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国学

国学经典:《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犹豫的便当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下面是我爱学习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我爱学习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作者简介

魏征(580年~643年)又写魏徵,字玄成,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巨鹿下曲阳(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祖籍巨鹿下曲阳馆陶(yao,二声)(今属河北晋县西),自幼父母早丧,家境贫困,但酷嗜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其师为文中子。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

1.长(zhǎng):生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

10.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

11.殷忧:深忧。

12.实:的确。

13.克终者盖寡: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盖,表推测语气。

14.傲物:傲视别人。物,这里指人。

15.吴越为一体:(只要彼此竭诚相待)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胡,指北方;越,指南方。

16.骨肉为行路: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骨肉,有血缘关系的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17.董:督责。

18.振:通“震”,震慑。

19.苟免而不怀仁:(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20.怨不在大:(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

21.可畏唯人:可怕的只是百姓。人,本应写作“民”,因避皇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

22.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3.见可欲: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出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将有所作:将要兴建某建筑物。作,兴作,建筑。

25.安人:安民,使百姓安宁。

26.念高危: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危,高。

27.则思谦冲而自牧: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冲,虚。牧,约束。

28.江海下而百川:江海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下,居……之下。

29.盘游:打猎取乐。

30.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31.敬终:谨慎地把事情做完。

32.虑壅(yōng)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壅,堵塞。

33.想谗邪: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邪,不正派。

34.正身以黜(chù)恶: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黜,排斥,罢免。

35.宏兹九德:弘扬这九种美德。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36.简:选拔。

37.效:献出。

38.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39.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

40.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措词

1.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指表面上。心:指内心里。

2.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大的位置。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可行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不好的行为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逸的环境。危:危险的情形。

4.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穷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长远。

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5. 形容词使动用法

欲流之远者 远:使……流得远。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宏兹九德 弘: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使……辛苦。

6.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7.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乐: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忧:以……为忧,担心。

8.重要虚词

之: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

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顺承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史记·陈涉世家》。表反问语气,呢。

重点实词

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下: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方位状语作名词,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地位低下的人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

当: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哪里。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所能养生的。

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信:

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⑤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克:

①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②然操虽能克绍:战胜。

③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终:

①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②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固: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巩固。

②据秦孝公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坚固······。

③蔺相如固止之:坚决,坚持。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本来,原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实在。

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 木的根;今义,指国家的基础。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承天景命景:古义:重大。今义:景色。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 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乐:意动,以......为乐。

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特指封建社会的国家政权。今义:泛指祭祀用品。

臣虽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谦词。今无此意。)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古义:形同陌路。今义:走路。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主持着国家的重任,在天地间占有重大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道德达不到更高的境界,情感不能控制住欲望,这也是砍断树根而想要树木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所有的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成名就就道德衰退,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善终的却很少。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了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臣民;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的感情轻视别人。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轻视别人,就会使亲骨肉变成陌生人。虽然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他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他们,(他们)最终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顺而在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象水一样),水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加重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担心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游乐打猎,就要想到从三面驱赶,留一面;担心自己意志松懈时,就要想到做事自始至终都要谨慎;害怕自己受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担心说坏话的人,就想到要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邪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前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品德。选拔贤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建议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做好自己的事情,君臣就会没有多少烦扰的事,(皇上)就可以尽情享受安逸的生活,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的耳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呢?

相关推荐:

《孙膑兵法》势备原文及译文

黄河文化:《论语》与水

《反经》出军原文及译文

《尉缭子》兵教下原文及译文

《六韬》武韬·文启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