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心理咨询师

国人对心理咨询的依赖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天真的便当

“国人对心理咨询的依赖的原因”由我爱学习网心理咨询师栏目诚意推荐,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讯息,请继续关注本网。小编会第一时间更新最新相关信息。

近年来,心理咨询师成了个热门职业,书架上也常摆着心理治愈的畅销书。《纽约时报》的驻京记者Didi Kirsten Tatlow发现,心理咨询服务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而这与美剧、英剧等西方大众文化的流行不无关系。另外,她还发现,与其它国家的人相比,独特的儒家思想、父权文化以及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中的精神创伤,可能都是中国人寻求心理咨询的动因。

这位记者称自己中国待了13年,观察到如今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在这片土地上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可能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她还提出,尽管中国对于舶来事物越来越持怀疑态度,但心理学却很“红”,很“时尚”。在中国,有数以千计的人通过心理诊疗室、杂志专栏等渠道,为人们提供面对面或是线上心理咨询,每所高校也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

至于心理治疗为什么会在中国流行开来,Tatlow看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她认为,这些年来,美国、欧洲的电影和电视剧对中国观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提供土壤。人们顺利成章地接受心理学的那套话语,渴望更加了解自己

生活总是变幻莫测的,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毫无例外都会有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无数的心理问题接踵而至,心理咨询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Tatlow认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人寻求心理咨询服务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原因

Tatlow采访了一位59岁的中国女性。24年前,她偶然怀上了二胎,但由于不符合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不得不强制引产。多年来,她一直思念着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Tatlow在文中提出,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生育政策给中国女性以及整个家庭都来了遗憾,甚至是隐秘的精神创伤。

通过与一位受过精神分析训练的中国朋友聊天,Tatlow还发现,强调家庭重要性的中国人,在家庭内部却普遍存在着冷漠和疏离。例如夫妻之间的感情淡漠、婚姻状况糟糕。另外,由于父母亲要赴外地工作,一些孩子过早地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不是被送往寄宿学校,就是被放在亲戚家寄养。

此外,这位纽约时报记者还称,父权文化是影响到中国心理状态的另一个原因。Tatlow认为,在儒家文化中,中国男人对他的妻子和孩子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这与君王、领导对人民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采访对象董小姐在大学时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她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认为自己与父亲并不亲近。因为她父亲常会说:“我是你爸,所以我说什么都是对的。”

尽管心理咨询在中国受到欢迎,但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却是有难度的事。中国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设立了一套多层次的认证体系。不过Tatlow也提到,也有一些人不具有相关资质,但却非法营业。

更大的难度可能在于人们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就向Tatlow抱怨说,让中国人开口真的太难了。在儒家文化中,一个人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在家庭、社会中的位置。“礼”的约束可能会严重限制一个人说什么或是做什么,甚至会束缚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感知。

那位朋友说,许多中国人知道什么是错的,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栏目为你推荐:

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师考试

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在龚家湾心理服务中心启动

2017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陕西2017年11月心理咨询师报名入口

心理咨询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