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心得体会

“爸爸读书会”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合适的小蝴蝶

我爱学习网心得体会频道小编整理“爸爸读书会”学习心得!希望你能喜欢。

“不敢”与“敢”

昨晚的“爸爸读书会”,与近30位爸爸围坐一堂,共同阅读《孩子》这本无字大书,很有些感触。首先,没想到有这么多爸爸如此积极参与,很感动。其次,能感受到大家的观念差异非常大,作为读书会的带领人,我需要小心翼翼,尽量让大家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经验,而不是让大家认同我的某种主张。因此,现场有位爸爸忍不住说,今天触及了好些重要的议题,但似乎都没说透,到底该怎么办?

借这篇随笔,我愿意梳理出几个关键点,并表达我的看法。

其一,父子之间,在尊重“人格平等”之外,是否同时要看到“父子有别”?

读书会是从一个真实事例开始的。上周清明长假,我陪父母回老家扫墓,同时看望了父母的一些老朋友、老同事。其中一位熊老师,现已近80岁了。他生一独子。孩子小的时候,父子关系如“同志加兄弟”,不分彼此,亲得不得了;现在孩子大了,在外地工作、成家,父子关系冷漠到逢年过节,不说回家看看,连电话都很少打来。

对这个例子,有位爸爸不以为然,认为不够典型,可能只是个案:父子关系冷漠,也许是因为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特殊事件;孩子小时候,父子之间不分彼此,与后来的父子关系冷漠,这两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其实,我还有一则事例(现场没说),也是这次假期里了解到的:父亲的另一位老同事陈老师,学校分给他很大一套房子,儿子结婚,就住在了一起。陈老师年纪大了,老伴也已去世,却被儿子儿媳扫地出门,孤身一人,在附近租了一小间房住着。

现场也有爸爸提到传统文化中“位”的观念:长幼有序,父子有别。但我特意没有借此发挥,甚至“孝”这个字我都没提。因为现场有种氛围,大多数爸爸似乎已经准备接受一种事实:将来孩子大了,远走高飞,孩子对自己好与不好、亲与不亲,是指望不上的;甚至可以说,期望将来与孩子保持一种亲密的感情,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期望本身就应该放下。

事实上,我们的父辈,尤其是知识群体,大多数已经破除了中国传统的“家”的观念。譬如熊老师,譬如陈老师,他们是读巴金和鲁迅的著作长大的,他们参与过“破四旧”和“文革”。在他们的观念里,“封建家长制”是罪恶,他们不愿意束缚孩子的思想,甚至不敢干预孩子的行为。

尽管昨晚的讨论没有在这一点上深入,但许多爸爸坦然承认:在家里没有地位,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妈妈占有主导权,孩子不听自己的。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的问题,爸爸们是“弱势群体”。若提到“位”,许多爸爸在家里,似乎早已失去了应有的“位”。

其二,如何看待孩子“受委屈”?

现场做了一个调查:当着孩子的面,被太太斥责的爸爸不在少数。同样的,当着孩子的面,爸爸对太太恶语相向的情况也存在。大家都承认,夫妻有不同意见,若发生争执,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其实,从这个现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家庭教育与夫妻关系有关,更值得探究的是:当孩子父亲严厉批评、教训时,妈妈如何对待?或者说,孩子父亲、长辈或者老师批评,“受了委屈”,我们如何看待?

母子连心,通常妈妈不愿孩子受委屈,尤其是知识女性,她们希望爸爸在指出孩子不当言行时态度温和,彬彬有礼。她们担心先生的“粗暴”态度,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阴影,正如她们认为自己曾受到过“原生家庭”的心理创伤。于是,许多妈妈不允许先生斥责孩子,更无法容忍先生揍孩子。当先生对待孩子态度“粗暴”时,强势的妈妈甚至会要求先生当面向孩子道歉。

昨晚,好几位爸爸提到了“温柔的坚定”这个说法。但我看到的普遍现象是:温柔有余,坚定不够。秋风老师有一句表达很形象,他说:“本来一个健全的家庭里,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但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两个妈妈,或者说,一个妈妈一个奶爸。”

其三,如何看待对父亲的轻视,或敬意?

有一种说法流行已久:“作为父母,要做好自己,赢得孩子的尊敬。”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可以作为对年轻父母的提醒和“鞭策”。但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也可以换一种表达:“作为父母,若表现不好,孩子对你轻视是应该的。”有的孩子父亲缺乏恭敬,大概是受到这种观念的鼓励。有的爸爸在太太那里就被轻视,在孩子那里自然也就很难得到尊敬。

现场有位爸爸提到一个词:“父爱如山。”说自己兄弟几个,从小父亲管得少,母亲管得多,母亲尽管脾气不好,但对父亲非常尊重,因此在兄弟几个心目中,父亲的位置很重。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父亲的形象和威信,在幼小的孩子心里,如山一般,自然本有。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座山为何变矮了?是因为孩子从幻梦中醒来,看清楚了父亲不过是一个平常的老头,而且越老越不中用,还是我们当前主流的文化观念使然?“文化”不是抽象的,看看太太如何对待其先生,就知道她受怎样的文化观念的主导。

昨晚,有爸爸提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有意轻描淡写,说文化不过是一种习惯。比如,你年纪大了,孩子不关心你,晚境凄凉,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这值得同情。但也可以说,你不习惯新的文化,若你习惯于自己去养老院安度晚年,父子关系冷漠,那也没什么。

假期中,我陪父母在熊老师家聊天时,现场还有另两对年迈的夫妇。其中,包老师夫妇晚年生活“很精彩”。他们退休之后,每年要出外旅游五六次,国内国外跑,忙得很。包老师说:“我死了,墓碑什么的都不要,也不需要儿女清明扫墓。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劳民伤财干什么呢?趁还跑得动,多玩些地方,这辈子就这么回事了!”

从包老师潇洒的表达中,我读出了一丝孤寂之感。

我们心中缺乏对生命中最亲近的那两个人的敬意(如山的父亲,如水的母亲),大概我们对遇见的其他人、事、物也很难生起真正的敬意。而对人生的缺乏敬意,就等于对人生的轻视。

其四,人的精神如何挺立?

昨天下午,与师资进修班的学员交流。有学员问道:“一个人的精神如何挺立?如何降服其心?”这是一个好问题。华德福教育注重人的精神发展,各种身心灵体系也谈灵性成长,但如果对代际之间的关系缺乏重视和学习,所谓的精神发展、灵性成长,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行之不远。

“自由”、“独立”、“平等”这些都是好字眼,但这些概念化的价值观,若没有坚实的根基,是滑动的,人们会用这些好字眼来自我标榜、相互攻击。

什么是这些人为概念的基石?简而言之,即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片面强调人道主义的各种价值观,而忽略了天道,你的生命仍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孔子指出:代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孝”),而不是男女亲密关系,是立德的基础。也就是说纵向的关系,而不是横向的关系,是教育当中最重要的议题(“教之所由生也”),不教不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位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先生,十分笃定地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行。”

明孝行孝,看似委屈了自己,实则立身行道,扩展了生命的格局。


相关推荐:

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深

2017入党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合辑

校园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班主任老师工作心得

学生军训第三天心得体会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