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实用资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四化倾向”及矫正策略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傻傻的火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四化倾向”及矫正策略

李明远

中小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进入了学校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合到学校教育中去,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厘清问题的原因,并通过不断学习、探索找到应对策略,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问题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问题管理”是一般企事业单位常用的管理方式,这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方式也常见于学校管理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并且落脚在“矫正心理问题”上,从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学校还片面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发现和治疗学生心理疾病。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就医看病式”地针对某个病人、某一种疾病。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即使学生有一些心理阴影或心理障碍,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成心理疾病患者,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紧张和压抑。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明确心理健康的任务

心理健康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尤其是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能力。这就需要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与环境和谐发展;预防和矫正学生各种异常的心理行为,其中以预防为主。

2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不但要教书育人,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等;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品质,并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3采用“教育发展”模式

一方面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施教,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问题二:心理健康教育“狭义化”

有些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把它狭义化,只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提高教学成绩和分数的目的,或者仅囿于开观摩课、搞课题研究、举办活动之类。有一些教育工作者总把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捆在一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为学习服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的就开展,没帮助的就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提高升学率的手段。

【对策】

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境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情感上自控。因此,我们不能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转,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

问题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责任化”

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现在在很多学校都设有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室。因而,当学生一出现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都会把责任推给心理教师。“心理问题就找心理教师”成为当前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教师的独角戏。

【对策】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和实施者。由于学生心理健康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一般来说,大部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内心往往是封闭的,很难发现,而班主任、科任教师长期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个性和性格有较全面了解,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但同时,由于心理隔阂、专业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完全依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应形成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问题四: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健康发展,而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通过社会交往与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内心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二者在学校工作中本应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界限不清,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对策】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德育过程普遍遵循的是价值导向原则和公开原则相结合,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往往会作出立场鲜明的评述、教育及引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遵循的是中立以及保密的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澄清事实,认清价值体系中的各种矛盾,使学生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

1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

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

如:学习心理培养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折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等。

3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生群体中存在大量问题,而主要是心理障碍、心理冲突或心理失衡所造成的问题。因此,不能不经过分析就简单地就事论事,盲目指责,更不能采取强制、训斥、恐吓等违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学生的关系是朋友式的,特别要强调启发与疏导。

4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如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助人,为学生保守秘密等。只有突出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推荐:

安全员主要负责安全生

对照检查摆问题 剖析根源促整改

2017年两学一做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报告

精选66句勤俭节约名言

幼儿园集体环境,接触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