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频道地图:大家知道劳动报酬所得是什么意思吗?劳务报酬个人所得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悦耳的小甜瓜

大家知道劳动报酬所得是什么意思吗?劳务报酬个人所得计算方法又是什么呢?以下是我爱学习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务报酬个人所得计算方法”,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我爱学习网(www.52xx.cn)查看。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计算方法

简介: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包括哪些行业:

是指个人从事装潢、设计、安装、化验、制图、医疗、测试、法律、咨询、会计、讲学、广播、新闻、翻译、书画、审稿、影视、雕刻、录像、录音、表演、演出、展览、广告、技术服务、经纪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得的所得

特别项目:

1.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收入:按照董事与公司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①内部董事,担任公司董事的同时在公司任职、受雇,其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报酬是“工资、薪金”所得。②外部董事,指不在本公司任职、受雇的董事,其取得的董事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2.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所得,按“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4.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5.演员参加非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按次计算纳税;演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算纳税。演员取得的报酬中,要规定上交给单位和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费及收入分成,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薪所得的区别:

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存在劳动人事关系)而得到的报酬,如工资、薪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

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得的报酬,个人与被服务单位没有稳定的、连续的劳动人事关系。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计算公式:

一、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3) 每次收入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劳务报酬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

1、含税劳务报酬收入的换算

1.1不含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劳务收入额/(1-20%)-200

1.2不含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

2、个人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1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2.2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

2.2.1不含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

2.2.2不含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相关推荐:

毛姆个人经典语录

爆笑夫妻笑话:让你感觉舒服的事情

未成年微信个性签名

频道地图:在引导儿子读书上,我采用了一些小伎俩。孩子们员喜欢

历史上的绿松石介绍 鉴别绿松石首饰等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