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超帅的狗

中国历史几千年文化,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吗?下面我爱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一)

一、单项选择

1. 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有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的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重大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2.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 观察右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4.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5. 下面哪一幅图所展示的物体能表现出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

6.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7. 在我国众多的文化名人中,他的思想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8.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能反映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是 ( )

A.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C.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D.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9.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A.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D.确 立了人类的新的宇宙观

10. 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有些汉字的形成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B.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D.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阻碍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1. 《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中说,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13.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 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 论

14.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15. “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6. 欧文忠的《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写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

注:图1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题材取自《圣经》故事,表现的是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圣母被刻画成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年轻秀丽,温文尔雅。她所体现出的青春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理想。图2是中国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请回答:

(1)说明米开朗琪罗能够创作出该作品的经济和社会思想原因。(4分)

(2)明清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

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 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1930年为例,华纳公司当年赔本800万美元、福克斯公司300万、雷电华公司550万……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次越来越少,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为了保持 平衡,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裁减人员和少拍影片。

材料二5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业出现危机……1956年,美国电影观众人次到了最低水平。

材料三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影业日趋衰退,甚至有人认为进入了危机阶段……在60年代到70年代曾流 行一时的汽车电影院,到80年代后期已经有85%关闭了,而仅剩下的南部、西南部和加州地区的这类电影院,也只有在节假日或周末偶尔开放。进入90年代后,美国电影观众的人数比80年代下降了48%左右。

材料四1992年,斯皮尔伯格动手创作了一部直接用高科技进行创作的巨片《侏罗纪公园》……他邀请这 些工程技术界的朋友们,首先动手设计了一个可以用电脑控制的机器恐龙。这个机器恐龙可以在电脑的控制下进行全方位的运动……他还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拍摄”出一系列在电影摄影棚内根本无法拍摄的镜头,即后来被称为电脑实验室的镜头。

——以上材料均出自鲍玉珩《当代好莱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电影出现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电影业又产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再一次指出美国电影业日趋衰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材料四中斯皮尔伯格创作的《侏罗纪公园》说明了什么问题?

20.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材料二: 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发动了启蒙运动。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这一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兴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结合材料二写出一位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这次运动对法国有什么影响?

(3)请举出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掀起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2: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3: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4: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概括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2、3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10分)

(3)依据材料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特征。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3)古希腊哲学家和古代中国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2: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请完成: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1、2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 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扣住限制性条件“道家学说”。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而A项中的“崇功利,尚干涉”,C项中的“同情公室”,D项中的“深信政府万能”都体现的是“人为”。B项则体现了“无为”思想

5. 【答案】B

【解析】A项图片是金字塔,属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B项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C项雕塑属于古罗马文明成就,D项建筑是希腊帕台农神庙,属于古希腊文明,故选B。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从材料中“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一有效信息,可以分析出,涉及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电气时代的电灯等发明符合这一概念。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此题为基本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B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D

【解析】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 字”。这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答案】D

【解析】黄宗羲的主张本质上仍属于儒学的范畴,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故①②④都是对“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的正确理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故③本身有误,不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时各家的主要主张,意在考查学生对各家学说的区别能力。解答本题必须先弄清楚题干材料的意思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这反映出作者主张诸侯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要相爱,不要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不要相互残害。这是墨家的“兼爱”的思想

13.【答案】A

【解析】168 7年,牛顿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经典力学体系建立,其他三项都无法满足题目的时间要求。

14.【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中“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 失了”这说明平等的消失是因为一个人占据了另一个人的食粮, 只有在私有制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制,这种不平等的扩大就出现了奴役和贫困。这段话表明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故选择A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咏物”“见诗如见画”和文人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可知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文学艺术和时代的关系。把《哀悼基督》放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这个具体的环境中,思考它出现的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在文化上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点,要把小说的繁荣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它繁荣的原因。

【解析】(1)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2)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

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场阶层壮大;社会民众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倾向于追求荣华富贵、张扬个性。

18.【答案】(1)仁;克己复礼。

(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 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

(5)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考查儒家思想发展。第(1)问,从材料主旨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材料的“五常”、“天人感应”思想以及“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即可判断其出发点,根本目的则从其阶级立场出发。第(3)问,把握朱熹理学基本思想即可,历史影响从正反两面解答即可。 第(4)问,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材料中的“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结合儒家修身、齐家等思想解答。 第(5)问,开放性题目,从思想理论与政治、经济的联系以及思想 的传承性方面解答即可。

19.【答案】(1)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增加,市场萧条,电影业受到影响。

(2)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美国家庭普及。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脑、互联网逐渐普及,冲击了电影业。

