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小学生预防拥挤踩踏征文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和谐的黑米

小学生预防拥挤踩踏征文【一】

上海外滩观景台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人死亡,40多人受伤。罹难者满怀对生活的憧憬,却未能迎来新年的钟声,惨烈的悲剧令人扼腕至痛,深刻的教训必须认真汲取。

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首先要求有关部门事先进行科学细致的预判预警。对参加活动的人数、聚集规模应作出充分的估计,对人流数量、行进路线、疏散路线进行有效调控,对正常情况下的警力保障作出充分部署,对一旦发生人群异动、拥挤踩踏事件的应急处突,更须作出周密的安排,包括事先进行实战演练,确保紧急时刻能控制局面,救急救人。这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表明,之前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

为什么一所初中也会发生踩踏事件呢?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没落到实处?不。在这所初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安全手册》,也有进行过相应的教育,但没进行过演习。也就是说,大部分错在孩子身上。让我们想象一下,3000多名学生,一下子走到了一个楼梯口,那将是多么拥挤!就像一个苹果本来4个人分,现在16个人分,得到的就少多了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平时生活中,你也许会想到这件事的后果,但在危急时刻,又有几个人会想到这样严重的后果,会放弃近路走原路,并且让雨淋呢?这件事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小事:上公交车时,人很多,一些人便会硬挤,有时一个人摔倒了,很多人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起摔倒。就是为了挤上车,重重地摔伤可不值呀!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治理体系,保障公共活动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不能全部集中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个人也要参与治理并分担责任。此次上海踩踏事件起于细小的诱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小学生预防拥挤踩踏征文【二】

从1987年上海黄浦江踩踏事件(致66人死亡),到2004年北京密云彩虹桥踩踏事件(致37人死亡),再到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类似的场景已不陌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之类言辞也没少说,然而悲剧还是一次次令人痛心地发生了。

拥挤踩踏征文那天晚上正下着雨,晚自习下课了,同学们准备回宿舍时都往靠宿舍最近的1号楼梯上涌去。走在前面的同学认为地太滑,于是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后面的同学以为前面的同学故意阻拦他们,就起劲地向前挤去,踩踏事件就这样发生了,结果造成了8人死亡,26人受伤的惨剧。对于学生和亲人来说,这无疑是人生最大的噩梦。

官方消息中多次提到,这是群众自发参与的跨年夜欢庆活动发生踩踏事件。“自发”之说当然是实情,因为往年官方对跨年夜活动有更多的组织协调,今年群众自发参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官方减少对公共活动的直接参与,并不意味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可以随之减少。恰恰相反,鉴于今年群众参与环节更多、参与程度更深的新情况,有关部门在公共安全保障上面临的工作难度更大,责任和压力也骤然加重,因此更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容有丝毫草率马虎。

仿佛就在一瞬间,悲剧突如其来,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却未能引起及时的警惕。一边是外滩观景台上的人急于向下回到陈毅广场,一边是陈毅广场上的人急于往上登上观景台,其中有人高声起哄,有人用力推搡旁人,直到两股人流发生对冲,都没有警察和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劝阻疏导。踩踏事件发生后,尽管紧急增调500名警察赶赴现场,但相对严重混乱的局面已是力不从心,有关方面在公共安全教育上的欠缺,公共活动预判预警的粗疏,以及应急处置的迟滞均暴露无遗。

所以,预防拥挤踩踏是我们应该关注和警醒的问题。

相关推荐:

承包合同解除协议书

频道地图:感恩节晚会不知道表演什么节目?下面是我爱学习网为大

频道地图:没想到一眨眼又到年末了,江苏卫视2018跨年演唱会连主

频道地图:梅花香自苦寒来。每句经典的励志语录都包含了颇深的人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