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二卷重点法条分解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迷路的紫菜

本文“司法考试二卷重点法条分解”,跟着我爱学习网司法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重点法条】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依据

第二十四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相关法条】 本法第5~6、28条。

【意思分解】

以上几个条文关于行政处罚原则规定,应予注意者:

1、处罚法定原则。该原则包括四个基本要求:处罚设定法定实施处罚的机关法定实施处罚依据法定实施处罚程序法定。这里强调实施处罚依据法定实施处罚程序法定。违反这两个要求的,行政处罚无效(第3条第2款)。

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处罚公正原则体现在实体与程序公正两方面。实体上的公正,要求行政处罚无论是设定还是实施都要过罚相当,即处罚要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序相当(第4条第2款)。

处罚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实施要向社会公开,它有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违法行为给予处罚规定公开;二是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程序必须公开。未经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不得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第4条第3款)。

3、一事不再罚原则。该原则是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处罚。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同一种类的行政处罚,具体包含两层意思,首先,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一个处罚主体或者多个处罚主体不能 根据同一个法律规范再次作出处罚;其次,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一个处罚主体或者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同一种类的处罚依据第一层意思,比 如按照某法规的规定,针对某企业的一个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了罚款的处罚后,技术监督部门不能再按此法规作出罚款处罚依据第二层意思,比如针 对某企业的一个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本部门规章作出处罚决定后,技术监督部门则不能根据其他规章作出罚款的决定。第24条的规定正是体现了一事不再 罚原则的第一方面的内容。

第二,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 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实施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的刑期;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实施了罚款的,应折抵相应罚金。行政处罚与 刑罚都是国家对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应采取折抵竞价方法。第28条的规定正是体现了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第5条)。

5、保障权利原则。为保证该原则的实现,法律赋予行政相对人在处罚的过程中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复议权、提出诉讼权以及赔偿请求权(第6条)。

提示:行政处罚五个原则中的前三个,带有较强的理论性,应予重点把握、准确理解。

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一个处罚主体或多个处罚主体根据不同法律规范作出非属同一种类的处罚,并不算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司法考试栏目推荐:


相关推荐:

2017景德镇司法考试报名网址

2017司法考试商法重点:债务人有关人员的义务

2017年司法考试卷三预习笔记:法定继承

司法考试二卷

司法考试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