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小编有云:修佛便是修心,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着急的裙子

小编有云:修佛便是修心,佛学博大精深!不知各位道友记得多少佛家真言呢?下面是由我爱学习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佛学净心语录”,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我爱学习网,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佛学净心语录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9.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1.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2.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3.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4.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5.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6.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7.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8.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9.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0. 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21.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3.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4.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5.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6.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27. 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28. 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29.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0.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31.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2.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3.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4.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净空法师

35. 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36. 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37.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38.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9. 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40.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41. 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42.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43.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44.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45.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46.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47. 轮回自然界万物最灿烂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48. 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49.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50.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51. 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52. 一切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53.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54.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55. 一切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56.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57.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58.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59.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60.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61.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62.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63.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64.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65.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66.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67.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68.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69.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7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71.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72.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73.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74.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75.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76.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相关推荐:

一学一做团课讲稿

频道地图:马上就要开学了,老师是要检查寒假作业的哦,你做好了

2017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农历七月十五鬼节出生的女孩的命运怎样

想要做工程项目经理岗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