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章节七:教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单纯的枫叶


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章节七:教学理论”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成人高考2017年教育理论章节七:教学理论

一、 选择题

1.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2.平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积分外,还有一类是(等级制记分法)

3.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4.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引证所传授知识,这种方法是指(演示法)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实验法)

6.班级授课指在我国正式实行一半认为是(清朝末年)

7.课的类型一半分为两大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

8.《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9.人们常说:"教无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0.下列符合我国古代给额教学的特征的是(学生的年龄能够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1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衡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形式教育理论)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作到(以教学为主)

13.以下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开而弗达)

14.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过程)

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二、辨析题

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错误。此说法不全面。"序"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的逻辑系统;二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2.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学生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有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

第二,从传授知识的能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三、简答题

1.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未基础,促进学生发展过程;

3)教学过程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

3)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

3.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5.班级授课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它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它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缺点: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

4)教学内容和教学防哪个法的灵活性有限。

6.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师教的方法看,评价标准有: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结构合理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教态从容。

学生学的方面看,基本标准有:

1)学生注意力集中

2)思维活跃

3)积极参与

4)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7.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教学每题日益自动化、微型化

2)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

3)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化、综合化和网络化

4)现代化教学的服务目标多样化

8.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教材建设的突破

2)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3)师生关系的突破

4)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5)扩大了教学规模

四、论述题

1.试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1)讲授法是教育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和学校讲演法

2)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教师的指导下在短实践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要清晰、准确、精练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突出重点

③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

④语言的高低、强弱、语流的速度要适宜。

2.试述直接经验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2)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要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作基础。教学中要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3)要正确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亲身的实践活动;二是只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忽视书本知识和老师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系统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

1)在教学中,教与学是辨证统一的。

2)教师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3)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

4)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亲身的实践活动;二是只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忽视书本知识和老师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系统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4.试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1)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两这是相统一、相一致的:

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②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

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要使知识的掌握促进智力的发展,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4)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亲身的实践活动;二是只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忽视书本知识和老师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把系统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5.试述传授知识与思想贫农德教育相统一规律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2)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4)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要把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6.试述科学性与教学性相结合原则

1)含义:该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制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传授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2)这以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的思想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一般地说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是科学性的灵魂和内在属性

3)贯彻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7.试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1)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教学活动中,应当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又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这以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教学规律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8.试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启发性教学原则既是教与学相统一规律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由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9.试述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1)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循序渐进原则是中外教育遗产的总结。它是由学生认识活动规律和教材本身的逻辑体系决定的,同时,它也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需要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教师教学要有系统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10.试述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含义:理论练习实际原则是指教师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这一原则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它既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要求的。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重视书本知识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②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11.试论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1)含义: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2)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工作

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③教学学生识忆的方法。

12.试论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因材施教原则是对我国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既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也受我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统一的要求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正视个别差异,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相关推荐:

西南政法大学2017成人高考招生目录安排

潍坊医学院2017成人高考招生简章

北京成人高考

2017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2018年浙江万里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