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心理咨询师
我爱学习网为您带来“2018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知识章节重点 第四章”,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网站的持续更新!
第四章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解(领会)
心理健康从四个方面理解:
①人的心理既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的协调。
②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③不断发展健全人格。
④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的关系(领会)
(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认知因素并重原则
(二)人与环境协调原则
(三)身心统一原则
(四)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应用)
(一)生理方面的途径
(二)心理方面的途径
(三)社会方面的途径
①统计学角度
②人类学角度
④精神医学角度
①医学标准
②统计学标准
③内省经验标准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③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所以,又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同理,在这两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即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也可随时发生。
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体现者,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辨证统一体,所以,人对生存环境中,生物、精神和社会性的压力或刺激可以产生“共鸣”,这一特性,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做为比拟。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不超越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范围,这时,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这时我们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被破坏了。
二、临床相、诊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