵权?

司法考试四卷

司法考试三卷

司法考试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