(4)①说明电脑技术可以有无限的视觉形象创造力,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挑战了传统观念。②在现代科技影响下,观众欣赏习惯和要求开始变化,更注重视觉感官欣赏和刺激,使得导演更加注重当代高科技的运用。

【解析】从材料一中“1930年”这一特定的“经济大危机”时间就可归纳第(1)问答案。回答第(2)问的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二中“50年代中期”这一时间信息去判断此时美国电视的普及。第(3)问从材料三中信息八九十年代可推知电脑、互联网此时已逐渐普及,据此去思考答案。第(4)问可结合材料信息与传统电影技术加以比较而得出答案

20.【答案】(1)达?芬奇 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运动

(2)伏尔泰(卢梭等)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等)

(3)新文化运动

【解析】

21.【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

(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

(4)起源(或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复兴(或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或明确)阶段:构建理想社会

【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1概括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第(2)问要围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作答;第(3)问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应从宣扬理性主义方面分析;第(4)问应注意归纳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22.【答案】 (1)追求:人权。不同:新文化运动追求的是民主与科学。

(2)原因: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开始的,当时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巨大压力,国家复兴与民族觉醒的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追求救国的武器——民主与科学。

(3)相同:两者都对各自的民主革命具有相似的导向作用。

分析:欧洲启蒙运动为摧毁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期引进了马克思主义,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启蒙运动与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第(1)题的回答一定要结合所给材料,从材料一回答第一问,从材料二回答第二问。第(2)题的回答不但要结合材料,也需要联系所学相关知识。第(3)题的回答一定要抓住设问要求的角度。也就是要求回答中西思想运动对民主革命的影响。

23.【答案】(1)教育方面的贡献: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不同结论:材料1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2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评价原则: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可结合材料1、2中“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等信息,从办学形式、教育思 想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中的“相同方法”可依据材料1、2中“有他的落后一面”“有卓越的贡献”等信息进行判断,“不同结论”可联系材料1、2中“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等信息进行归纳;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注意从评价原则的角度进行思考。

24.【答案】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解析】

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二)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40题,每小题1.5分。)

1.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

2.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这一论断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 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

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 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

3.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

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A.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B.掌握了中央决策权

C.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4.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 D.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5.下列是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1%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

6.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 儒家的“仁政”思想 B.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C. 墨家的“兼爱”思想 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7.梁启超对一学者做过如下评价“所以能在清代学术界占重要位置,第一,在他做学问的方法,给后人许多模范;第二,在他所做学问的种类,替后人开出路来。”材料中梁启超褒奖的学者是

A. 李贽 B. 王夫之 C. 黄宗羲 D. 顾炎武

8. “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人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知行合一

9.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10.《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

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11.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这说明

A.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体现社会思想 B.元曲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元曲的兴起促进了封建社会瓦解

12. 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是

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

13.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

A.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14.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随意解释

15. “就像一个朝廷命官头戴花翎,满脑子‘三纲五常’,身上却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结果,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与此评论相符合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 B. 康有为:“托古改制”

C.鲁迅:“打倒孔家店” D. 张之洞:“中体西用”

16. 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17.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

18.1884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

国总统”。该条款反映了

A.君主派复辟活动的猖狂 B.共和派的政治侥幸心理

C.反对封建复辟任务的艰巨性 D.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脆弱性

19.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

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

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20.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21.“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此观点旨在强调

A.华盛顿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B.欧洲尚不适宜采用近代民主体制

C.华盛顿的选择会冲击君主制度 D.华盛顿的选择有助于美国的稳定与发展

22.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通过代议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同时,也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合法的政治斗争的平台。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这一“平台”的是

A.联邦体制 B.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 D.国家元首

23.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夷匪战争 D.通商战争

24.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

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

A. 中国政治文明的滞后性 B. 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C. 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D. 法国政治文明的保守性

26.下列各组人物,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

A.魏源、梁启超 B.李鸿章、孙中山 C.李鸿章、毛泽东 D.梁启超、毛泽东

27.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以坚决排除现代思想和现代技术的途径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后一次努力。”它应该是指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8.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9.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应该是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甲 722

乙 287

丙 614

丁 96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0.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31.“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

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者

32.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他提醒学生说:“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他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

A.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

C.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D.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

33.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3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35.“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36.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7.“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38. 一位美术老师为一位环卫工人画肖像,看着画,有人判断该工人是一位妙龄少女,有人判断该工人是一位五旬老汉,甚至有人判断老师画的是一棵树。据此,该老师的绘画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 印象派 D.现代主义

39.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

A.革命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化史观

40.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D.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共两道题,41题20分、42题20分)

