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么防暑
《汉书·郊祀志注》记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越来越少,气温却持续升高。三伏天要怎么防暑?有什么注意事项?下面留学网为您一一介绍!
【三伏天怎么防暑】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三伏天防暑小贴士】
Tip1:避免劳累并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的午睡非常有利于恢复体力,同时也要防止出汗过多,避免损伤津液。
Tip2: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Tip3:调剂好饮食,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Tip4:高温别贪凉,外出归来时,勿立即以冷水冲洗出汗的身体,以免全身毛孔突然闭合,使热量留于体内不得散发。
Tip5:用空调降温时,注意空调不要直接吹向面部,平时可做一做面部按摩。
一、盐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王”。
二、茶水:有经验的保健医生常指导人们用喝茶的方式补充夏季
人体流失的钾元素。
三、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
四、绿豆汤: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
五、苦瓜:有人把西瓜当成夏日解暑的珍宝,其实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却是苦瓜。
【三伏天养生消暑的3大注意事项】
注意一:饮食调理
从五行来讲,夏季属火,对应五脏为心,心属火。夏季要做到真正的凉快,重点就在养心。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或是苦味食物,比如小枣、莲子、百合等,就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而且,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并以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这里推荐几款清热解暑的粥类:一是荷叶粥,在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二是绿豆粥,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夏季天热,人体往往会大量排汗,但是一旦出现身体排汗异常的情况就要注意,或是疾病再作怪。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过多会耗气,伤及津液而损心血。
这时候应该及时补充水分,而且是要以热水、热茶来补充,不能贪舒服凉快只喝冷饮,冷饮只能暂时解暑,却不能持久解热、解渴,甚至可能会伤身;而喝热水却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降低体温。
此外,在假期里,教师和家长们还需要警惕三种异常出汗:
1)手心脚心出汗多。表现为:平时手心容易出汗,脚汗、腋窝汗也出得厉害。这种出汗一般是脾胃、肠道不适的表现。如果伴有口干、牙龈肿痛,可服用清胃热的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如果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
2)头面部出汗多。头顶出汗,宜滋肾清肺,可用麦冬等泡水喝;适当吃一点百合粳米粥,可以润肺止汗。每当吃饭时,就头汗淋漓,身体发热,这种要以泻胃火为主,并注意不要吃得太过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清淡饮食。也有人是因为湿气太重,额头部位爱出汗,平时要多吃利水排湿的食物,如薏米、山药、地瓜、冬瓜。
3)白天动一动就大汗。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就汗出不止。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多食用山药、豆浆、牛羊肉、扁豆、栗子、核桃仁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在暑假,各位家长和老师可能都会有外出旅游的计划。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就更需要注意预防中暑。一般情况下,中暑的人会有以下的症状:感到恶心,头晕,头痛,伴随着会有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皮肤潮红等。如果出现中暑的症状,一定要在阴凉的地方注意休息,中暑现象严重的话,需要到医院迅速就医。
1、预防中暑的第一招,就是要多喝水。在大多数情况下,多喝水对身体总归没坏处。在高温时候,多喝水能够及时补充体内水分。或者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盐,这样能够帮助补充体内的钙等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同时,能够预防中暑。
2、穿宽松的衣服。在炎热的夏天,穿宽松的衣服有助于体内的热量散发,同时也可以使汗液得到快速的挥发,能够很好得预防中暑。
3、常备防暑药品可预防中暑。在外出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包包内备上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例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等,在头晕时抹一抹,能够预防中暑。
4、保证充足的睡眠能预防中暑。在高温的天气,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出现中暑现象。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大脑和其他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使新的一天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能有效预防中暑。
【三伏天养生消暑的2大误区】
误区1: 洗脚用凉水最舒服
很多人都喜欢在夏季用凉水洗脚,觉得这样最舒服。但实际上,人体脚底的汗腺较发达,夏天出汗多,用凉水洗脚,会使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而且,夏季暑多夹湿,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
因此,建议在夏季,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误区2:三伏贴是万能贴
每年到了贴三伏贴的时候,小患者几乎占据半壁江山。然而,其中有一些小朋友并不适合贴三伏贴。许多家长都认为三伏贴属于外治法,安全、方便,殊不知,三伏贴里毕竟含有中药,也有严格的适应症,不能随便贴。
目前,各大中医院使用的还都是自己研制的贴敷药物,而且贴敷的贴法、选穴的位置也不太一样,有的医院还主张几个穴位轮流贴敷。所以,头伏时,家长最好还是带着孩子到医院,请医生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贴。在此之后,就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对照穴位图自己给孩子贴。
另外,贴了三伏贴就不能随心所欲大吃特吃了,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忌食辛辣、寒凉的食物,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凉菜、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另外,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贴敷当日也不适宜游泳。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
相关推荐:
频道地图:时光荏苒,转眼寒假已经过去了一半,朋友,你是不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