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炎热的夏天,你知道古人是怎样避暑的吗
这么热的天气,我除了空调哪里都不想去,但古代没有空调,那就得靠冰品和冷饮消消暑!我爱学习网小编带来了古人是怎样避暑的,谢谢阅读。
古人是怎样避暑的
建筑篇
窟室
最早的夏日欢乐
▲看过《甄嬛传》的菇凉肯定见过这一幕——娘娘小主们的宫殿里总放着一坛解暑的冰块,古代居然也能存冰!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贵族挖地下室避暑,再放入冰块,就形成天然的“空调房”——窟室。
▲这是一种考究的地下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周礼》记载,周朝开始,就有专人负责为王室采冰,称“凌人”,一般从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便带领工人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皇家这种采冰制度,一直到晚清都存在。
清凉殿
风雅与科技并存
▲汉代皇宫,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要不怎么说古人风雅,起个殿名都文绉绉的~)
▲清凉殿内有多重降温装置———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仆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
▲还有凉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机械原理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水流沿着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帘洞”的味道。
▲凉水从屋顶流过,降温效果自然极佳。
避暑胜地
皇家的特权
▲清代,皇帝喜欢在夏天去行宫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处,必须在夏至前搭好脚手架,高过殿顶,顶上用苇席铺好,方便隔热。
▲【唐太宗行宫】:铜川·玉华宫
▲【康熙行宫】:五台山·菩萨顶
器物篇
唐服
性感的夏衣
▲据考证,唐朝时,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就像短袖衫一样,非常怀型~
▲另外,古人衣物材质,也比现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宽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长袍蔽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扇子
最精巧的降温工具
▲到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又称罗扇、纨扇。团扇多为满月般的圆形,但也有梅花形、方圆形等样式。
▲11世纪,折扇经日本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男人们在正式场合改为使用折扇,团扇成为女性的专用物。
▲后来,折扇还流传到欧洲,成为西方贵妇们喜爱的把玩小物。
▲还有,谁说古人没有风扇的,虽然是手动,但是华丽丽的玳瑁做的啊……
睡我的都是土豪
▲瓷枕的枕面长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睡上去凉意嗖嗖往脖子上蹿。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句话,其中的“玉枕”便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一直到明清时期,有了其他材料的出现,瓷枕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人的枕头看着就硌得慌啊)。
最早的冰箱
▲不要以为冰箱是近现代才发明的神物,古人早就鼓捣出冰箱的祖先——冰鉴了。
▲鉴,实是一种大盆,早期是陶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又称“冰鉴”,后来又有做工更加精美的木质冰鉴面世。
▲使用冰鉴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清凉出炉啦~
深井(没有病)
大宅门的享受
▲在皖南西递有座叫青云轩的老宅,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一种降温秘器——深井。
▲看到地面的那个圆洞了吗?这下面就是一口深井,和打水用井一比,虽然袖珍但是功效强大哟~由于地底相对恒温,只要把这个盖子打开,就会有冷气往上蹿~
饮食篇
古法冰食
舌尖上的中国
▲春秋末期,冰的用途更加宽泛,达官贵人们喜欢喝冰米酒。
▲到了唐代,人们把吃一种底层是冰,浇淋着奶油、酥油、花朵的冰点——“酥山”当做潮流~
▲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当时最受欢迎的冷饮有“冰雪甘草汤”“雪泡豆儿水”“凉水荔枝膏”……听着名字就流口水啦~
▲到了元代,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在牛奶中加入冰块,发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听上去好像圣代哇。
▲明清时期,人们把水果也加进了冰食中(可能水果冰沙就是这么来哒)。
▲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经过辗转又传到英国,经改造后,就变成了现代的冰淇淋啦(中华饮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