4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但奇怪的是:在法国宪政史上,第三共和国宪法却是寿命最长的,从1875年到1940年,共维持了65年。而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9年宪法、1848年宪法,都存在不久,即被废弃。

——《从1875年宪法看法国的政治生活》

材料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875年前后法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曲折历程的原因。(6分)

42.(20分)教科书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材料一反映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4分)

(2)概括材料二所涉及教科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6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C B C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D D A B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C C D C C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C D A B D D D D

41.(20分)

(1)特点:1875年前宪法更换频繁,不稳定。1875年后宪法存在时间长,稳定。(2分)

因素:1875前,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强大,资产阶级统治不稳定,政局动荡,党派林立,政治运动及人民斗争频繁;君主派势力强大;1875后,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共和派的长期斗争;(4分)

(2)特点:(背景)受西方和苏联宪法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或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标)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或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或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

(过程)宪法的制定和实践受到重视(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宪法性文件)

(过程)宪政的过程充满曲折(或宪法最终沦为废纸;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

(作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82年宪法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力量)是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或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任答4点即可,每点2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适当给分,总分不得超过8分)

(3)(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不发达

(社会因素)缺乏足够社会力量的支持(或既得利益阶层的阻碍)

(政治因素)专制主义的浓厚影响;统治者在社会危机面前缺乏改革的主动,从而一再丧失行宪的良机

(思想因素)缺少民主精神;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或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人权意识的淡薄(或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总6分)

42. (20分)

(1)思想: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习等。(任答3点2分)

目的:宣传宋明理学,教化人民,巩固专制统治。(2分)

(2)特点: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2分)

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代议制民主制度发展;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4分,任答2点即可)

(3)不同:20世纪50年代,侧重于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21世纪初,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历史意义。(2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三)

第I卷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2.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 财产多少

3.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4.《战国策》记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

A.没落贵族的利益 B.立功将士的利益

C.新兴地主的利益 D.富裕农民的利益

5.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移风易俗 B.富国强兵

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 D.重农抑商

6.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7.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8.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9.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10.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11.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12.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 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14.穆罕默德˖阿里对土地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 B.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C.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1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16.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17.“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18.“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出自于

A.《日美修好友好条约》 B.明治天皇《讨幕密旨》

C.明治政府《五条誓文》 D.《废藩置县》诏书

明治维新前,日本曾出现过类似于义和团的“尊攘派”,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暗杀卖国的幕府官员,还攻击西方商人和外交官,进攻停泊在日本港口的外国船只。但日本的“尊攘派”后来转化为明治维新志士,而中国的义和团最后土崩瓦解。其主要原因是

A.日本倒幕思想渐趋流行,而中国的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B.日本明治政府支持改革,而清政府一直对义和团大肆镇压

C.日本的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强大,而中国的义和团却孤军奋战

D.日本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而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改革的决心

20.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21.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2.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3.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24.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25.维新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这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第II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50分)

(23分)浏览旧报纸和网络资源是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

阅读1921年《申报》和2009年“凤凰网”资讯频道中洋务运动专刊的节选材料,回答问题。

26.材料一

1873年3月24日 《申报》

李鸿章被称为“国家柱石”知识分子寄予厚望

1873年3月6日《申报》新造轮船往来大沽天津 不知普通民众可享现代化

1873年1月16日《申报》

招商局开局 现在招商银行属旗下

1875年2月13日《万国公报》

大沽炮台演炮伤人 军医督造强人所难

1874年12月26日《万国公报》

李鸿章开办磁州矿 破坏风水被终止

1872年11月28日《申报》

营业铁路开通 妓馆姨娘争尝鲜

1894年8月《万国公报》

西人为中国出谋划策 介绍如何发展股份制

1872年11月26日《申报》

澳洲建博物馆 国人羡慕嫉妒恨

1875年2月27日《万国公报》

同文馆学生待遇好 落魄文人骂名学西学

凤凰资讯

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既然意味着由封闭到开放的变革,它就包含着新的交易与发展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信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的。洋务运动对观念意识的冲击与变革,首先便表现在变易观念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外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人面临着一场亘古未有的“大变局”,这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的共识,所谓:“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薛福成《庸庵文外编》)他们认为,中国历史自开辟以来,经历了由“鸿荒之天下,一变为文明之天下”,再由“封建之天下,一变为郡县之天下”,而此时,又由“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而这最新的变化,是数千年来的大变局(薛福成《庸庵文外编》),“盖天运使然”,在这一大变局中,洋人的“船坚炮利”“争夺奇巧”,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洋务派主张因时变通,采取顺应世变的办法,他们认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不能闭门不纳,束手而不向”(《曾纪泽遗集》,日记)。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各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校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根据材料一提取《申报》、“凤凰资讯”网中有关洋务运动的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3分)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10分)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中,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

