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心得体会

2017两会学习心得:包容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激动的芝麻

2017两会学习心得:包容发展

合肥的创业创新条件、环境非常好,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在那边投资的原因”,“不过,合肥还应继续想方设法扩大包容性,在吸引人才方面做足功夫”。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教育界别小组讨论会间隙,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安徽商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

所谓“包容城市”,是指城市中的每个人不论财富、性别、年龄、种族或宗教信仰,均得以利用城市所能提供的机会参与生产性活动。近年来,合肥市以打造双创“合肥样本”为目标,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全力供给”,在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方面初见成效。但是也不可否认,合肥城市包容量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比起来,竞争力确实“还不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城市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地域开放性,体现在是否能以平等、海纳百川的姿态接纳“外来者”。合肥也是一座由“移民”构成的城市。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和经历。52xx.cn亦是如此。因此,合肥打造“双创名城”,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流动人口,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外来人口的问题,而是如何培育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元素,包容城市要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具有吸引各类人才集聚的能力,不但乐意接纳各种高学历人才,对于缺乏高学历和高资历的优秀人才也给予宽容和鼓励,坚决避免蹈入“排他性发展”的旧轨。

包容人口易,包容文化难。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魂,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合肥近年来发展速度、成绩有目共睹,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中部六省甚至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现代新兴中心城市格局日益显现。但就目前来看,合肥文化软实力尚未完全成型,文化自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正在迈向“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城市合肥应将增强城市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包容性、不断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作为不懈的文化追求,要能够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通过文化秉性的潜移默化,获得各地各类人才的认同感。

城市要更具包容性,需要制度支持。一个包容城市,应该是有型的“围墙”少,无形的“桥梁”多;既要强调城市发展在社会、治理、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均衡与统一,又要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合肥城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以包容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兼收并蓄,提倡平等互补、坚持求同存异,另一方面要在基本的医疗保障、教育、就业、社会安全、环境保护、市场良性运行方面积极引导,促进城市各项事业的良性运行,让合肥成为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和谐,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是这个城市的主人。

包容的胸怀就像皎洁的月光,能照亮众人的心灵;包容城市,就像一艘扬帆的大船,能让每个搭载的人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期待“包容性”成为合肥发展的共识和强大动力,也成为人才“走进来、留下来”的理由。

相关推荐:

学习《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

心得体会范文: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

2018开学第一课500字观后感

初三军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