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古代中国数学家怎么样计算太阳直径和日地距离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默默的毛巾

你知道在古代的人是怎么计算太阳直径日地距离吗?让我爱学习网的小编带你一起来分析古代的智慧吧!欢迎大家点击。

天文历算是古代数学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国数学家被称作“畴人”,其原意就是指世代从事天文历算的职业者。中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讲述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的“畴人”,如何运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来进行天文计算的故事。

书中人物“陈子”告诉“荣方”:用长8尺(当时的1尺约合23厘米)的空心竹竿对准太阳,则在竿的一端观察太阳正好掩住竿(另一端)的中孔,由此得到

太阳到地面观察点的距离/太阳直径=竹竿长度/孔径=80:1。

另外,把8尺长的竹竿竖在周王城中一块空地上,当作“表”(也称“髀”);可以观察到,在每年夏至日正午,表的日影最短,为1尺6寸;并且朝着正南(北)方向,每过1000里,表影就短(长)1寸。于是,在表影长为6尺的那天正午,表正南6万里处日下无影;运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算出,那时太阳到地面日下无影处的距离为8万里,太阳到王城观测点的距离为10万里;进一步算出,太阳直径为1250里。

日高图

现在我们知道,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4960万千米,太阳直径是139万千米,所以,日地距离太阳直径之比约为107:1。

《周髀算经》书影

3000年前古人的计算之所以与现代实际观测值相差很大,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地是平的,尽管他们运用了正确的数学原理。不过,他们测出的日地距离太阳直径之比的误差还不算太大。


相关推荐:

2017江西高校暑假放假时间排行榜

战狼2护照上的话 真实护照上并没有

国防生和军校生的区别

【民族文化】土家族除夕习俗有哪些?

开工作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