评材料中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

“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1520 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 l )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 7分)

(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玉溪一中2016届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C 2.D 3A. 4.A 5.C 6.A 7.C 8.B 9.C 10.D 11.B 12.D 13.D 14.C 15.C 16.C 17.D 18.C 19.A 20.C 21.D 22.B 23.A 24.D 25.A

(23分)

(1)(13分)信息1:李鸿章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贡献(2分)

说明:他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具有改革思想,受到当时开明知识分子的尊重;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分)

信息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分)

说明: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企业制度的引进,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新式学堂的创办推动了教育近代化;近代海军的建立推动了军事近代化。(2分)

信息3: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大,发展艰难。(2分)

说明:技术水平落后,造成事故;工厂开办与旧风俗习惯相冲突;引进西学教育,引起责难。(3分)(其它,只要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2)(6分)基本情况:开展广泛的考察活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想不通的国家学习,根据实际情况吸收其成果,领域比较广泛;引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对其科学技术成果加以借鉴或直接引进;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自身的特点。(6分)

重要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状态;为对外侵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

27.(12分)

观点一: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中国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封建的法律制度束缚了经济发展;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妨碍了资本的投入;官僚、贵族的行业垄断影响经济发展。(12分)

观点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12分)

(15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l)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4分)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3分 )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改革。(5分)

力量:国王、贵族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3分)

高二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精选(四)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4、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道家思想最受欢迎 B.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C.墨家思想占 主导地位 D.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

5、 董仲舒提出的下列哪些主张或者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①君为臣纲 ②父为子纲 ③孝为“天经”、“地义”

④仁、义、礼、智、信 ⑤夫为妻纲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董仲舒倡导的儒学的核心是①民贵君轻 ②天人感应 ③心外无物 ④君权神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8、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D. 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

9、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社会动荡 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11、他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 与否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是

A.朱熹 B.王阳明 C.陆九渊 D.董仲舒

12、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心学”的创立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x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3、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C. 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1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 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 君主批判思想 B. 由平等思想

C. 经世致用思想自 D. 重农抑商思想

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 将人性和天理对立起来 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 主张儒、道、佛三教合一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6、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它始终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 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 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 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积极作用

1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18、“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受。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 泰勒斯 B. 普罗泰格拉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19、“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中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A. “有知识,才有智慧” B. “认识你自己”

C.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D. “美德即 知识”

20、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 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 都反对民主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D. 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21、“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22、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这种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膨胀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2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文艺复兴

A.没有全面反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现

C.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仅仅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2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

A. 绘画技术的发展 B. 绘画内容的改变

C. 人文主义的影响 D. 宗教束缚的削弱

25、“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6、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 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7、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城邦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 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的思想,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28、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恐慌。这是因为

A.天主教会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B.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

C.各国君主是启蒙运动反对的唯一对象 D.它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9、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体现了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①主权在民 ②社会契约 ③三权分立 ④人是万物的尺度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3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周润发主演的史诗电影《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全球公映,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电影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激荡的乱世画卷和千古圣人孔子雄浑跌宕的传奇生涯,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副惊天动地、大气磅礴的决战春秋图。

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在海外设立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目前,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孔子》电影海报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孔子开创的儒学为什么仍然受到中国以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关注?(8分)

(2)扼要指出材料二、三的核心思想。并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两人观点差异的原因。(8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时儒学是如何被“改造和重塑”的?列举其代表人物。(4分)

(4)一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对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不同看法。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儒学?(2分)

32、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8分)

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该学派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 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 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四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 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智者学派名言的认识。(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的实质。(4分)

(3)列举材料三启蒙运动中法国的三位代表人物及各自的主张。(8分)

(4)依据材料四 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31、(22分)

(1)主张:“仁”;“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4分)

原因: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分)

(2)材料二: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三:君主专制是天下的大害。 (4 分) 汉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董仲舒君主专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明末清初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后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4分)

(3)新发展:儒学家吸收佛教道教精神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分)

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2分)

(4)批判、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分)

32、(18分)

(1)这句名言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但忽视了道德、制度、法律等对人的约束,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4分)

(2)文化现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文艺复兴)。 (2分)实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分)

(3)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分)。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分)。 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天赋人权;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 (3分)

(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封建制度的阻碍,发展缓慢,不能产生近代民主思想 (2分)


本内容由栏目提供。

本内容由栏目提供。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模拟题(人教版含答案)

防洪防汛措施及应急预案

医生个人收入证明范本

频道地图:2017年,为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下面是我爱

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